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08:03:09 | 查看全部
为她留白时间:2014-07-03 作者:未详 点击:94次   我当然知道,自己绝不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但是,我还是决定奔赴那里,无论这个报道是否还有意义。
  
  病房设有采访专区,当我急匆匆地赶到时,已经有人兴高采烈地撤退了,我打心底鄙视他们,我们的香水夫人永远地离开了,他们却没有一滴眼泪。急急赶来,只为在报纸的头条标上伊莲娜·罗莎的名字,再用那句最虚伪的感慨加以渲染:神话结束了,巴黎最后的优雅走了。
  
  然而,又有什么办法?我只能无奈地看着安保人员关上门,连她最后一面都没看到,自己能写点什么?跟风一样大肆渲染不是我想要的,毕竟,这个时候更需要在伊莲娜·罗莎面前保持一份尊重,让她知道,她曾影响法国整整一代人。
  
  所以,当所有的同行都已经离开,我依旧在等待,等她出来那一刻,为她拍上最后一张照片,尽管我心里很害怕,害怕这张照片上的她已失去了她应有的姿态。
  
  幸运的是,她没有让我失望,却不是因为我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而是在夜幕笼罩大地之时,我听到有人说:“真是一个奇迹。”
  
  “她的脸,本应在疼痛的折磨下扭曲”,当我邀请贝瑞尔医生一起喝一杯时,他这样解释道,“面部神经完全打破医学常理,伊莲娜弥留之际应该是痛苦的,而且,据我的经验,没有人能抵得过斯金德乐斯病的折磨,一般人的左脸会拉长,皮肤会严重褶皱,但伊莲娜没有,一如她最美丽的时候,面部平滑的机能几近衰竭,却因为心理的惯性而把微笑一直留在脸上,虽然伊莲娜没能打败死神,却牢牢地把病魔踩在脚下,即便离去,也要给世人留下一抹最美的记忆。”
  
  贝瑞尔医生说得没错,这是一个奇迹,生命里有许多并不囿于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神经末梢,在末梢的背后,或许藏着一股巨大的力量,任凭时光洗涤,却经久不息。我们要做的只是坚持,只要发自内心,只要坚持的是一种美好,我想,经年之后,我们都可以成为那个最优雅的风华绝代的人。
  
  那天,法国所有报纸的头条都有一个共同的标题:别了,伊莲娜。他们用整版的铅字来介绍一个女人的生平,却忽略了这个女人最真实的东西;他们为他们的文字配上了伊莲娜年轻美丽的相片,却不知道最美的时刻在最后。没有用心去体会的人,永远也不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是的,伊莲娜走了,世上或许再无一个女人能在风花雪月的天地保守一份属于自己的矜持,十年、五十年、一辈子都不改变那份源于内心深处的优雅,这就是伊莲娜的价值所在,绝不是某一天的某个头版所能容纳的丰富内涵。
  
  那天,老板接受了我的建议,我们的报纸头版是一片空白,为伊莲娜而留,因为关于她的优雅人生,再优雅的文字叙述都将显得太过简单,我们应该做的只是把脸与心的神经末梢连接得更亲密一点,直到养成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08:03:20 | 查看全部
公交车上的领袖时间:2014-07-03 作者:未详 点击:85次   老师给初一的学生布置了一道作文题,让孩子们写一个自己最崇拜的领袖。大多数孩子写的是丘吉尔、罗斯福这样的著名人物,但是一个名叫叶斯的男孩子却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下这样一个标题:摩尼——公交车上的领袖。
  
  他写道:“每天早晨,我都会搭同一辆公共汽车上学。几年下来,我几乎熟悉了车上的每一张面孔。但是,乘客们从不交谈,个个都神情冷峻,若有所思。这些年,哪怕是一声‘你好’我也没有听到过。
  
  “大约一年前,有位陌生的老人开始搭乘这辆车。他一上车就大声地和司机打招呼:‘早上好啊!’很多人都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又把头转向窗外想着自己的心事,或者只是看着路上同样行色匆匆的人发呆。司机也只是轻轻地哼了一声,面无表情。第二天早上,老人又在那站上车,他再次大声地对司机说‘早上好’……到了第五天,司机终于微笑着对老人说了句‘早上好!’老人兴奋地说:‘我叫摩尼,您贵姓啊?’司机回答说他叫拉尔夫。坐了这么多年的车,那是我们头一次知道司机的名字。摩尼把他欢快的‘早上好’送给了车上的每位乘客。其他乘客也渐渐卸下了严肃的表情,微笑着相互点头致意。这辆我乘坐了好几年的公共汽车开始变得友好和温暖起来。
  
