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2 14:04:32
白犀牛之死时间:2011-11-21 作者:admin 点击:735次 南非的国家公园内接连发生了几起离奇的白犀牛死亡事件。警察最初怀疑是偷猎者干的,可是死亡的犀牛身上最值钱的牛角并未被割去,而在它们身上都有被长而尖利的硬物刺透的伤口,身体上还有被践踏、踩压过的痕迹。
后来,经过对其他白犀牛的跟踪调查,终于发现了真凶——一群年轻、冲动的公象,它们都是孤儿,行为完全不受约束,杀死白犀牛对它们来说只是好玩。
动物学家指出,大象家庭也有它们的规矩的,这些规矩是由幼象的父母来教导,并提供示范。而这一群小象,父母被人类猎杀,失去学习的对象,于是行为上就出现很大的偏差,把杀戮当作游戏。
【大道理】:
树立子女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父母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培养。不仅从各方面要求孩子,自己也要身体力行,做孩子的榜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2 14:04:45
老人和女孩时间:2011-11-21 作者:admin 点击:1031次 小女孩因为太矮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外,虽然她的歌唱不错。小女孩一个人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她还在想:老师为什么不让我参加呢?难道我唱的真的很难听吗?
小女孩不有自主地唱了起来,唱起歌来她就忘记了一切。“唱的真好!”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说道,“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老人说完就走了。
小女孩第二天再来的时候,老人依旧在那里,满脸慈祥地微笑着看着她。于是小女孩唱了起来,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副很陶醉的样子。
最后,老人大声喝彩:“太棒了!谢谢你,小姑娘。”说完仍独自走了。
这样过了许多年,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同时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歌手。当她特意再去找老人的时候,老人已不在人世了。
她也知道了,老人根本就听不到她的歌声,因为他是个聋子,聋了20年。
【大道理】:
老人用他的善良和睿智给了女孩一片新的天空。鼓励就如同一股凉风,能消除我们心中的疲惫,鼓动我们前进的风帆。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美,这他们成长必需的养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2 14:05:09
妙说诡辩时间:2011-11-20 作者:admin 点击:1712次 在哲学课上,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能不能用实例说明一下究竟什么叫诡辩?”
苏格拉底稍作考虑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人很干净,一个人很脏。我请这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个人谁会先去洗澡?”
“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人。”一个学生脱口而出。
“不对,是干净人。”苏格拉底反驳道,“因为干净人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
“再想想看,究竟是谁会先洗澡了呢?”
“是干净人。”两个学生接着说。
“不对,是脏人。因为脏人比干净人更需要洗澡。”苏格拉底又反驳道。
然后苏格拉底再次问道:“如此看来,两个客人中究竟谁会先去洗澡呢?”
“脏人!”三个学生喊着重复了第一次的回答。
“又错了。当然是两个都洗了。”苏格拉底说,“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而脏人需要洗澡。”
“怎么样,到底谁会先去洗澡了呢?”
“那看来是两个人都洗了。”四个学生犹豫不决地回答。
“不对,两个人都没洗。”苏格拉底解释说,“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
“老师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呢?”学生们不满地说,“你讲的每次都不一样,而又总是对的!”
苏格拉底说:“正是如此。你们看,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结论,这就是诡辩!常见的诡辩手法有偷换论题、捏造论据、循环论证、机械类比、强词夺理、断章取义等等。”
学生们又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诡辩就是有意识地为某种谬论做论证,其中有巧妙的不易发现的逻辑错误。能不能用实例说明一下怎样才能识破诡辩中的逻辑错误?”
苏格拉底思考了一会儿,给学生们出了下面的智力测验题:
“有两位工人,一同维修一个多年没有维修过的又老又旧的破烟囱。当他们从烟囱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满身的煤灰。请问你们:谁会先去洗澡呢?”
一位学生说:“当然是那位满脸满身煤灰的工人会先去洗澡喽!”
苏格拉底说:“是吗?请你们注意,干净的工人看见另一位满脸满身的煤灰,觉得从烟囱里爬出来真是肮脏;另一位看到对方很干净,就不这么想了,而认为自己一定也很干净。我现在再问你们,谁会先去洗澡?”
两位学生很兴奋地争先恐后地回答:“哦!我知道了!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时,觉得他自己必定也是肮脏的。但是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时,却觉得自己并不脏啊!所以一定是那位干净的工人先跑去洗澡了。”
苏格拉底看了看其他的学生,所有的学生似乎都同意这个答案。
只见苏格拉底慢条斯理地说:“这个答案也是错的。两个人同时从又老又旧的破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是干净的,而另一个是脏的呢?这就叫做不合逻辑,也就是诡辩中的逻辑错误。”
学生们又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应该怎样看待诡辩的作用呢?”
