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09:50:00

竭尽全力时间:2013-10-07 作者:未详 点击:2315次   “猎狗追不上受伤的兔子”的寓言故事,众人皆知,野兔为了保命“竭尽全力”,而猎狗只不过是为了一顿午餐只是“尽力而为”的道理很简单,无论是谁,要想干成一件像样的事情,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尽力而为还不够,必须要竭尽全力。平心而论,一个人做事从业能做到尽力而为已是难能可贵了,可聊以自慰,无愧于人,但如果想出类拔萃,创造奇迹,想挽狂澜于既倒,那就非竭尽全力,殚精竭虑不可。所谓“天道酬勤”,并不是一般的努力就能获得上天垂青的,必须苦心孤诣,宵衣旰食,有点鱼死网破的拼命精神才行。
  
  自然界里,狗勹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大马哈鱼拼了九死一生游到产卵地,斑头雁千辛万苦飞越喜马拉雅山避寒,非洲角马大军不惧危险迁徒到有草吃的地方,为了生存,为了繁殖后代,它们都要竭尽全力,否则就会冻死、饿死、被打死。
  
  人是万物之灵,当然是更有巨在潜能的。心理学家指出,常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即便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也只开发了12%左右。一个人如果开发了40%的潜能,就能背诵400本教科书,学完十几所大学的课程,掌握二十来种不同国家的语言。所谓尽力而为,实际上就是仅仅发挥了一般意义上的才干和努力;而竭尽全力,则是挖掘了可能挖掘到的潜能,毫无保留。尽力而为是按部就班,竭尽全力是废寝忘食;尽力而为是中规中矩,竭尽全力是打破常规;尽力而为是正常发挥,竭尽全力是超常发挥。项羽的“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勾践的“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红军的飞越大渡河,抢夺泸定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要求特区领域:“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都是竭尽全力,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了人间奇迹。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人人都渴望事业成功,其成败如何,固然要受制于多种因素,但最重要一点就是投入时间精力血汗的多少,那些青史留名的成功人士,几乎无一不是竭尽全力,心无旁骛。牛顿忙于科研和“仰望星空”,一生连恋爱都没顾得上谈;马克思长年遨游于理论思维的海洋乐不思返,最后病逝于书桌前;爱迪生直到80岁高龄,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为研制“东方神药”青蒿素,屠呦呦带领团队夜以幼日,加班加点,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终于打开成功之门;在北京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的“飞鱼”菲尔普斯,长达近20年里每天要接受大运动量的“魔鬼训练”……
  
  总有一些不得意者怨天尤人,怨父母没有给自己生个天才脑袋,怨机遇之门老是对自己关闭,其实,老天不会格外青睐谁,所谓天才,“就其本质而说,只不过是一种对事业、对工作过盛的热爱而已”。所谓机遇,无非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后的“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而且,也没有谁能轻轻松松成功,所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也只是东坡居士的浪漫想象,如果没有吴、蜀全军将士的竭尽全力,拼死抗争,等待周公瑾的只能是“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悲剧。
  
  每个渴望人生辉煌成功的人,都不妨先问问自己竭尽全力了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09:50:11

给在谷底的你,人在谷底可做几件事时间:2013-10-07 作者:未详 点击:2774次   给在谷底的你
  
  人在谷底可做几件事
  
  1。挖地洞一定有更低的地层
  
  2。躺下可发现更高不可测的遥远
  
  3。等全世界叶子落下?从一数到死
  
  4。用最后的电力传短信给敌人要他放心
  
  5。感谢自己独力完成葬礼
  
  6。唱一首自己写的歌绝对live
  
  7。呼一口新鲜欢愉
  
  8。等待断气
  
  9。继续等待?
  
  10。然后放弃
  
  这则短文是台湾词作家写的。尤其欣赏第一个方法。在人生的谷底时,犹不忘很黑色地幽自己一默,看看还能再坏到啥程度。生性更促狭点儿的,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再探底限,然后安慰自己,已经很不错了,往下好像还会更惨呢。当人陷于无可自拔的境遇时,好像突然会有一阵了然,有那么一刻清楚地体认到人生的真谛,一种人在顺风得意时,决然不会有的哲学颖悟。
  
