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5 09:32:06
趁着母亲为我分拣饭菜的间隙,我用左手支起身体。我清晰地感到,身上每一根汗毛都战栗起来,它们仿佛预感到了将要到来的危险,个个惊慌地摇摆着。我开始向右侧用力,一点点将力量集中至腰椎,1度,10度,40度,我用胳膊的弯曲程度丈量着翻身的成果,90度就能成功了!我未感到疼痛,哪怕一丝一毫的疼痛也没有,当我翻转至70度时,我甚至以为自己已经康复了!我怀疑自己,疼痛只是长久以来的幻觉,真正阻碍我的,是内心的恐惧与虚妄的假想。医生是对的,或许我真的蒙蔽了自己。
五分钟后,我已经完全向右侧躺着了,无与伦比的喜悦让我一时失去了语言能力。映入我眼帘的是截然不同的风景:蓝色的门框,淡黄的墙面,白色的地板,以及我那诚恳的老友——那辆深红色的轮椅。我感到脖子传来无与伦比的舒爽,几天来,右侧的肌肉以惊人的速度衰退着,直到现在,它才重新派上了用场。
“妈,我翻身了!”
母亲转过身来,略微愣了几秒后,快速地向我走来。我张开双臂,我们紧紧地抱在一起。
“妈盼这一刻好久了,好样的,儿子,你是最勇敢、最坚强的战士!”
我又想流泪了,尽管这是一个极为平常的动作,但于我而言,却是最真实、最重大的胜利。当下,我只想保持这个动作,尽情享受这独一无二的视角,感受肌肉的舒畅与坚持带来的收获,我又一次燃起了对明天的渴望,我预感到,它一定会十分生动。
我已经好久没想过自己的生活了。闭上眼,脑海中呈现出上学时的小径,教室的门窗,师长们和蔼的笑脸及亲友们殷切的期盼。生活于我,是这样与众不同,我与她邂逅时,她躺在那里,病怏怏的,不肯说话,她几乎已垂死。十八年来,我与她朝夕相处,试着挽起她柔弱的手臂,亲吻她洁白的额头,与她坦诚而贴心地交流。这一刻,她恢复了生机,生出了对我发自内心的爱慕,我无法入睡,沉醉在幸福中无法自拔。
疼痛之后,我获取了生存的底气,像将要淬炼钢铁的火焰那样,我感到万千的温度已点燃了我滚烫的身躯。我终于有勇气重新去规划未来的蓝图:我想通过切实的努力,考取一所顶尖名校,或许因病痛,我耽误了些许时间,但我想,总会有那么一个伟大的学术殿堂,眷顾我的意志,倾心于我的能力,愿意给予我更为宽广的舞台;接着,我想拥有一份事业,令我独立而光彩地活着,创造一个更加能发挥个人意志的圈子;最后,我想拥有一位挚爱的妻子,与她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一同陪伴亲友,体味生活的乐趣。我想,爱情不该仅是浪漫的誓言,或为了生计机械地过活,它需要灵魂,需要坚贞不渝地对未来充满渴求,然后在时间的考验中,顿悟生命,享受感恩的快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5 09:32:17
这一切并不容易,我将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阻碍与抨击。可我又想,当整个中国无法为我做手术时,只有我还坚守着那一丝希望,执着于自己的内心。我质疑了世界,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当成功的先例在生命中得以印证,当死亡的镣铐被生存的渴望挣断,试问世上还有什么艰险能阻碍人伟大的意志呢?我想不出来,我想我一辈子也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
抱怨着出身的低下,堕落于无用的享乐,屈从于失败的命运,妥协于现实的枷锁。或许一时的清醒与坚强的意志,便可改变人一辈子的轨迹吧。我终于找到了受教育的意义,我不顾一切地去学习,不是为虚荣地向别人说自己是名校的毕业生,也不是以功利为价,渴望某一日能获取体面的工作与高薪。我想要的,只是整个世界的认可与尊重,我想做的,只是不让以上四种人间惨剧在我身上上演。
有朝一日,当我将要死亡时,我不会惧怕,不会动摇,我会像往常那样,陪父母聊天,与妻儿一起旅行,为亲友奉献能量,亲手再为世界种下一株自由的蒲公英!我躺在病床上,真切地感觉到,即便此刻疼痛席卷我的全身,下一刻我便陷入混沌,甚至于离开世界,我也不再害怕,我已找到了活着的定义——过去的十八年,我终于没有虚妄地活着。而这令人绝望的手术,给予我的已不仅是能够存活的肉体,我获得了一份命运之上的心态,它将随我终生,直至灵魂灰飞烟灭。
这是多么真实的快乐啊,疼痛即将消除,我能完好地坐着,舒服地躺着,开始像多数人那样追逐梦想,为了生存去创造生活的价值。倘若有一天,活着的标准不再以心脏、脑细胞、瞳孔来衡量,世界便真的要天翻地覆了。我预感到,所有的人将会站起来,视理想与宽容为己任,用一生的经历去感悟生命的价值,那时,苍穹之下将盛开自由之花。