苏格拉底回答:“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诡辩有效,但有限。巧诈不如拙诚,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蒋光宇)
启示:
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结论,这就是诡辩。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诡辩有效,但有限。巧诈不如拙诚,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2 14:05:39
不会太早,也不太迟时间:2014-08-11 作者:未详 点击:338次 一位著名女演员在接受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时发表的谢词,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她说:“世事往往很奇妙,不是来得太早便是太迟。”
美好的东西没有在适当的时候来临,这是很多人的遗憾。可是,什么是适当的时候呢?我们都是贪婪的,总希望同时拥有一切,总希望时间表是由自己来安排的。可惜,迟或早,根本由不得我们去选择。工作上,我们不是忙得喘不过气来,便是清闲得要命。忙与闲,从来都是不平均的。
我们或许都听过自己所爱的人说:“我们相遇得太迟了。”我们也曾对自己不爱的人说:“太早认识你了,假如晚一点与你相遇,也许我会比现在懂得欣赏你。”
假如我们能够退一步去审视人生的每个时刻,或许会有另一番体悟。
我们在这个时刻相爱,看似太迟,却是适当的时候。因为你来迟了,我才懂得珍惜。
所有炽热的激情,只是因为一切好像都太晚了。
假如你来早了一步,我也许就不会那么爱你。
世事其实都是在适当的时候降临,只是我们没有适当的心情去迎接它而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3 08:24:02
大家早上好,今天8月13日星期三,农历七月十八,末伏第七天,请关注今日天气变化,白天多云2-3级偏东风最高气温27度,今日夜间多云,东北微风最低气温16度,温度不高,其他各项气象条件适宜,温度舒适,您会觉得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心情舒畅。人生最长久的收获,其实就是珍惜。人生真正的幸福快乐,起始于心灵深处的憧憬,根源于勤劳双手的缔造,心简单,世界就简单,让我们守望幸福,笑迎今天。早安,各位朋友……
好汤不加味精,而是慢火熬成的原汁。人生的质量不在于包装,而在于内在的品质。幸福不是人生的商标,而是生活的品质。生活是开水,不论冷热,只要适合的温度,生活是口味,不论酸甜苦辣,只要适合的口感,就是最好。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生存。不甘寂寞也好,甘于寂寞也罢,生活,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幸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3 08:29:33
第七十八则 牧师与上帝
一位牧师行走到海边,正好目睹了一条船在海上遇难。船上所有的人都掉进海里死了。
牧师对上帝开始怀疑并责怪起来,他说:“上帝也太不讲理了,为什么仅仅因为在这艘船上一个罪犯,竟然让这么多人一同受害。”
正当他喋喋不休地责怪时,牧师发觉自己被一大群蚂蚁围住了,原来他正站在一个蚂蚁窝旁边。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叮了他一口,牧师非常生气,他立刻用脚踩死所有的蚂蚁。
上帝出现了,他对牧师说:“你既然能以类似上帝的方式去对待那些可怜的蚂蚁,难道你还够资格去批判上帝的作为吗?”
管理寓言78:这个寓言生动地描述了有碍管理绩效的心态:宽于律已,苛以待人。这是员工最厌恶的主管类型之一,也就是管理者标准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反而以放大镜来看待员工的行为,造成管理上的冲突,致使员工会产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结或者“上行下效”,毫无作为可言。这也是人性之一,身为管理者即是表率,言行要谨慎,当你拿着放大镜看别人却放纵自己的同,员工亦必定是拿放大镜来看待你,其中会产生的冲突可想而知。
第七十八则 牧师与上帝
一位牧师行走到海边,正好目睹了一条船在海上遇难。船上所有的人都掉进海里死了。
牧师对上帝开始怀疑并责怪起来,他说:“上帝也太不讲理了,为什么仅仅因为在这艘船上一个罪犯,竟然让这么多人一同受害。”
正当他喋喋不休地责怪时,牧师发觉自己被一大群蚂蚁围住了,原来他正站在一个蚂蚁窝旁边。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叮了他一口,牧师非常生气,他立刻用脚踩死所有的蚂蚁。
上帝出现了,他对牧师说:“你既然能以类似上帝的方式去对待那些可怜的蚂蚁,难道你还够资格去批判上帝的作为吗?”