  当人有了这个被迫之下的顿悟,也就是开始能卸下痛苦重担的时候了,你的脚步一点一点地轻盈了起来,有了攀岩的信心。慢慢的,你爬出了谷底。履上平地的你,对以前视为理所当然的景物,有了不一样的心思。因为曾看过最丑的,现在无物不美,满心感恩,对着清风明月,常觉飘飘如仙。你变得容易知足。
  
  你不需要有诗人泰戈尔的文采,也可以写下类似的感想:“乐与忧精密地交织在一起。每一种痛苦,每一种焦愁,全都贯穿着快乐的丝缕。这个道理如果我们能了角,我们到哪儿都会很平安。”因为重重地摔过,你明白了平安的可贯。因为受过阴骘人性的罪,你越发珍惜与人交往时,不带利害计较,单纯的痒。那善是黑色织布中的金色丝缕,细致在勾勒出了精美的,你的侧影。
  
  原本平滑如化纤的生命织锦,逐渐有机混入了丝与麻,它还隐隐散发着安神的香气,你穿上它,觉得舒服。别人看你亦是一派雍容。你现在站在属于自己的高处了,稳稳地,远离了可能的伤害,你开始回想在谷底时的自己,没有那时的揪心扯肺,就没有今天的平展舒眉,气定神闲。恭喜你,你已确定走出了谷底。
  
  还会跌入谷底吗?会的,甚至是相同的谷底。但,这次你知道如何应对,你不用沾染泥污,就可轻易走出。“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之三分之功”,《菜根谭》教人在路走不通的时候,缓缓地换种心境,越是焦急如困兽,越是自耗体力为自己挖了更深的洞,那就更看不到阳光了。退一步,韬光养晦,或许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但你有了精力,当机会出现时,才能一跃而上。
  
  行得通的时候,忽忘善念,更要懂得做人做事留有余地的道理,给旁人,也给自己留下后路。小沈阳有句哙炙人口的名言,他说:“什么是善良呢?hao~看见别人家的墙要倒,咱们没有能力去扶,但是咱们不推,这就是一种善良,别人在吃咸菜喝粥,咱们在吃肉,咱们没有能力分给别人一块,但是咱们尽量不吧唧嘴,这也是一种善良。”
  
  没有修饰,土得掉渣,可却真真实实地道出了,当人处于谷底时,最需要的东西,不是旁的,不是物质金钱上的援助,而只是善意。
  
  祝福你,朋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09:50:21

不言放弃,鱼都可以飞时间:2013-10-08 作者:未详 点击:6726次   在印度洋航行的船只上,船员们时常会看这样有趣的情景:一望无际的海面上,突然跃出了成群的“小飞机”,它们就犹如群鸟一般掠过海空,时高时低,自由翱翔,景象十分壮观。有的时候,它们甚至会直接“飞”到轮船的甲板上,让船员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坐收渔利”。
  
  这种像鸟儿一样会飞的鱼,就是闻名遐迩的飞鱼,它习惯于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里,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都可以邮到它们飞翔的身姿。多年来,人们一直对“飞鱼”飞翔的秘密十分好奇。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速摄影终于为人们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飞鱼的视力很差,在海中觅食艰难,为了求得生存,它必须要适应残酷的环境,于是就练就了“飞翔”的本领。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飞鱼并不是真正的飞行,而只是一种滑翔。每当它准备离开水面时,必须在水中快速游泳,胸鳍紧贴身体两侧,像一只潜水艇稳稳上升。同时,以尾部用力拍水,整个身体就好像离弦的箭一样射向空中。
  
  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特殊的本领,“飞鱼”才可以以水面的昆虫为食。同时,又使自己避开了大鱼的追逐,免遭天敌的攻击。
  
  在这个世界上,弱小的动物很多,它们往往面临残酷的自然环境。为了生存下去,一条鱼也可以“无中生有”,练就“飞翔”的本领,用事实来证明只要不轻言放弃,就可以与世界同在的道理。动物是这样,人类自然也可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09:50:38