这是我真切的梦想,我愿为它付出一切!我成功地向右侧翻身,不仅仅翻过了残破的躯干,更重要的是,灵魂也翻天覆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5 09:32:51
降龙十八掌与启动效应时间:2014-06-28 作者:未详 点击:102次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总是忘记有没有锁门,同事就告诉他一个秘诀:每次锁门时,做一个醉拳的动作,就可以记住了。后来,这哥们在锁门前必须打一套降龙十八掌,才能安心离开。
笑话归笑话,这个方法确实管用。记住降龙十八掌显然比记住锁门这件小事更加容易,而降龙十八掌则使锁门的记忆更容易被提取。这种效应心理学上叫作启动效应。
什么是启动效应
用心理学术语解释,启动效应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举个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比如在实验中,给被试者出示一系列单字,其中包含一个“河”字(之前的刺激),虽然并不需要被试者记住都有哪些字,但是在下面的任务中,如果要求被试者写出一个含有三点水旁的字时,被试者更倾向于写出“河”而不是其他字(对同一刺激的提取)。再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你颇爱听周杰伦的歌,但是他的歌词实在是太难听懂了,没办法你对着歌词听了一两遍。此后那些之前听起来模棱两可的歌词,就非常容易被识别,至少你不会再把《完美主义》歌词里的“周杰伦周杰伦”听成“小贱人小贱人”。
启动效应和记忆
启动效应和记忆关系非常紧密,甚至内隐记忆的发现就是基于对失忆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1968年,Warrington和Weiskrantz发现健忘症患者虽然不能再认出以前学习的单词,但是在补笔任务中,却能取得同正常被试者一样的成绩,这一现象甚至在间隔七天后依旧存在。所谓补笔任务,就是要求被试者用头脑中第一个出现的词补全词干。比如uni,被试者可能补全为“unit”或“unicorn”,如果之前被试者看到的词为“unicorn”,受到启动效应影响,被试者可能补全为“unicorn”,而非更常见的“unit”。一般认为,这一过程不需要被试者具备记忆能力,只需要“下意识”就可以了。由此研究人员认为存在一种不依赖意识的记忆,并称之为“内隐记忆”。现在普遍认为,内隐记忆是启动效应的一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5 09:33:04
启动效应的用处
记忆是一个包括加工、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我们平时经常碰到“提笔忘字”的情况,并非由于这个字没有存储在大脑中,而是由于缺乏提取线索。事实上启动效应以及内隐记忆确实有帮助改善记忆的一方面,确切地说,是帮助完善信息提取机制。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加工编码信息时的情景和试图提取信息时的情景很好匹配时,记忆能力最强。一种叫作“地点法”的记忆方法似乎很有用,这是一种通过与你熟悉的某种地点序列相联系来记忆一系列名字或客体的方法。比如当你需要记住一个杂货单上所列内容的时候,你只需要在内心将其中每个项目沿着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顺序排列。以后需要提取这个信息单的时候,你回想这条路线就好了。
在启动效应研究中,存在更大争议的是行为启动,因为如果它确实存在,某些词语暗示甚至可以改变人类的行为。
鉴于启动效应有这般功效,对于一些比较容易遗忘的事情,确实可以考虑通过它来辅助记忆提取,至少在记住锁门这件小事上,这样做还是靠谱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5 09:33:26
只说事实时间:2014-06-28 作者:未详 点击:164次 美国洛杉矶电视台曾经有一个名叫“法网”的节目,节目中的一位主持人因为一句台词“只说事实”而出了名。每次当他采访一个人,对方将要把故事讲出来时,这位主持人都会提醒:“只说事实。”当人们讲述一件事时,总是习惯把自己的理解加进事实中。事实不会发生变化,但讲故事的人不同,对事件的看法不同,讲述的方式也会各不相同。
最近在我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那天,我正在曼哈顿大街上走着,欣赏着春日的美景,忽然发现很多汽车都鸣起了喇叭。一个男人从一座公寓楼里跑了出来,钻进了街道上一辆阻碍交通的卡车,随后就是一长串汽车的鸣笛声和司机的吼叫声。卡车司机发动了他的汽车,但是在倒车时撞上了后面的一辆车,然后又向前冲了过去。接着,这辆卡车向右一个急转弯,撞上了一辆正在行驶的摩托车,又撞歪了一堵水泥墙,最后撞在他刚跑出来的那座公寓的墙上。