  “可是,一个月前,摩尼没有出现在公交车上。人们纷纷猜测他搬家了或者是出去旅行了,没人知道答案。不久,公交车又回到了异常沉闷的往昔。我觉得非常不习惯,我很怀念每个人脸上的浅浅笑容。
  
  “今早上车时,我鼓起勇气向大家喊了一声‘早上好’,就像摩尼当初做的那样。每个人都对我投来了赞赏的眼光。我想,那一刻我也成了一名真正的领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08:03:30 | 查看全部
争气永远比生气漂亮时间:2014-07-03 作者:未详 点击:890次   我有一个性格外向开朗的朋友,承包了一个小煤矿,干得还算顺利。他的性格有些张扬,几个有资历的矿主打心眼里瞧不起他,有一次在酒桌上,一个很牛的矿主就和他说,你现在到底有啥啊,凭什么这么张狂呢?他说:“我可能现在什么都不如你,但是有一样是你不如我的,那就是年龄。你比我大10岁,这10年之间发生什么,谁都不可预料。年轻,就是我的资本。”
  
  一席话,让那些财大气粗的矿主们哑口无言。
  
  他这些年经历的挫折,外人很少知道。他总是将那坚强乐观的一面示人,殊不知,很多时候,他就像一只被捉住的鹰孤傲倔强不肯认输,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用嫩黄的喙梳理杂乱的羽毛,用粉色的舌头小心舔舐自己的伤口。然后,在第二天,继续高昂他的头颅。
  
  我有一个身在农村的表弟,在他身上,我领略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表弟总说,别人总是看扁他,他觉得自己再也没脸活下去。
  
  按理说,他是个很勤劳的人,日子本不应该过成那个样子,可是他遇事不经大脑,脾气也倔犟。总喜欢不停地往家里买各种机器,就那么几亩地,买这么多农具根本用不上几次,而且三天两头的不是这里坏了就是那里需要换零件了,更多的时候是闲置在那里,生了厚厚的铁锈。亲戚们怎么说他也不听,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驴憨劲儿。自己还总是怨天尤人,说老天爷不开眼,这么拼命干活却换不来好日子。面对亲朋好友的劝告,他不反思,反而更加郁闷,给自己买了两部手机,分别办了两张卡,把别人看扁他的话都编成了短信,然后用这部手机发到那部手机上,再从那部手机发到这部手机上,翻来覆去,让他的苦闷在心间产生了对流,终日里萦绕不去。他就这样,不停地被他自己的苦闷折磨着,终于有一天,精神崩溃,喝了农药。所幸抢救及时,命救过来了,思想不知道能不能渡过来。
  
  其实,如果他能反过来,把那些别人看扁他的话当成一种激励,多去想一想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那么,这快乐的露水一定会一点一点慢慢汇集,最后汇集成快乐的海洋。那样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了。
  
  生活的艺术更像是摔跤而不是跳舞,既要站得稳,还要时刻准备好突如其来的打击。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冷漠的面孔、嘲弄的眼神甚至恶意的中伤、阴险的陷阱……但无论我们周围的世界怎样地令人痛苦不堪,无论我们心灵的天空如何阴霾密布,我们都应当笑对人生。
  
  张小娴说:“与其因为别人看扁你而生气,倒不如努力争口气。争气永远比生气漂亮和聪明。”
  
  就凭你,能行吗?人生路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质疑,此刻,需要你说一句:我能行。永远不要忘记当初的梦想并去坚守它,如果它是天上的星星遥不可及,不妨先让它变成枕边的油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08:04:00 | 查看全部
人生做好两件事你就成功了时间:2014-07-02 作者:未详 点击:277次   上大学的时候,辅导员热衷于给我们讲“人生哲理”。有一次,他上讲台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生做好两件事,你就成功了!”有美女童鞋笑侃:“第一件事,是大学遇到一个好辅导员;第二件事,是毕业后找到一个富老公。”辅导员一点儿也没有受到调侃的影响,继续意味深长地给我们励志:“是哪两件事呢?第一件,就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第二件,就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做好自己感兴趣的事,你的人生顶多成功了一半;做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你的人生才算真正的成功!”毕业多年后,在职场摸爬滚打近十年,蓦然回味辅导员的这席话,觉得确是至理名言。人在江湖,哪儿
  