机会从来就不是均等的时间:2013-10-08 作者:未详 点击:6050次   机会从来就不是均等的
  
  鹰是天空的霸主,急勇斗狠是鹰的本性。
  
  只是,再强的生命,最初都是柔弱的。
  
  刚刚摆脱蛋壳的鹰宝宝羽毛乳黄,细细柔柔,嫩嫩的脚爪几乎撑不起身体的绒球,因此走起路来脚步蹒跚,跌跌撞撞。但是就算这样弱小,小鹰也有着一颗凌厉霸气的心——几只鹰宝宝挤在鹰巢里,母鹰出去觅食,此时一定会有那么一个高调的家伙精力旺盛又极其无聊,它开始发起挑衅,倘遇见的是躲躲闪闪身体孱弱或是出生较晚的,它便会得寸进尺,日日追撵不休,抢了弱者的食物,啄掉弱者的羽毛,啄得弱者四处逃避。所有的夫避奶让全不奏效,欺负弱者就是鹰宝宝生活的重要内容,连母鹰竟然也纵容鹰宝宝之间的争斗,从来没有保护弱者这一法典,一任强势的鹰宝宝事事占尽了先机,在这种情况下,体弱胆小的鹰早早就会夭折。
  
  在鹰的世界里,机会只属于强者,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这是唯一的生存准则。
  
  不久前微博上流传一个段子,说四个人生活无忧,住在一处,问他们日常所为,三个人的答案都是一样:吃饭、睡觉、打豆豆。等问到第四个人时,答案却变得简单了——吃饭、睡觉。问的人心生好奇:你怎么不“打豆豆”呢?
  
  这人说,我就是豆豆。
  
  看来,欺凌弱者原本也是人的本性,而弱者的悲哀除了带来笑料之外,真是一文不值。
  
  只是,现代文明总是把人类的本性层层包裹起来,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系统正规的教育告诉我们:要“以和为贵”,要“委曲求全”,要“谦虚忍让”……千万不能锋芒毕露,不能以自己的强势凌驾于他人——就算是一把剑,也要把自己藏入鞘中。
  
  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再强调“柔弱胜刚强”这一观念:“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强,弱之胜刚,天下莫不如,莫能行。”
  
  从表面看,水珠确实渺小、柔弱,但水珠们汇聚到一处,便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它以冰、霜、雨、雪、雹等各种不同形式出现,又不断流动,更具有无可比拟的耐心和韧劲——所谓洪水猛兽,水哪里是卑微的弱者,它的“柔”是柔韧之“柔”,它的“弱”是表面用以蒙蔽于人的智慧。水的柔弱不是脆弱、不是孱弱,不是弱者的“弱”;同理。老子所谓的刚强也不是真正的强势,老子所阐述的,只是两种存在的姿态。
  
  以弱胜强,必不是真弱。项羽破釜沉舟,让将士们的内心变得无比强大,把数量的“弱”变成了力量的“强”;太极四两拨千斤,是因为招数和智慧足够强大,把力量的“弱”变成智慧的“强”……大自然是个巨大无比的转轮,我们都在自然法则的掌控之中物竞天泽,谁也逃不出这个维度。
  
  那么就撕下虚伪的遮羞布,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该争的争,该斗的斗,尽情尽性地拼杀,直到在人生的舞台给横驰骋。大好的机会从来就不是均等的,它只青睐于勇往直前努力去争取它的人。
  
  世界从不属于弱者,生命如果不够强大,大自然就会将它淘汰出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09:51:05

拿出一万个小时来时间:2013-09-02 作者:未详 点击:3928次   你对自己说过多少次“唉,我看我没有天分,还是算了吧”,这句话通常被用来当做宣告某一段努力完全失败的休止符。天分有那么重要吗?
  
  一位被称为音乐神童,长大后在音乐方面有相当成就的大提琴手,他否认自己是个天才。在他的成功之中,天分占了多少比例?“我想,20%不到吧……不过,这20%当中,我那从小就逼我学琴、不让我出去玩的妈妈,大概贡献了15%以上。”天分确实因人而异,但我们常高估了它的影响力。
  
  一位园艺高手指着一株几乎生气全无的盆景对我说:“上一次我来这里,这竹子还生机蓬勃。照顾植物跟学习有相通的道理:如果你天天花点时间照料它,它就会长得很好;如果你疏忽了它几天,它就会出现残败之相,愈看它,愈觉得对不起它,愈对不起它,愈不想看它,不久,它就一命呜呼了。”有多少改变我们人生方向的事,因为这种“愈荒废愈害怕”的理由一命呜呼呢?
  
