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鸿雁 发表于 2014-3-29 08:10:46

      新家周围有竹。开始只是觉得悦目,自觉附庸了风雅。“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嘛,于是也就喜欢了。几年过去了,今年春节猛地发现了竹子的妙,才觉得竹子的确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回味。“无竹使人俗”。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竹,你为何独享这份荣光?
       春 ,万紫嫣红,兰花芬芳,竹青青的竿翠绿的叶;
       夏,万物茂盛,苍翠欲滴,竹青青的竿翠绿的叶;
       秋,万物果实,菊花吐蕊,竹青青的竿翠绿的叶;
       冬,万物凋零,梅花傲雪,竹仍然青青的竿翠绿的叶!
       我爱竹——竹给了我思索的源泉。竹真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严冬酷暑,春花秋实,竹始终如一保持着本色。不媚春光不媚白雪不媚秋实不媚阳光,竹之品真乃四君之首。《说文解字》把“忍”字给了熊属。我忽然觉得竹才是“忍”的最高诠释——无论四季如何,不予理睬,轨迹不变,青青故我!
       竹,空心,便成了“虚心”之代表。我以为象征“无心”亦无不可。无论虚心还是无心,关键时候,竹毫不含糊的。竹节,密实无隙,缠绕捆缚,是竹子最坚实之处。竹节也演变成“气节”了。竹的光滑、空心忽然变成了结实膨大无心的节,竹一定感到了变化的乐趣。是啊,一种生活节奏惯性了的时候,突然的变化怎么能不欣喜万分?!现今“年”节的逐渐平淡,竹似乎给出了答案:没有竿的平淡,哪有节的欢乐?节点与平素无异,于是“节”也就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了。
       无节的松柏也四季常青的,也时常得到人们的赞誉,喻为英烈的万古长青。但无节实在,便缺少了灵动、缺少了智慧、缺少了虚虚实实的哲学意境,不在“四君”之列与“雅”无缘了。
       清高的竹也有“爱”的柔情。且不说那琳琅满目的竹子的工艺品,竹叶、竹沥——竹子烤出的液体,都是解毒败火的佳品。 但凡小便频急痛涩,竹叶熬水喝下,疗效非凡。咳嗽痰黄,竹沥堪夸。竹笋,山珍一品,无论煎炒炖烧,美味无比。国宝大熊猫爱竹是众所周知的了。笛的清脆、萧的含蓄,俗雅之间,竹乐悠扬!
       小时候家里有床竹席,边角都已破烂以致用布缝了包边。入夏,那可是我们的最爱。凉爽似乎不输现今空调的。经年的席子,青翠色早已变为酱红色——汗水逐渐渗进竹席后的颜色。味道也由最初的竹子的清香变为淡淡的芳香,那是岁月的印记,亲情的味道。
       相较于竹,不敢轻易说“我就是我了”,因为不愿喝的酒要喝,不愿说的话要说,挤出的笑脸谄媚的自己都觉得恶心。
       潇洒莫若竹,我爱竹,真的爱了······

胡云峰 发表于 2014-3-29 08:35:08

作者笔下写出了竹的性情,也写出了竹的利人之处。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值得人欣赏学习,那份天生的力人态度更堪夸赞!

学习,问好!

沙漠里的鱼 发表于 2014-3-29 14:41:48

竹节高尚,人若如竹高洁清雅学习作者如竹的品格

许荣波 发表于 2014-3-29 15:38:29

好文,写得精彩!

丁羊 发表于 2014-3-30 23:01:26

击节赞赏

杏林鸿雁 发表于 2014-3-31 08:31:32

回 1楼(胡云峰) 的帖子

谢谢留墨,问好

杏林鸿雁 发表于 2014-3-31 08:31:53

回 2楼(沙漠里的鱼) 的帖子

谢谢留墨,问好

杏林鸿雁 发表于 2014-3-31 08:32:11

回 3楼(许荣波) 的帖子

谢谢留墨,问好

杏林鸿雁 发表于 2014-3-31 08:33:13

回 4楼(丁羊) 的帖子

谢谢留墨,问好

一览众山 发表于 2014-3-31 08:35:58

四季常青的竹总是展示着生命力,他的清新、淡雅总会给人带来喜悦。爱竹,是一种心情。
学习老师美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