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5 16:34:48
别把自己看矮时间:2014-07-26 作者:未详 点击:1162次 在一档综艺节目上,喜剧演员潘长江和几个俊男调侃起来。
有个俊男调侃潘长江个子矮、长得丑。
孰料,刚才还嘻嘻哈哈搞笑的潘长江打断了主持人的话,一本正经地说:“实际上我真的很矮、很丑,但这又有什么?因为我是喜剧演员。如果我长张谢霆锋的脸、姚明的身躯,那还能成为出名的喜剧演员吗?”
潘长江的话引来掌声一片。
从潘长江第一次上春晚演出小品《桥》一炮走红至今,与潘长江搭档的女演员,哪个不是身材高挑、模样俊俏。这样的搭配不但没有影响观众的视觉欣赏和潘长江的形象,反而还在高低反差、俊丑对比中,让人赏心悦目,让潘长江抢戏三分。
潘长江这个昔日的“东北丑王”,也借此形式走红了娱乐圈,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喜剧名演员。
造物主是不公的,他会让许多人天生存在着某种缺点乃至缺陷,可我们只有不小看自己的这些不足,才能把这些缺点乃至缺陷变废为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5 16:34:57
信誉重于生命时间:2014-07-26 作者:未详 点击:757次 信誉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失信就等于失败。
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曾经是莘莘学子万分敬仰的创业天才,5年时间内跻身福布斯财富榜第8位;也曾是无数创业者引以为戒的失败典型,一夜之间负债高达2。5亿;而如今他又是一个著名的东山再起的典型,一跃成为保健巨鳄、网游新锐、身价数百亿的企业名家。
有记者问:当初为何没有在企业倒下时申请破产,以独善其身?
史玉柱回答说,企业家最基本的素质就是信誉,其重于生命。而申请破产必然会涉及信誉,一旦信誉丧失殆尽,以后就根本不可能再有,哪怕是方寸的立足之地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靠的不是自己有多高的学识与能力,而恰恰就是史玉柱所推崇的这种常被我们绝大多数人所忽视,甚至不屑的信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5 16:35:06
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时间:2014-07-26 作者:未详 点击:1275次 20世纪末,日本松下公司曾派代表团参观访问海尔。
其间,松下公司的薄参事问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我特别想知道,海尔是如何在短短的13年间发展壮大起来的,其中有什么诀窍?”
张瑞敏郑重地说:“我们是一点一点干出来的,每天有新目标,让干部、员工知道自己的新目标,再分解到每一项工作中去,一小步一小步地跑,才能有大的进步。”
薄参事沉思片刻,接着问:“能否具体地阐述一下新目标的确定?”
张瑞敏笑了,回答说:“最简单、最直接的新目标就是让各公司领导甚至每位员工每天都必须问自己,我每天工作提高1%了吗?因为这无疑意味着一个希望、一个追求、一种前行与超越的动力!”(www.rensheng5.com)
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句名言:“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
其实,心中有无明确的目标,正是伟大与平庸的区别,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5 16:35:17
戈达德的梦想时间:2014-07-27 作者:未详 点击:374次 戈达德出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群山环绕,与外界隔绝。戈达德常常眺望着远处的山峦。山外有着一种什么样的景致呢?这种念头和遐想,在他心里一遍遍地描摹着,心中充满了无限渴望和憧憬。
10岁那年,有一天,一个路过的司机的车陷在烂泥里,无法动弹。他喊来村里的小伙伴,帮助这位司机把车推出了泥泞。