  我也有虎头蛇尾的倾向。就拿大学时修日文来说吧,刚开始我除了上课外,还上补习班,买各种教材。室友每天早上念半个小时,我就比她多念一个半小时。只不过,她那“每天半小时”持续了4年,直到她考上日本公费留学还未停息,我那每天两个小时的努力,不断被“郊游、烤肉、恋爱和打瞌睡”打扰,不到一个月就“出师未捷身先死”,然后告诉自己:“算了吧,我看我是没有学日文的天分。”
  
  心理学教授迈克·侯威专门研究神童与天才,他统计过,以学钢琴为例,想要变成还不错的业余钢琴家,至少需要专注地投入3000个小时的训练;如果想成为专业水准,10000个小时是少不了的。
  
  从这一点看来,我们的种种小挫败,并非没有天分,而是没有坚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09:51:15

亚马孙河的王莲时间:2013-09-04 作者:未详 点击:2393次   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水生植物。

  它的叶子巨大无比,漂浮在水面上时,就像一只只绿色的大浅盆,最为奇特的是,即使让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坐到叶子上,它也不会下沉,这种植物就是闻名遐迩的王莲。
  
  人们一直对王莲充满好奇,感觉它非常神秘,不明白它那柔嫩的叶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浮力呢?其实,就在王莲的叶子背面,有很多放射状的粗大叶脉,它们仿佛构成了坚韧的骨架,又好像大桥的桥架,稳稳地支撑着叶面。同时,在叶脉之间,还有许多镰刀状的横隔,把整张巨大的叶子分成一个个气室,从而使它具了有很大的浮力。
  
  正因为有了强大的支撑体系,亚马逊河的“莲”,才能够变成与众不同的“王”莲,被人类格外青睐。

  这就好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自我,时时不忘完善和强大自己,因为,不管遇到什么关况,保持内心的强大才是王道,也才有可能采撷到成功的果实。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09:51:25

在行进中享受精彩时间:2013-09-09 作者:未详 点击:2747次   所谓成功,不是站在终点赢得喝彩,而是漫步人生旅途中,欣赏沿途的精彩风景。如果我们太在意结果,就会忽略行进中的点滴感悟。
  
  作家史铁生十分仰慕美国著名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刘易斯对史铁生说:“其实,跑的过程才是最大的享受,那比破世界纪录更重要。
  
  ”这两个看似没有交际的人却对人生有着共同的理解,刘易斯在奔跑中享受着人生,史铁生何尝不是在与病痛的拉锯中写出力透纸背的文字?史铁生的人生马拉松无疑是痛苦的,可他用一个个文字传递着真情,他的人生之旅是壮美的。
  
  诚然,生活是实际的,太多的努力需要成功告慰,太多的故事需要一个完美的结局,可这些并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行进的真谛在于,人们每走一步,便会调整心态,看清路上的荆棘与花草,用行进中获得的感悟丰富自我。
  
  非洲戈壁上有一种名为依米的小花,它用六年时间扎根汲水,在一夕之间绽放,美得令人惊艳,之后在一夕之间枯萎。它用耐力度过溽暑烈日,最终在这生命的禁区奏响绝唱。我们感叹的已不再是它花开时的芬芳与美丽,而是多年来它无声地成长。
  
  没有最成功的人,却有更丰富的人;

  没有最后的终点,却有更新的旅途;

  没有最完美的结局,却有更生动的故事。

  在行进中享受精彩,人生之旅会更加丰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09:51:34

做一条反向游泳的鱼时间:2013-09-12 作者:未详 点击:6040次   挂面问世以前,人们都是在家里现做现吃,有人挑战规则:为什么不能做一种可以出售的成品面条呢?于是,挂面出现了。后来,有人根据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食品快捷化的特点,又向规则发起新挑战:为什么不可以把面条煮熟再卖呢?于是,方便面成了市场新宠。
  
  打针为什么非得用针头不可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出疑问。他们用超声波代替常规的注射针头,使涂在人体表皮上的凝胶状药物,从细胞的缝隙间渗入血管,实现了“无痛注射”,而且皮肤细胞没有遭到破坏。
  
  书为什么非得用纸做不可呢?日本索尼公司发出疑问。他们研制发明了便携式激光光盘。这是一本无纸的书,它所用光盘的记录密度极大,一张9厘米直径的光盘,可以记录5本大辞典的内容。
  
  自行车为什么非得用链条不可呢?德国一家公司发出疑问。他们利用万向轴,对一个5档轮毂变速器发生作用,从而发明了无链条自行车。
  
  照相为什么非得用胶卷不可呢?美国柯达公司发出疑问。他们在全球最先推出一种数码相机,以与计算机储存数据相同的方式储存影像,可直接把影像输入网络,也可用计算机把影像放出来或者冲洗出来。
  
