(就业)黄石3.54万聋哑人生存现状堪忧 犯罪多因无业
“我没有偷东西,只是打掩护……”1日上午,34岁的聋哑女陈某因涉嫌盗窃在下陆区法院受审,痛哭流涕。与她一起受审的,还有她的同伙董某及另一起盗窃案的嫌疑人故某。当天上午,下陆法院连续两次开庭,对这两起聋哑人盗窃案进行了审理。记者参与了旁听。由于沟通困难,法院专门请来了手语翻译。庭审上,法官等人问一句,翻译老师与嫌疑人比划一番,再翻译成口语。
三聋哑人相邀医院行窃
周某,女,40多岁,鄂州人。陈某,女,34岁,大冶人。董某,男,43岁,黄石下陆区人。3人均无业。
警方查明,今年2月17日上午10点左右,陈某和董某在周某(在逃)的邀约下到团城山妇幼医院二楼新生儿科,先后将受害人张某上衣口袋内的钱包(内有现金180元)和受害人喻某上衣口袋的钱包(内有现金600元)盗走。接着,三名犯罪嫌疑人又到该院一楼收费大厅,趁受害人付女士排队缴费之机,将其外衣口袋的一个钱包(内有现金1800元)盗走。
2月20日中午11点左右,陈某再次接受周某邀约,两人窜至团城山妇幼医院一楼收费大厅,趁受害人姚某缴费之机,将其挎包内的1600元现金盗走。事后,陈某分得150元,余款由周某分得。
据公安机关调查资料显示,陈某是一名离异妇女,有一个还在上学的13岁女儿,其父母均年过半百,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生活非常困难。据她交代,至案发时,她已参与了5次盗窃。
陈某还称,她是在黄石文化宫附近邂逅周某的。周某以偷盗为生,多次邀她一起去偷窃。“周某扒窃很有经验,我胆子小,大多时候我都是站在旁边打掩护。”陈某说。
在庭审上,陈某表情痛苦,不断抽泣,几次哭出声来。当得知公诉人建议判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时,陈某顿时崩溃,放声痛哭。她认为自己只是帮人打掩护,检方量刑过重。
59岁聋哑人偷一部手机获刑6个月
当天上午,下陆法院还审理了另一起聋哑人盗窃案。奇怪的是,这名聋哑男子的住址不详。据手语翻译介绍,目前只知道该男子住黄石江北一带。
检方指控称,今年3月15日,59岁的故某窜至湖北理工学院义诚学生食堂一楼,利用学生就餐排队时人群拥挤之机,摸走女学生竺某上衣口袋里的一部手机,价值1600元。
盗窃成功后,故某在黄石车管所附近被保安人员发现后送至警方。
考虑到故某是聋哑人,法庭对其采取了简易程序,当庭从轻判决故某有期徒刑6个月。
聋哑人就业难成犯罪诱因
40岁的手语翻译老师汪秋萍与聋哑人犯罪群体已打了三年多的交道,据她介绍,她每个月至少接到两起这样的翻译业务。“赚钱是次要,每次看到他们的遭遇,都很痛心,其实他们都是逼不得已的。”就在今年6月,下陆一名47岁的聋哑女因生活困难在公交车上盗窃,结果被判了3个月拘役,这个案子也是由她参与翻译的。
汪秋萍接触的聋哑犯罪嫌疑人一般都是盗窃性质,以中、青年为主,“因为他们的生活困难,没有正式工作,法律意识又淡薄,所以很容易走上小偷小摸的歪路。”
据黄石市残联就业中心主任余道清介绍,在众多残疾人中,聋哑人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甚至不如其他肢残人群。因为存在沟通障碍,学历偏低,大多数残疾人都从事内容单一的工作或者是后勤工种,如男性以搬运工、钳工、焊工为主,女性主要从事流水线普工、保洁工等,工资待遇也普遍偏低。
余道清说,黄石市每年安排30名左右的聋哑人就业。根据国家规定,用人单位按职工总数的1.5%比例为聋哑人安排就业,用人单位只有达到这个比例,就可免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但是,对于庞大的聋哑人群体来说,这样的就业指标仍然是僧多粥少。“聋哑人不好沟通,一是因为用人单位觉得跟聋哑人沟通有障碍,也有聋哑人觉得用人单位不能理解他们的原因。”余道清说。
[声音]
聋哑人需要关注和理解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社会学博士钟祥虎认为,聋哑人盗窃和正常人盗窃的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这是个特殊群体,这种特殊性赢得了社会的同情而助长了其盗窃行为,所以应该一视同仁地予以打击。
钟祥虎同时认为,聋哑人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值得全社会给予关注和理解。政府应加强对聋哑人群体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其社会生存能力。另外,要对他们进行法律宣传,提高其法律意识。
来源: 荆楚网 来支持马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