我站在街头目睹这一幕幕,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自己很幸运,没在那边街道上走。第二个想法就是这个男人一定犯了糊涂,大声嚷嚷的司机们和汽车的喇叭声把他给弄傻了。我心里想,我刚才看到的这件事肯定会出现在当晚的新闻里,报道应该是这样的:“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欢迎收看《五点报道》。一位温文尔雅的卡车司机被当街气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5 09:33:37
一个小时后,我把这件事讲给了一位警察。我发现对这件事还有一个不同的叙述版本:这位卡车司机的助手听到了汽车喇叭声,马上跑到街上,想要把这辆车从道上开走。但遗憾的是他没有驾照,不能很好地控制车。他的意图是好的,只不过结果是糟糕的。
这就是同一件事出现的两种解释。卡车倒车,撞上后面的一辆车,接着撞上了一辆摩托车,撞歪了一堵水泥墙,然后又撞在公寓的边墙上——这些情况任何人都能看到,但是对这一系列事实的叙述,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说法。
在日常的人际交流中,我们总是习惯于在讲述所见之事时,加上自己的主观看法,而听的人则会综合起来听。为了给交流创造一个客观、宽松的环境,我们可以学着把自己的看法从所见之事中剔除出去。当一个人向众人询问一件事时,他想要听到的是事实,而不是回答者个人的演绎和看法。
当人们把自己的看法和事实混在一起时,交流就出现了困难。为什么呢?首先,如果一个人在讲述事实时加上自己的主观看法,在别人听起来可能就成了一种批评。“你的工作做得不怎么样。”这就是把个人看法和事实相混的一个例子。
在说话时,弄清楚自己是不是把个人看法和事实相混,有助于交流顺利地进行下去。讲述一件事时,丝毫不带个人的看法也许是不大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尝试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你也许会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了越来越多更有效的交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5 09:35:03
靠低分取胜的汽车时间:2014-06-28 作者:未详 点击:86次 美国街头,一群年轻人手拿调查问卷,让来来往往的路人为两款车的外观打分。大家看到,问卷上的A款柔美温和,B款则狂野奔放。很快,路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给两款车的外观打了分数。
几天之后,一个名叫菲比的小伙子集中整理了这些年轻人手中的问卷数据,然后提交给自己的上司——美国通用汽车总公司产品开发副总裁罗伯特·A。卢茨。原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刚开发出一款性能优越的汽车,但公司高层对车的外观风格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部分人觉得应该给这款车配上柔美温和的外形,另一部分人却觉得狂野奔放的外形更有市场。在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卢茨提出让大众选择并决定新车的外形。
助手菲比给卢茨提供的调查数据一目了然——满分是10分,A款平均得分为7。5分,B款平均得分是5分。卢茨扫了一眼总数据,然后拿过菲比手中那一沓厚厚的调查问卷,一张张地翻看起来。看着看着,他开心地笑了起来。菲比问:“您是否决定推出7。5分这款外形的车?”
没想到,卢茨坚定地回答:“不!我们要推出只得5分的这款。”看着菲比一脸不解的表情,卢茨向他摊开了手中那一张张评分表,说:“你看看,得5分的这款,很多人给它打了9分和10分,也有很多人给它打了1分甚至是0分,这表示,有人疯狂地喜欢它,有人则极端厌恶它;而得7。5分的这款,问卷里的打分几乎都是6分、7分、8分,这表示,没有人讨厌它,但也没有人对它非常有激情。现在的汽车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市场已经变得十分拥挤,所以,只有狂热的少数人最有可能购买我们的新款汽车。那些给B款打上9分、10分的人,正是我们要挖掘的潜在客户!”
