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27 15:26:05

以金生金招远拓路

      山东招远,是闻名世界的“中国金都”,丰富的黄金资源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财富。但招远并没有因此高枕安卧,而是未雨绸缪,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卖资源到卖旅游,大力开拓生态发展道路。如今,“招远拓路”已经成为实践生态发展的样板之一。

  一大批重点项目为“招远拓路”提供了重要的支点。据了解,2013年招远全市重点项目136个,总投资607亿元,其中旅游和涉旅项目28个,总投资156亿元,分别占20%和26%。

  如果把“旅游”的数据放到“服务业”里看,就更能看出招远旅游业展现出的力道。2013年招远服务业重点项目50个,总投资200亿元,其中旅游和涉旅项目27个,总投资152亿元,分别占53%和76%。

  目前,三大度假区建设已经成为招远旅游发展的“三驾马车”。

  一是罗山黄金文化旅游度假区。罗山既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又拥有亚洲最大的金矿田,遍布历史文化遗迹,201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招远旅游发展的龙头。度假区总投资300亿元,以横亘东西、方圆一百平方公里的罗山为核心,包括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宋代淘金小镇景区、罗山国家森林公园、班仙洞景区等,融黄金、森林、宗教、民俗于一体。

  其中,投资7.8亿元、占地160亩的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于2009年竣工启用,由黄金博物馆、矿井体验区、实景展示区等组成,全景式展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黄金生产工艺,以及古今中外黄金文化,是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元素最多、功能最齐全的黄金主题旅游景点,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金博物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体现了“参与、互动、体验式、场景式”展示理念。实景展示区利用原罗山金矿旧址,把废弃的矿洞和生产车间开发成旅游产品,是招远黄金产业向旅游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投资6亿元于2012年建成并对游客开放的具有宋代风格的淘金小镇景区,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景区内以仿古建筑、场景再现、特色小吃和游客参与为特色,由财神金殿、淘金体验区、娱乐休闲区和综合服务区四个功能区组成,集中展示了宋代小镇矿工的生产生活、黄金管理机制、黄金交易和商业经营活动等,并融市井文化和黄金文化于一体。

  “黄金实景博览苑”和“淘金小镇”南北呼应,形成了“南苑北镇”格局,成为国内独具特色的黄金文化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黄金主题旅游项目。此外,投资5亿元的招金舜和国际饭店于今年5月正式营业,投资3000万元的中国夼上艺术区也已投入使用,投资27亿元的金色田园创意基地完成一期主体工程,罗山“大学之道”、金都峰景区、民俗博物馆等项目也已全面开工。

  二是金都·汤城温泉旅游度假区。该度假区西起金泉河,东到滚泉山东麓,北临温泉路,南至滚泉山南麓,占地面积0.5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度假区将黄金文化与水文化融合,以“中国金都·一品汤城”为主题旅游形象,分为金汤广场、金泉玉带、金街银巷、金都汤泉、金泉留仙、汤前别苑和汤上人家七大功能区,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运动游乐、康体养生、居住等功能于一体,是以温泉旅游为核心的多功能社区。目前,已投入30亿元建成大唐金汤园、在水一方金都温泉国际度假中心、九州温泉怡心家园等温泉设施。

  三是滨海旅游度假区。在招远1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旅游码头、游船、游艇和垂钓区等构成海上休闲观光点,天然浴场、水上乐园、康乐中心、美食城、五星级酒店等构成海滩度假娱乐点,海岸防护林、海水养殖、果园、葡萄酒庄、农家乐、渔家乐等构成海岸农业渔业旅游示范点,滨海旅游度假区已经发展成为环渤海滨海旅游板块中的突出亮点。其中,海水浴场、水上乐园等14个项目已投入运营,水上乐园项目填补了中国北方四季恒温海水浴场的空白,成为中国北方沿海最高端的四季恒温海上项目,实现了招远滨海旅游淡季不淡。投资40亿元的春雨滨海度假村项目已经建成并接待游客,五星级标准酒店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如今,围绕“黄金旅游”这一主打产品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设施正日臻完善,招远旅游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借力打力”以购促游

  目前,全国有不少资源型城市发展都面临着转型升级,选择旅游做突破口的城市不在少数,旅游发展方式多种多样。招远积极汲取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采取“借力打力”的方式,充分利用“中国金都”这块金字招牌,围绕“中国金都—黄金之旅”大力开展城市旅游形象营销。

  为此,招远建立了政府负责“中国金都”城市形象塑造,旅游部门负责“中国金都-黄金之旅”旅游形象塑造,企业负责黄金旅游、温泉旅游、滨海旅游、森林生态旅游等产品品牌塑造的营销机制。

  自2010年以来,招远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大力塑造、推广城市形象和旅游品牌。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战火大金脉》影视基地,拍摄了电视剧《战火大金脉》并先后在央视一套和八套播放。在山东省旅游局集中认购的央视60秒广告资源中,招远投放了两条广告套餐,从今年元旦开始,招远“金都招远皮革城”5秒双日播和“黄金之旅-金都招远”5秒全年每天播两个套餐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和山东卫视同时开播。15秒黄金旅游广告也在山航80架客机上开播,全面进行城市旅游形象推广。

