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堂) 搓澡工咋都是外地的?
大年里搓澡工没有休息
春节长假,在人们全家团圆过大年的时候,有一些群体没有休息,其中就有搓澡工。
周杰就是其中一个。周杰来自济南郊区农村,有着20多年的搓澡经验。来烟台的两年间,他在工作岗位上过了两个春节。
大年二十九、三十两天,周杰每天早晨8点就要到浴池上班,凌晨两点下班。对他来说,所有的节日加班费都是靠体力挣来的。大年初一,周杰睡到上午10点,起来做饭,中午吃了他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下午一点去浴室工作,当天接待了12位顾客;从正月初二开始,他的顾客开始增长,16位、34位……工作恢复了常态。
由于周杰的手艺好,顾客们争着让他搓澡,这是他最高兴的事。他会对每一位请他搓澡的顾客说一声“过年好”,然后就是一声不响地给顾客搓澡。节日搓澡的顾客很多,最多一天50多位,他告诉记者,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因而感觉不到累。
20多年来,周杰一直当搓澡工,他觉得自己靠劳动挣钱,是最光荣的事。当然,在他的眼里,每天下班后躺在自己的床上,给亲人拜拜年,跟家人说说话,那是最幸福的事。
春节没回家的远非周杰一人,只要浴室照常营业,就会有没回家的搓澡工。据业内人士估测,以全市洗浴场所400余个计算,如果平均每个浴池有两名搓澡工值班的话,就有800多名搓澡工是在浴室里迎来了虎年。
搓澡工
本地人不足1%
在采访搓澡工这个行业时,有个现象引起了记者关注。据业界称,搓澡工从业者中,本地人占比极少,业界普遍估测,不足1%。
为验证这个数据,记者在石沟屯、上夼西路和南大街等6家洗浴场所进行实地了解。在石沟屯一家洗浴中心,这里原有的7名搓澡工仅留两人值班。据来自江苏宿迁的金玉玺说,这里搓澡工均来自江苏和东北,没有本地人。
在亚细亚北侧的一家洗浴中心,负责人范先生说:“搓澡工的好坏直接决定浴池的生意,因此,招聘搓澡工不限地域,只要手艺好就行,至今没有本地搓澡工上门应聘。”对于有没有本地搓澡工,范先生称,只是听说有。
同样,在6家洗浴中心,记者没有找到本地搓澡工。一家大型洗浴中心老板赵成巍告诉记者,相对于其它行业,搓澡的门槛不高,收入不低,可眼下这个行业的主流,仍被来自江苏、安徽及东北三省的搓澡大军占据,本地人也有,只是非常得少。
收入丰
平均月薪两千以上
对于收入,无论是周杰还是金玉玺均不讳言。
以周杰为例,他所在的浴室搓澡价格是15元,每搓一个澡他得7元。按照他“每天平均搓30个澡”计算,每天的收入在210元上下。金玉玺所在的浴室价格要低些,每位收费5元,他得4元,每天同样平均30人左右,每天收入120元。
据记者了解,搓澡工的收入,与浴室的档次、搓澡工的手艺成正比。市区洗浴场所的搓澡价格在5—20元之间,而搓澡工和浴室之间的利润分成各取一部分,按行规,收费在5元上下的,搓澡工提成比例要高些,一般提4元。每个搓澡工平均每天搓10个人,每天搓澡的收入40元,月收入就是1200元。而每位搓澡工又兼顾盐浴、拔火罐、修脚、按摩等工作,这样算下来,每月收入也超过2000元。如果在高档洗浴中心搓澡,收入就是普通浴池的3—4倍,每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是非常平常的。
顾面子
本地人求职观念要更新
收入如此丰厚的职业,为何难觅本地人的影子?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赵成巍给记者描绘了一个场景。在街头巷尾,不难见到聚在一起的无业市民,他们宁愿打牌,也不愿意干侍候人的活。
“这个观念需要更新。”赵成巍说,搓澡这个职业,就像当个修鞋工、拾荒者一样,都是南方人最先尝试的。南方人不讲究职业的高低贵贱,而是当做一种赚钱的行业去做。等南方人逐渐撤出,本地人才重视起来。
烟台人背山面海,生活相对安逸,市民没有创业意识,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剩余劳动力增多,这样才激发起了人们的创业意识。夜市、烧烤等摊点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本地人的影子。在市场经济下,赚钱似乎是最重要的,所以像搓澡工这样曾经不起眼的工作也被重视起来。
对赵成巍的观点,长期在社会科学理论一线工作的刘立奎表示赞同,他直言:“从搓澡工没有本地化的现象来看,体现出的是观念的落后,不过,这一步正在迈进。烟台人在市场经济的感染下,正变得更主动,更有创新意识。如果想赶超南方发达城市,烟台人应该从小处着眼,发掘更多的新兴职业,让这部分资金率先留在本地人的手里。”
来源烟台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