这位司机非常感动,对他说,美国纽约、华盛顿、旧金山很繁华,那里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人们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人们坐上飞机、轮船,还能漂洋过海,到世界上许多国家游玩。
分别时,这个司机还送给戈达德一本《世界地图》,告诉他,全世界都在上面写着呢。
戈达德高兴极了,他把这本《世界地图》紧紧地搂在怀里。从此,他怀揣着这本《世界地图》,每天跑到村里一位叫约翰的老人家,听老人讲《世界地图》上的故事。约翰是村里唯一识点字的老人。老人看到戈达德这样认真,就耐心地讲给他听。
村里像他一般大的孩子每天都在放羊、放牛,而他却整天抱着本《世界地图》,大人们都很不解。有一天,大人们问他整天看那本书有什么用。
他说,我梦想以后能走出这大山,到纽约、华盛顿、旧金山去,还要到世界上许多地方。
人们听了,不禁哑然失笑,揶揄道,你这是痴心妄想,你不放羊放牛,将来连老婆都找不到,还想走出这小山村?我们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没有走出过这小山村,不是照样过日子?你这孩子头脑一定有问题。
从此,村子里的大人教育自家小孩,常常会这样说道,你不听话,整天好高骛远,就只能像戈达德一样,将来一定会一事无成的。只有喂好牛和羊,将来娶了老婆生了娃,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梦想。
戈拉德听了人们拿他说笑,目光中闪烁着一种坚定的神色,他挺直了腰板,昂起了头,大步向远处的山峦走去,留下的是一个薄凉而厚重的背影。
春夏秋冬,花开花落,许多年过去了。戈达德在村子里的人眼睛里早已消失了。他不再被人记起,只有偶尔会有人说道,戈达德这些年不知怎样了?不知他到过旧金山没有?真是个可怜的孩子。说罢,不禁发出阵阵唏嘘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戈达德走出这小山村后,后来成了一名著名的探险家。他到过许多地方,征服了一个个险峰、激流、荒岛……他把他曾经生活过的小山村告诉了美国、告诉了世界。人们从此知道了他曾经生活过的小山村,许多人慕名寻找到这个小山村,寻觅他曾经生活过的影子。
村子里的人终于知道了他,知道了他这些年的发展和变化,知道他成了世界名人,人们深感震惊,钦佩不已!
村民们在村口为他塑造了一尊雕像,在雕像下方刻有他少年时看的那本《世界地图》。当有外人进到这个村子里的时候,村子里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向客人热情地介绍戈达德,人们的脸上露出兴奋和激动的神色。
从此,村里有许多人走出了这个小山村。他们中有的成了教师、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成了作家,还有的成为了钻井工人、销售员、演员。
有记者问村里的长老,你们村子里怎么走出了这么多的人才?
长老把记者带到村口那尊雕塑前,说道,戈达德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定要有一种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是空洞和乏味的。梦想,就是一种力量和强大,它能带你飞过高山、冲过激流,看到更大、更远、更美丽的世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5 16:35:27
财富的声音时间:2014-07-28 作者:未详 点击:752次 一位立志40岁成为亿万富翁的先生,在35岁时,发现这样的愿望根本达不到,于是放弃工作开始创业,希望能一夜致富。
5年间他开过旅行社、咖啡店,可惜每次创业都失败,也陷家庭于绝境。
无奈之下,他太太去寻求高僧的帮助,高僧说:“请他来一趟吧!”
这位先生来后,高僧便带他到寺庙的谷仓中对他说,谷仓里面会有100包稻米,每包稻米都有100斤重。
如果先生愿意帮忙把这些稻米搬到谷仓外,他就把放在谷仓后面箱子里价值连城的宝物送给他做酬劳。
谷仓里面整整齐齐地堆了约二层楼高的稻米,完全如同高僧的描述。看在宝物的份上,这位先生开始一包包地把这些稻米搬到仓外。数小时后,当快搬完时,他看到后面真的有一扇门,便兴奋地推开门,里面确实有一个藏宝箱,箱上并无上锁,他轻易地打开了宝箱。他眼睛一亮,宝箱内有一个小麻布袋,他解开绳子,伸进手去抓,可是抓在手上的不是宝物,而是一把黑色小种子,他想也许它们是用来保护宝物的东西,所以他急忙将袋子内的东西全倒在地上。但地上除了一堆黑色籽粒及一张纸条外什么也没有,他捡起纸条,上面写着:这里没有宝物。