  为打造“金都”旅游品牌,招远以黄金文化为支撑,从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金都”招远黄金节。2013年8月27日,第七届黄金节拉开了帷幕,主会场安排在罗山黄金文化旅游度假区的淘金小镇,活动时间长达四十天。本届黄金节与“好客山东休闲汇”紧密相结合,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精彩纷呈。其中,招远市政府与中国旅游报社以及山东省旅游局联合举办的“招远转型”模式暨“中国金都——黄金之旅”专家研讨会,总结推广“招远转型”模式和“中国金都——黄金之旅”品牌,在业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如今,“中国金都”招远黄金节的品牌效应逐年放大,“中国金都”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如今,“中国金都”招远黄金节已经成为独具黄金特色、极具文化底蕴、旅游经贸互动的知名节庆品牌。

  笔者在招远采访时发现,在许多景点因天气寒冷导致游客量下降的时候,招远的金都招远黄金珠宝首饰城和招远皮革城里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近年来,招远以本地资源和黄金文化为依托,挖掘特色,逐步形成了以金银珠宝首饰、龙口粉丝、金石艺雕、皮革为主的旅游商品体系。在此基础上,招远因势利导,大力实施“以购促游”战略,在招远开发区建起了囊括金都招远黄金珠宝首饰城、招远皮革城等特色精品的中央商务区,并与全国各地500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开发旅游购物市场。

  目前,购物游已成为拉动招远旅游从观光型向“黄金之旅+购物休闲”转型的“法宝”,以金都招远黄金珠宝首饰城、招远皮革城为核心的中心商业圈辐射半径已达100公里。现在,每年60%以上的省外来客和46%的购物旅游收入增速,正推动招远向好客山东购物旅游第一名城迈进。

  “旅游购物去招远!”正成为周边城市居民和游客的新选择。

  招远把旅游作为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抓手,展现的是对子孙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这种担当也换来了丰厚的回报。近年来,招远市旅游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去年达到35.6%,比2008年提高5.9个百分点。全市各项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形成了一支生机勃勃的产业新军和要素配套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彰显了优秀旅游城市形象。“政府培育市场、市场拉动消费、消费带动投资、投资助推转型”的“拓路”模式,正在推动招远旅游业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采访中,有专家强调,“招远拓路”要想走得更远,还需要在城市气质、市民生活方式上,实现由内而外的全面提升。

  提前谋篇避免“金尽城衰”

  招远是全国第一大产金县级市,连续39年黄金产量居全国首位,2002年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招远人就学会采用火烧水泼法开采黄金。宋代实行“官督民办”,招远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性质的金矿。此后,经历元、明、清和民国的沿袭发展,招远的黄金产业越做越大。如今,招远境内保存有各个历史时期的黄金生产遗址、采选工具,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黄金博物馆。

  但是,捧着“金饭碗”的招远人,也面临着发展的难题。事实上,很多以矿产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来讲,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地的难题。产矿和环境就犹如跷跷板的两端,一个起来就意味着另一个会下去,要得“金山银山”,就难求“绿水青山”。

  同时,招远也面临着另外一个困惑:一旦黄金资源枯竭,招远又将走向何方?

  招远市旅游局局长郝增宝说,当地很多人认为只要不断扩大黄金产量,招远就会实现持续的令人羡慕的高增长,但一些资源型城市的前车之鉴说明,再不转型,招远的发展也必将难以持续。

  为了避免“金尽城衰”,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谋求更宽广的发展之路。于是,招远市委、市政府陆续为整体“谋篇布局”做了颇有意味的“铺垫”。

  招远先后下了两步棋:一是斥资1000万元聘请专家、学者对招远旅游高端规划、顶层设计。2006年,《招远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应运而生。二是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黄金产业转型的意见》和《招远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征收管理使用暂行办法》,每年从黄金企业统筹准备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补助黄金企业转型项目。

  与此同时,招远市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招远市旅游项目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招远市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1000万元的旅游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项目奖励、补助。

  旅游为龙头走生态发展之路

  经过一系列的交流、碰撞、调查、论证,招远终于梳理出一条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围绕拉长黄金产业链,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服务业龙头和城市转型的突破口,重点加以扶持培育,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实际上,招远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黄金历史文化、特色温泉、茂密山林、滨海沙滩等资源,为发展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近年来,招远大力实施“金泉山海”整体开发战略,着力开发以黄金文化旅游为龙头、温泉和购物旅游为热点、滨海旅游为亮点的三大旅游板块,打造招远城市发展新亮点。

  沿着这样的路数,招远协调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项产业,大力开拓生态发展道路。在政府强力主导下,招远从黄金一业独大到多业并举,旅游、服务、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迅速崛起;从卖资源到卖旅游,打造一大批以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淘金小镇为代表的黄金旅游胜地。

  招远市委书记张伟表示:“丰富的黄金资源是招远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单纯依赖资源本身的发展是不可持续,不能长久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对招远这座资源型城市来说,我们的战略抉择就是未雨绸缪,通过黄金产业转型带动城市经济转型,靠黄金产业带动旅游等其他各业发展,实现以金生金,可持续发展。”

  《求是》杂志社经济部副主任刘玉辉认为,做优招远的产业就要秉承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理念,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人文效益、生态效益、审美效益。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工业、交通和贸易研究司副司长张泰表示,近几年招远开发金泉山海特色旅游资源,推动旅游资源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一系列的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并相继投入市场,旅游业正在成为招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郝增宝说,在招远黄金产业如日中天的情况下,招远市委、市政府着眼长远,把握先机,提出了通过黄金产业转型带动城市经济转型,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的战略构想,展现的是对人民的负责和对历史的担当。

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27 15:26:25

刘纯庆 发表于 2014-4-7 16:32:4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金生金招远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