管理寓言78:这个寓言生动地描述了有碍管理绩效的心态:宽于律已,苛以待人。这是员工最厌恶的主管类型之一,也就是管理者标准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反而以放大镜来看待员工的行为,造成管理上的冲突,致使员工会产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结或者“上行下效”,毫无作为可言。这也是人性之一,身为管理者即是表率,言行要谨慎,当你拿着放大镜看别人却放纵自己的同,员工亦必定是拿放大镜来看待你,其中会产生的冲突可想而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3 09:33:00
曾国藩四句遗嘱 后代没出一个败家子
http://i0.sinaimg.cn/book/excerpt/sz/rw/2011-10-24/U135P112T3D292110F48DT20111024142714.jpg曾国藩
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光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一百多年来没有出现过“败家子”,曾国藩继承发扬儒家教育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功。
《清史稿·曾国藩传》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大师”,事业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说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一般的人生下来,都得到天地之理以成心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体,我和民间万物根本是同出一源的。如果只知道谋求私利,而对百姓不知道宽仁,对万物不知道爱护,这是和同出一源道理相违背的。至于高官厚禄,高居在百姓之上,就有拯救百姓于水火、饥饿之中的责任。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为天下人考虑,一定要使自己饥饿,自己陷于水火之中,把民贼强盗不被擒获视为自己的过失。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有利于天下,都是极俭朴以修身、极勤劳以救百姓的实例。所以勤劳能使人长寿,安逸能使人夭亡;勤勉则人尽其才,安逸则无能而被人抛弃;勤能够广济百姓,而神灵敬仰,安逸对人无好处,鬼神也不羡慕。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倘若曾国藩九泉有知,也定会捻须颔首微笑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3 10:05:49
坏消息,好消息时间:2014-08-11 作者:未详 点击:382次 在观心的过程里,永远都有一个好消息伴随着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我很无知。好消息是:我发现了我的无知。
坏消息是:我错了。好消息是:我发现我错了。
坏消息是:你不爱我。好消息是:我发现了你不爱我。
观心的重点不是心怎么样,是不是至美至善,是不是让自己满意;重点是“正念”与“觉知”,是“观”与“发现”。
无论我们发现了什么,“发现”本身就是成就。修行就是去发现,然后才谈得上对话。
总之,每一个坏消息后面,都一定跟着一个好消息。
而最坏的坏消息可能是:好久都没有任何消息,你一直处在昏沉和愚痴里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3 10:06:02
找个合适的位置时间:2014-08-09 作者:未详 点击:888次 1998年,12岁的罗伯特成了一名模特。
他有一张俊美得像女孩子的面庞。当时的英国,中性美是极为流行的,所以,找他签约的模特公司特别多。他迅速蹿红。
然而,4年后,忽然所有公司都不再和他签约了。因为4年过去,他已经长成了一位帅气而阳刚的小伙子。中性美,他再也不具备了。他陷入了深深的失落之中。
这时,父亲回来安慰他。看着父亲,他无助地落下了泪水:“难道长得阳刚也是罪过吗?”
“不,宝贝,阳刚帅气是你的优点,这也是我和你妈妈最大的骄傲。”(www.rensheng5.com)父亲缓缓说道,“但是你要记住,就算是优点,如果放在了不合适的地方,也会成了缺点!阳刚帅气的造型放到崇尚中性美的模特界,就成了缺点。但是换个地方呢?”
罗伯特觉得眼前一下子亮堂了,从此,他一心扑到了影视表演上。
2008年,在浪漫奇幻电影《暮光之城》中,他阳刚迷人的扮相迷倒了全球亿万影迷,他终于为自己阳刚帅气的面庞,找到了合适的位置。
人要有贝壳的智慧,为自已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即便是伤口,也能凝作珍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3 10:06:15
扔掉你的钥匙链时间:2014-08-09 作者:未详 点击:506次 公司的发展遭遇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开了多次会议也没能找出一个好办法来。
看到我每天忧心忡忡的样子,父亲过来和我闲聊,问了一些情况。
父亲并没有直接给我出点子,而是给我讲了他的一个故事——以前我有个钥匙链,这种钥匙链看起来让人很放心,因为可以拴在腰带上,不用担心会丢。可是恰恰相反,我的钥匙丢失了很多次。后来,干脆不用钥匙链了,就用手拿着那一串钥匙,这样反倒安全了,一次也没有丢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钥匙链在的时候,自己认为给钥匙找到了最安全的保障,便放松了警惕;而没有钥匙链的时候,自己每天就会不断地提醒自己,别忘了带钥匙。(www.rensheng5.com)
看到我有些费解,父亲接着说你公司目前的状况就是如此,已经形成的某种习惯和经营策略,就是你的钥匙链,你放不下它们。
如果你要改革,就必须大刀阔斧地去做,扔掉钥匙链,就是扔掉你对旧习惯的依赖。
不要过于依赖现有的一切,甚至要抛弃。
父亲的话令我如梦方醒。
我用父亲的“钥匙链理论”对公司进行了改革,现在,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
我想到比尔·盖茨说过的一句话:
“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你步向成功的一个个绊脚石。要想成大事,你必须将它们一个个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