卢茨的独到分析让菲比心服口服。很快,通用汽车公司按照卢茨“为少数人而开发新产品”的思路,推出了狂野奔放型的新车。卢茨的眼光果然精准独到,这款新车刚一上市就受到了一部分人的狂热追捧,很快销售一空。
通用汽车公司的这次成功,带给了许多企业一个深刻的启示——推出新产品,多数满意往往比不上少数狂热。这是因为,多数满意的人的内心常常只夹杂着喜欢的情绪,而少数狂热的人的内心却一定夹杂着购买的欲望。后者,正是企业盈利的关键。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5 09:35:58
梦想之家时间:2014-06-28 作者:未详 点击:156次 与“问题学生”结缘
柏剑1973年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药王庙乡,家里的五个孩子中,他是老小。他上学后,哥哥姐姐自动退学,开始靠打柴、刨中草药卖钱供他读书。
梦想之家
1993年,柏剑考入锦州师范专科学校。1995年7月,他获得了择优分配的机会,被分配到鞍山市二中当体育老师。
柏剑阳光、有朝气,学生们都喜欢他。有个叫小浩的男生,原本成绩很好,但父母离异后各自组成了新家,谁也不愿管他,他成了学校里的“问题学生”,打架斗殴、逃课。自身家境贫寒的柏剑特别同情那些家境不好的学生。柏剑吃饭时会给小浩带一份,晚上把他带到自己的单身宿舍聊天、补课。
那时,柏剑的工资只有193元,下班后他去夜市卖袜子和运动裤,两个月积攒了1000元,放在宿舍的箱子底,准备春节回老家孝敬父母。有一天,柏剑发现箱子被打开,钱不见了,这钱只有他和小浩知道放在哪里,而小浩也不见了。三天后,柏剑终于在一家又黑又小的地下游戏厅找到了小浩。小浩打了三天游戏,把钱输得精光,死活不肯承认自己拿了钱。没钱了,柏剑只好每天啃馒头、吃咸菜。第三天晚上,柏剑咳出了一口血。小浩害怕极了:“老师,你怎么了?我错了,钱是我偷的,以后我肯定改!”小浩抱着柏剑哭了:“爸妈对我不好,都不管我,你就给我当爸吧!”那年,柏剑22岁,只比小浩大9岁。从那以后,小浩再也不逃课了,最终考入沈阳体育学院。
从此以后,柏剑格外关注那些“问题学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5 09:40:32
那时,柏剑是学校田径队的教练,早就替这些孩子们勾画好了未来。他们文化课的底子都很薄,想考上大学很难,如果走体育特招这条路,高考时会占些优势。于是,柏剑带着这些孩子开始练习中长跑。他的工资和补助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每来一个孩子,他总是安慰自己:不就是多一副碗筷嘛。
46个孩子一个家
1998年来到柏剑家的美妮是他的第一个“女儿”。父母离异后,美妮跟奶奶生活。奶奶去世后孩子就没人管了,被送到了柏剑这里。柏剑犯了难:男生可以跟自己一起挤,女生照顾起来很不方便。思前想后,他决定将母亲接过来帮忙照顾孩子。可是,他助养孩子的事情,母亲根本不知道。
柏剑给孩子们开了个会:“奶奶还不知道你们的情况,你们得让奶奶在短时间内喜欢上你们。”母亲来了,见到这么多孩子很意外,但没多想,以为是孩子们的家离得远,在这里暂住。这年,考上了体育学院的小浩也回家了,家里热热闹闹的。母亲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将孩子们照顾得无微不至。白天孩子们去训练,晚上一回家就围着奶奶又搂又抱,可亲热了。一个月后,柏剑对母亲道出实情,母亲听了,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
后来,母亲也忙不过来了,柏剑便将老家的二姐接到鞍山帮忙。校长照顾他们,让他二姐在校园里卖盒饭,每月能挣2000多元,加上柏剑每月200多元的工资,负担40多个孩子的生活并没觉得多困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5 09:40:44
盒饭生意做了三四年后,当时鞍山地区的一所学校出现了中毒事件,全市的学校进行食品大排查。盒饭不能做了,一大家子没了生活主要来源,柏剑愁得睡不着觉。这年,“二儿子”赵勇考高中,而鞍山市砍掉了体育竞走项目,赵勇无法升入高中,决定退学打工。懂事的他对柏剑说:“爸爸别发愁,我来赚钱,帮你养活弟弟妹妹们。”赵勇先是学美发,之后盘下了一个店铺卖文具和花,最后卖起了手机配件。赵勇赚的钱都如数交给“爸爸”,用来抚养弟弟妹妹们,帮“爸爸”撑起这个家。
2005年,是柏剑最艰难的一年,有五个孩子同时考上了大学。为了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费,他只好把他们居住的同事的房子抵押了5万元。第二年,有一个集团的老总捐了10万元,柏剑这才松了一口气。
2011年8月,柏剑家剩下11个孩子。在体育总局的扶持下,柏剑租了一个废弃的体育中心,并先后借了100多万投资进去,成立了公益性质的后英马拉松俱乐部。那时,从全国各地一下子来了80多个孩子。没想到不到一年,那块地就被征用了,俱乐部也不复存在,柏剑没有得到补偿,投资也化为泡影。孩子走了很多,这时,柏剑助养的孩子达到46人。背负巨额外债,柏剑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他的家人又一次默默支持了他:哥哥将种地收获的粮食都给他运过来,姐夫也来到鞍山的工地打工,收入全都给他抚养孩子。一些好心人帮孩子们补课,出钱出力……这一切,都让柏剑心存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