  开刀为什么非要用手术刀不可呢?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用超声波治疗肾结石患者,不用开刀,用超声波将结石打碎,然后排出体外;利用微型内窥钳,可以把直径小于1毫米的导管插入人体内,进行组织切除、血管修复、止血、缝合伤口、定位给药等医疗处理。
  
  还有很多这样的事……
  
  世界是如此的浩大,我们谁也无法穷尽其真理,这就注定了探索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只有不拘于常理,不事事顺应潮流、听天由命,敢于打破常规、改造环境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打破常规需要魄力和勇气,需要远见卓识,需要承担风险和忍受痛苦。各种导致社会变革的新思想,最初往往被人们拒绝,甚至曾经是不符合法律的。进步总是时时与传统发生冲突。爱迪生、福特、爱因斯坦以及莱特兄弟在取得成功之前,都曾因标新立异而受到人们的嘲讽。
  
  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并由此变得复杂,变得缤纷多彩。诚然,改变自己的固有习惯,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无论是对于一个个体、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都是如此。而人世间,没有任何成就感能够比得上创新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
  
  打破常规,创新求变,你会拥有更多的成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09:51:44

别急着觉得自己失败时间:2013-09-15 作者:未详 点击:6645次   别急着觉得自己失败,很可能,你只是还没找到你会成功的那块领土而已。
  
  古斯巴达社会,讨厌算术,认为学算术,就是想赚钱,很可耻。
  
  如果你很会算术,在那里一定觉得自己很失败。换成现在,算术好,绝对被当成优点了。
  
  世界很大,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
  
  在找到你的战场之前,别轻易说自己是失败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7 09:51:55

木匠家走出的孩子时间:2013-09-20 作者:未详 点击:4433次   8月里的一个下午,在莱克星顿的一个小农场里,西奥多·帕克怯生生地问他的父亲:“爸爸,明天我可以休息一天吗?”西奥多的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的木匠,他制作的水车远近闻名。他惊讶地看了一眼最小的儿子,这可是活儿最忙的时候啊,小伙子少干一天,就可能影响他整个的工作计划。但是,西奥多企盼而坚决的目光让他不忍拒绝,要知道,西奥多平时可不是这样的。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
  
  第二天,西奥多早早地就起来了,他赶了10英里崎岖泥泞的山路,匆匆来到哈佛学院,参加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考试。从8岁那年起,他就没有真正上过学,只有在冬天比较清闲的时候,才能挤出3个月的时间认真地学习。而在其他的时间里,无论是耕田还是干别的农活,他都一遍遍地默默背诵以前学过的课文,直到滚瓜烂熟为止。休息的时候,他还到处借阅书籍,因此汲取了大量的知识。有一本拉丁词典,是他迫切需要的,但想方设法之后也没有借到手。于是,在一个夏天的早上,他早早跑到原野里,采摘了一大筐浆果,背到波士顿去卖,所得的钱正好换回了这本拉丁词典……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哈佛的入学考试上,他得心应手地做完了试题。监考的老师惊奇地看着这个总是第一个交卷的考生,当他听说这是一个连学校都很少去的穷少年时,更加好奇地抽出他的试卷来查看,然后对西奥多说:“祝贺你,小伙子,你很快会接到录取通知的。”
  
  那天深夜,西奥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里,父亲还在院子里等他回家。“好样的,孩子!”当父亲听到他通过考试的消息,高兴地赞扬道,“但是,西奥多,我没有钱供你到哈佛读书啊!”西奥多说:“没有关系,爸爸,我不会住到学校里去,我只在家里抽空自学,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获得学位证书。”后来,他真的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当他长大成人以后,自己积攒了一笔学费,又在哈佛学习了两年,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岁月流逝,时光推移,这个当年读不起书的小男孩儿,最终成为一代风云人物。他作为一个著名的废奴运动倡导者和社会改革家,先后成为国务卿西沃德、首席大法官蔡斯、著名参议员萨姆纳、总统加里森、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反奴协会主席温德尔·菲利普斯等人的密友和事业顾问,他在整个美国的影响力是永远无法估量的。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如果你发现自己出身于一个底层的家庭,那么请你祝贺自己吧,因为你将创造奇迹。当然奇迹不是每个人都能创造的,只有优秀而坚忍的人,才能不受不利环境的影响,或者干脆化不利为有利,从而谱写完美的人生。
页: 997 998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