  有几人总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我们在做的绝大多数事都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人生的一种理想状态。但人总得生存和生活,有人还期待着出人头地呢,怎么办?那就必须做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硬着头皮也得做。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也是部分成功人士的秘诀。那如何做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呢?心理学家给了我们以下建议:
  
  反思自己的处境,
  
  认识自己目前的应对措施和后果
  
  你可以问自己是否能够对目前困扰你的事情说“不”,如果不能,那么你正在采取的消极应对策略,如拖延、敷衍会带来什么后果,这些后果是你可以或愿意承受的吗?你可以在心里反复推敲这几个问题,最后你会发现,不利的后果比目前烦人的工作要可怕得多。
  
  要分析自己为什么对这件事没有兴趣,能否培养自己的兴趣
  
  如果是因为对事情了解少而没有兴趣,可以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当深入处理枯燥的报表数据时,你可能会对相应的电子表格软件产生兴趣,并发现软件中有你所不熟悉的统计功能,而掌握了这些统计方法后,你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些事先干着,兴趣可能就会出现。
  
  如果是能力不够而导致兴趣不足,就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果拿到一项任务无从下手,大多情况是能力不足,提高兴趣的前提是提高能力。与其对着任务发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不如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或者从简单的步骤入手,如果你能解决简单的步骤,你的兴趣就开始出现了。如果发现还是不能培养自己对某事的兴趣,那么想想这件事情对自己今后生活的重要性!如果这项任务能顺利完成,我就能得到一大笔奖金;如果我和这个讨厌的客户签下合同,老板一定会对我另眼相看!
  
  如果事情本身没有什么特别意义,又不得不做,要学会寻找兴奋点
  
  如写枯燥的公司年度总结,你可以跟自己订个合同,确立犒劳自己的方式,如做完后给自己买件衣服等。也就是说,你可以安排一件你喜欢的事情放在你厌烦的事情之后,想到做完手边的事后就能痛快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了,你就有做好手头事情的动力了。
  
  我在职场打拼了十年后,现在也熬成了一个小领导,我常常对下属说:“做好自己感兴趣的事,根本不是好汉;做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才是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08:04:16 | 查看全部
站读好时光时间:2014-07-02 作者:未详 点击:84次   现代人读书,似乎更钟情于站读,特别是站在书店里蹭读。
  
  去超市买东西,出来时常常会拐到二楼逛一圈,二楼的商家很多,有专卖店、咖啡吧,靠北的一隅有一个书城,面积相对来说挺大的,当然书也挺多的。
  
  每次来这里,书城里的人都很多,开放式的货架上分门别类
  
  地摆满了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很多人就那么杵在那里看书,过道里、楼梯上、书架前都站满了人,下至三岁顽童,上至耄耋老者,大家都是站读的追捧者。
  
  之所以站读,是因为书店里不备桌椅,空间狭小,只能站读。所谓站读,实质上也是蹭读,说白了就是只看不买,除非遇到喜爱至极的书,舍不得放手,才会狠下心来买回家收藏。
  
  不买书原因无非有二,其一是书价太贵,一般都在几十块之间;其二是一本新书买回家,看一遍或者两遍,最多三四遍,过后基本上无大用处,放在家里沾灰占地,用处却并不大,所以多数人喜欢跑到书店里蹭读,宁愿站着,宁愿饿着,还是喜欢跑到书店里读书。
  
  当然,很多人也喜欢去图书馆看书,但是图书馆里的书新的少,旧的多,时尚前沿的几乎没有,远远比不上书店里的书多、书好、书新。遇到过骨灰级的站读者,是一个朋友的父亲,好多年,他一直都是在书店里蹭读加站读,工作之余,一周能去个两三次,居然和书店里的工作人员成了好朋友。
  
  这些年,泡在书店里的站读一族,大多数没有吃过什么白眼,爱读书毕竟是好事儿,鲁迅先生笔下的名人孔乙己说窃书不算偷,更何况是蹭读?不过开书店的毕竟是商人,他们会想办法让你买书,让你加入会员,一年几百块钱,什么样的新书都可以借回家里读,不知道这会不会让那些泡在书店里站读的人动心呢?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怪癖,尽管读书的姿势各不相同,躺读、坐读、厕读等,但目的都一样,那就是享受阅读的快感,和思考外延出来的内涵。在书店里站着读书是都市里新兴的一族,虽然累点,但那也是一段美丽的休闲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08:04:27 | 查看全部
要做,就做千年沉香时间:2014-07-02 作者:未详 点击:198次   在北京有一家特殊的火锅店,店里有一个特殊的女孩。店的特殊在于它的服务员,大部分都是聋哑孩子;女孩的特殊在于她的梦想,梦想成为一个舞蹈家,到世界各地去演出。
  
