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4-3-17 15:48:53

(按摩师)千余持证盲人推拿师 “上台面”的不足三成

 前段时间,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推拿》,首次聚焦盲人推拿师这一特殊群体。昨天是国际盲人日,记者走访多地,了解盲人推拿师的生存现状和所面临的现实困难。

  千余盲人从事保健按摩行业

  根据市残联的统计,全市现有盲人(已持二代残疾人证)约6.7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3.57%。其中,男性16至55周岁盲人有2482人,女性16至50周岁盲人有1063人,也就是说,适合并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盲人共有3543人,约占总数的5%。

  “在温州,学习盲人保健按摩,一般有三种途径。”市残联劳动教育培训科相关人员介绍说,最主要的是通过市残联组织的相关培训。“从1998年开办至今,已举办五十七期,累计为500多位盲人提供了就业帮助。”而培训期间,学员们的学费全部由市残联承担,还会得到免费食宿安排。

  此外,还有的是各地送到省里进行学习,另外有些盲人跟在盲人技师身边学,再接受上岗资格认证,“三者加起来,目前全市具备上岗资格的盲人可达千余人。”

  低收费高店租制约行业发展

  温州目前的推拿按摩店遍地开花,为了在竞争中能占得一席之地,盲人保健按摩的收费普遍处于25-40元/小时的较低水平。相对于低廉的收费,高额的租金成为制约盲人按摩行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

  2002年,马小念在新城开设了“崎云盲人按摩”,他凭着娴熟的按摩技艺和良好的口碑,附近住户、公司白领都成了他忠实的“粉丝”。去年,他租下了二楼的房子,正准备大展拳脚时,店租却水涨船高。

  “年租金从原先的1万多元涨到了10万元,加上人员的增加,扣除经营成本,每年年利润仅10万元左右,还不包括家人在店里帮忙的工资和其他生活成本。”

  “台州、宁波、舟山等地,对盲人开设按摩店的,水电费都会予以优惠。”市盲人协会主席陶开湘表示,对于盲人从事推拿按摩,希望相关部门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以“家庭作坊式”为主

  其实,租不起店面并非个例。根据市残联提供的最新数据,全市(未包含洞头县、经开区)范围内,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盲人保健按摩店共有110家,从业盲人共246人,这与具备上岗资格培训的盲人相比显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受制于店面租金压力,不少盲人按摩师不得不选择偏僻的租房场所,或在自家为人推拿,甚至干脆仅提供上门服务。”市残联劳动就业部主任何敏说道。

  建光盲人按摩养生馆,就藏在前庄路一家老人活动中心的二楼。8平米大的空间,只能摆下两张按摩床。虽然条件简陋,但几乎每天都有市民慕名而来,宁愿等上个把小时来松一松筋骨。“早上8点开工,通常夜里11点多才能收工回家。”如今的按摩院尽管每月租金仅400元,但扣除零零碎碎的成本费用,胡建光每个月也只剩下千余元供个人开销。

  从业20年来,叶洛秋更多的是四处上门为人提供保健推拿,家住洪殿的她,有时不得不为一个客人转上几趟公交车赶到潘桥去。如今,为了照顾上学的女儿,她只能在自家提供按摩服务,生意全赖一些熟客帮衬。

  鼓励盲人提高技术水平

  “通过再培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是提高收入的重要方式。”何敏介绍说,虽然目前有千余人具备保健推拿上岗资格,但都仅限于舒身按摩,“具有按摩医疗技术等级的才10余人,如果盲人希望借此提高业务水平,残联方面会解决培训期间的学费和食宿费用。”

  此外,残联通过“以奖代补”为盲人开设推拿店给予一定补助,工商和税务部门对其也有税费上的一些减免。

  “曾经有社会单位以较低的价格,将闲置的场所租给盲人开办推拿店。”市残联组宣部主任毛海伟呼吁,社会上能有更多的此类善举。

  据悉,符合一定年龄条件的盲人,只要是温州户籍,便可向所在地残联,或拨打88328405向市残劳服务部报名参加培训。

来源:温州商报

鸿雁 发表于 2014-3-17 16:16:52

啊,一看才知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按摩师)千余持证盲人推拿师 “上台面”的不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