这位受骗的先生失望地把手中的麻布袋重重摔在墙上,愤怒地去责问高僧,却见高憎站在门外双手握着一把种子,轻声说:“你刚才所搬的百袋稻米,都是由这一小袋的种子费时4个月长出来的。你的耐心还不如一粒稻米的种子,怎么听得到财富的声音?”他闻言,顿时惭愧地低下头。
一粒稻米,职守耐心,终成满仓稻粮,显然,没有耐心的人,任何成功的声音都难以听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5 16:35:39
机会来自于决断力时间:2014-07-29 作者:未详 点击:566次 我们需要有敏锐的决断能力。决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如果能具备洞察事物的能力和付诸实践的能力,他就好像是一个有着天生才能的统治者。往往普通人还在为错失时机而叹气时,这些人却已乘风而上,早干出一番大事来了。
决断力对于每个想创业的人都是无比重要的,这一点一再在那些做出了非凡事业的人身上显现。
威廉·菲浦斯,一个来自美国缅因州的牧羊男孩,有一天,他刚跟造船木匠学完手艺,正在波士顿大街上闲逛。他偶然听到了几个水手在谈论一艘在巴哈马岛附近海域沉没的西班牙船的事情。据水手们说,船上载有大量的钱财。男孩下定决心要找到那艘沉船,并且立刻就开始了行动。在历尽千难万险之后,他终于成功地找到了那批遗失的宝藏。
水手们只是在空发议论,而这个年轻人却是实干。这说明他是一个有决策能力的人。在他身上有一种强烈的特质,具有常人所缺乏的那种洞察力。他能在别人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形下,发现好的东西;能够在机遇来临的时候,快速而坚决地抓住机遇。
想到一位名人说过的:“对于一个不能利用机遇的人而言,机遇又算作什么呢?”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是能够发现机遇,并能及时把握机遇的人。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特的一个名叫詹姆士·雷德的摄影师的经历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一天,他偶然从一张德文报纸上读到了一条消息,说波西米亚的艺术家发现了一项新的工艺,就是用一种先进的仪器对底片进行润色,这样可以去掉作品中的瑕疵。詹姆士马上到波西米亚聘请了一名艺术家,并迅速把这项新技艺引入到了自己的摄影业之中,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第一时间里抓住了这个机遇,并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它,他马上为自己的新摄影技术做广告,并且拓展了业务。在波士顿举行的一次摄影展上,他赢得了美国最有名的一项摄影奖。
托马斯·库克的故事也是有关决策力的一个很好的注脚。那时,托马斯·库克为了去莱斯特参加一个戒酒会议,要徒步行走15里地。就在他走在路上的时候,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一定可以很容易地劝说铁路公司为这些与会者专门开一列车。结果是他开展了一项铁路短途客运业务。后来托马斯·库克成为一个全美大公司的老板了,而这个公司就是源于当初托马斯独自走那15里路的奇思妙想。同样15里路,好多人都走过,其中也许还会有其他一些人有过这个念头,但是托马斯·库克与他们不同之处在于,他把它付诸了实践。
在最早期的棉纺业中,一些小的纤维总是粘在线轴上,人们不得不经常停下机器来清除它们,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生产者损失很大。罗伯特·皮尔先生注意到,他的一个纺织工人迪克的机器总是全负荷运转,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一次皮尔先生问迪克:“监工告诉我说,你的线轴总是干干净净的,你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他们就是那样的。”迪克回答说。
“迪克,你是如何使他们做到这点的?”
“哈哈,皮尔先生,这是一个秘密,如果我告诉了你,你不就变得和我一样聪明了吗?”
皮儿笑着回答说:“的确是这样,但是如果你告诉我的话,我会给你一些奖励。你能让我所有的织布机都和你的一样吗?”
“老板,我可以让每一部机器都像我的那样不会停下来。”迪克回答。
“好,那我该给你什么作为奖励呢?”