  这个女孩名叫许丹丹,今年23岁,餐厅服务员,头发在脑后松松绾一个髻,干练中透着灵气。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更想实现自己的舞蹈梦,那才是心中的至爱。
  
  许丹丹的童年和别的孩子不一样,3岁时,一场高烧让她失去听力,不久,连说话能力也丧失了。别人上学,她也上学,但她只能上聋哑学校。在学校里,她有幸参加了舞蹈队,终于找到了和这个世界沟通的好方式,重新塑造人生的砝码,那就是舞蹈。
  
  从聋哑学校毕业后,许丹丹的家里发生了很多事。父亲在外地打工时受了伤,躺在床上起不来。母亲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忙着地里的活。为了帮衬家里,许丹丹离开家乡,到北京一家火锅店做了服务员。
  
  许丹丹的工作时间是每天的中午12点到晚上11点,每月还有5天左右的假期。在别的女孩子热衷于逛街购物的时候,许丹丹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舞蹈。每天早晨,她从来没睡过大觉,很早就起床,到公园里去练习基本功。假日里,她跟着一位著名舞蹈老师学习舞蹈。这位老师脾气古怪,一开始不收许丹丹这个学生。她认为,音乐是舞蹈天生的催化剂,只有正常人才会把舞蹈和音乐的节奏合拍。许丹丹是听不见音乐的,所以她有意刁难,想让许丹丹知难而退。她看了一遍许丹丹的舞蹈后,挑刺说,擦腿不到位,踢腿不准确,然后就把许丹丹扔在那里,准备一走了之。许丹丹苦苦请求老师再给她一个机会,半个月以后再看。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许丹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舞蹈上,旋旋转转,把自己变成一只陀螺。半月后,当她再次在老师面前舞蹈时,老师惊呆了,被她完美的表演深深吸引,终于答应收下她做学生,唯一一名残疾学员。
  
  许丹丹很珍惜跟老师学习舞蹈的机会,练功刻苦而努力。北京的冬天很冷,排练厅里也不暖和。许丹丹穿得很单薄,因为舞蹈动作难度很大,她不停地练习,头上和身上流了很多汗。她听不到音乐的高低起伏,就自己想办法,把音箱声音放到最大,身体靠在音箱上感受高音的震颤,或者躺在地板上感受鼓点和节拍。看着老师的口型和打出的拍子,把一套舞蹈动作分解为上千个动作,一个个细心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梦想终会照亮现实。目前,许丹丹已经是北京某残疾人艺术团的一名骨干队员了,经常到外地演出。她最拿手的舞蹈就是“千手观音”,她站在领舞的位置,舞姿曼妙,脸上露出当年邰丽华那样甜美的微笑,彻底征服了观众,为自己赢来热烈的掌声。虽然和“舞蹈家”这个梦想还有距离,但是距离实现梦想那一天越来越近。
  
  许丹丹的事迹被媒体报道之后,不少人奇怪,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这个姑娘从不放弃梦想?许丹丹用手语讲了自己的一件亲身经历:有一次她去参观一座沉香博物馆,看到沉香柔润细腻仿若脂膏,又千疮百孔恍如朽木。她不相信这就是“一寸沉香一寸金”的沉香,还以为是沉香木呢。导游告诉她,沉香不可貌相,它不是沉香木,而是沉香木受到伤害之后,在伤口上分泌出来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油脂,在微生物的分解后形成的一种香料。导游的一句话,让她瞬间领悟了生命的意义。
  
  沉香是树的伤痛、珍珠是蚌的病灶、牛黄是牛的胆囊结石,美好总是孕育在痛苦之中,处于极端的两个事物,亦可彼此成就。所以,做人一定要有梦想,无声的世界里,舞蹈也能撼动世界。身体的缺憾不会成为梦想实现的羁绊,反而会激发对梦想的追寻,心中有梦,永远不会迷失方向,要做,就做千年沉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08:04:38 | 查看全部
什么滋味都是人生时间:2014-07-02 作者:未详 点击:330次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画面,一个女人失恋失爱,或者是婚姻失败,身边的亲人朋友密友都会轮番上阵,劝慰其别伤心,别难过,不就是失掉一份感情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世界末日,失去了谁,生活还不得继续下去?
  
  一个男人情感不顺,或者事业受挫,身边的朋友都会劝慰其别灰心,别丧气,别抑郁,失败是人生常事,大不了重新开始,没有谁会只成功不失败,所以真的没有必要太伤心太难过。
  
  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摔倒了,父母长辈都会谆谆教诲,在哪儿摔倒了就在哪儿爬起来,不许哭,哭得像花脸猫一样就不漂亮了。
  
  这样的画面,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常常遇到,那些善良的人们总会想着让那些不如意的人少一些痛苦,少一些难过,所以会不停地劝慰,期望这种话语式的疗法会给那些不如意的人带去一些安慰。
  
  这些劝慰的话语很贴心、很慰藉,轻柔和缓,温言软语,让失意的人不好意思再伤心难过,一味地沉溺在那些伤心事中,好像有点对不起那些劝慰者,人家都是为了你好,你却是这样不领情,可见不通人情世故。只是,这些劝慰不是药,根本不可能起到根治的作用,硬生生地把那些负面情绪截住,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些劝慰对于那些失意的人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劝慰,这种时候,最应该做的是疏导,给负面情绪找一个出口,比如找个贴心的朋友倾诉。
  
  不开心的时候,不快乐的时候,情绪紧张的时候,我们不妨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唱唱歌,出门旅行,做做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给负面情绪找一个出口,释放一下自身的压力,还身体一个清爽空间,才会真正地享受到生活中的乐趣。
  
  我伤心时,请别劝慰我,让我难过一小会儿,毕竟什么滋味都是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08:04:51 | 查看全部
鲁迅:自我奖励时间:2014-07-02 作者:未详 点击:153次   一场比赛胜利后,他和几个伙伴每人得到了一块奖章。
  那几个小伙伴拿着奖章四处炫耀,风光无限的样子。
  唯有他兴奋地拿奖章去换了钱,买来一本他梦寐以求的书和一串红辣椒。
  晚上,他捧着好书,嚼着美味的红辣椒,十分惬意。
  
  后来,他成为一代文豪。
  有人问他,你靠什么获得成功。
  他笑着只说了简单的四个字——自我奖励。
  
  耐人寻味,但细想也的确如此:
  不以奖章为自我夸耀的资本,而用它换回让自己满足的书、爱吃的辣椒,这不就是一种高层次的自我奖励吗?
  
  他,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08:05:20 | 查看全部
观人时间:2014-07-01 作者:未详 点击:123次   古人有“四观”来看人是否可交:

    “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
  
  这深入人性的四个方面:

    爱财是否取之有道,临难是否从容镇定,办事是否漫不经心,酒后是否放任自流。
  
  有分寸感就不贪,有意志力就不怕,有责任心就不懒,有自控力就不乱。

  对于自我修养也适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08:05:32 | 查看全部
珠宝商时间:2014-07-01 作者:未详 点击:159次   一天晚上,两个珠宝商几乎同时到达了沙漠中的驿站。

  他们在卸货的时候,其中一个故意将一颗大珍珠弄落在沙子上,珍珠向另一个商人的脚下滚去,那人捡起后送还过来,说:“这颗珍珠真不错,先生,既大又有光泽。”
  
  “多谢您的慧眼,”前一个商人说,“其实,这只是我收购的珍珠里最小的一颗。”
  
  一个坐在火堆旁烤火的贝多因人,看着眼前戏剧性的一幕,站起身,邀请两人和他一起吃点东西,席间贝多因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亲爱的新朋友,我曾经也是个商人,是像你们一样的珠宝商。

  有一天,我在沙漠中遇到了风暴,与商队走散了。

  我在沙漠中走了不知多少天,最后绝望地发现,我一直在原地打转。

  我几乎失去了意识,没有任何方向感,快要饿死了,还是再翻了一遍驼背上所有的袋子,我已经不知道把它们翻过多少遍了。
  
  “这一次竟然让我找到了一个我从没有注意到的小袋子,你们能够想象我有多兴奋,我用颤抖的手打开袋子,希望能找到点吃的东西,但是里面装满了珍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