“每天给我一杯啤酒,我就告诉你这个秘密。”
“好的!”皮尔同意了。迪克便趴在他的耳边小声说:“在你的线轴上涂上粉笔末!”这就是这个天大的秘密的内容。随后,皮尔先生走在了他所有竞争者的前面,他制作了一批机器来给他自己的机器线轴上粉笔粉。迪克也因此而被奖励了一笔钱,虽然不是啤酒。迪克的这个小点子,为世界节省了几百万美元。然而,如果不是皮尔先生的直觉和决断能力,人们可能要很久以后才会知道这个方法。
危地马拉城的约翰·奈特在1860年时,还只是阿拉巴马州的一名黑奴。得到自由之后,他成为一名码头工人,负责为一个公司装运来自中美洲的水果。在工作中,他开始考虑自己作为一个水果种植者单干的可能性。在与他一起工作的码头工人想都不敢想的时候,他把这个想法付诸了实践。他从危地马拉政府手里买了5000亩土地,并与新奥尔良州的水果商达成了协议,他们每年进口200万的危地马拉水果。从那时起,他就成为了一个咖啡种植者和水果批发商。后来他便成为中美洲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同样,当伊卡博德·华圣博在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给一个铁匠当学徒的时候,他还仅仅是一个害羞的男孩。他发现美国没有制作精良的金属线,而英国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那里的一个手工坊垄断着全国所有钢琴用的金属线的制造。那时他就默默下定决心,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金属线,并大规模地生产。这个害羞的男孩儿瞪大眼睛来寻找机遇。他终于得到了这个机会。很快,他的金属线标准开始被各地所采纳,他的生意规模不断地扩大,他雇用了700人为自己工作,每天生产12吨的金属线。伊卡博德依靠他敏锐的判断力慢慢步入美国强人的行列。
年轻人为了抓住机遇而应当具备几种重要的素质。一个人只是具备了精确、全面、勤奋等好的品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直觉力也是不可少的。只有拥有了直觉力,你才能在机遇来临时迅速做出判断和行动。
除了直觉之外,我们还需要有敏锐的决断能力。决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如果能具备洞察事物的能力和付诸实践的能力,他就好像是一个有着天生才能的统治者。往往普通人还在为错失时机而叹气时,这些人却已乘风而上,早干出一番大事来了。
查尔斯·古德,他曾是一个收藏家,虽然也算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但并不富有。一次,他以500美元的价格从一个人手中买下了一个自动联结器的专利。那个汽车自动联结器的发明人坚持说:如果这个发明被投入市场的话,作为发明人,他必须要在查尔斯的工厂里担任要职。古德先生知道,政府专利局已经给70种不同型号的汽车自动联结器发布了专利。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手中这个自动联结器与市面上的任意一款都截然不同,他知道,他得到了一个无价之宝。除了铁路业的扩张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限制他手里这个发明的应用前景。更重要的是,古德先生有着非凡的决断力,他是那种一旦得到机会就会尽最大力量利用它的人。他毫不犹豫地付钱给了那个发明人,并签了一份书面保证来保证他能在自己的工厂里得到一个职位。后来,古德先生利用这个汽车自动联结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相似的一个例子就是纽约州州长科内尔的事迹。科内尔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他创办了全美地区通信组织,这个组织已经为他赚了将近50万美元,并且后来每一个接受这个组织的人也赚了大把大把的钞票。他是从一个不怎么富有的人手中以2000美元的价格把这个发明买下来的。如果科内尔先生像其他人一样忽视了这项发明的话,那个发明家就会灰心失望,也许就会放弃把这个发明公之于众的努力。可以这样说,其他人没有看到这样的机会,他们没有科内尔那样的决断能力。
所以可以这样说,直觉和行动,敏锐独到的眼光,充沛的经历,灵敏的双手,这些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应具备的素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5 16:35:51
约翰·甘布士:抓住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时间:2014-07-29 作者:未详 点击:442次 美国的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就是一个敢于冒险,善于冒险的勇士。
他的经验之谈极其简单:“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古语揭示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世界的改变、生意的成功,常常属于那些敢于抓住时机,大胆冒险,不放弃有利机会的人。
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对不测因素和风险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点险,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永远只能“糊口”而已。实际上,如果能从风险的转化和准备上进行谋划,则风险并不可怕。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冒险的荆棘之路,世界上大多数人却不敢走。他们熙来攘往地拥挤在平平安安的大路上,四平八稳地走着,这路虽然平坦安宁,但距离人生风景线却迂回遥远,他们永远也领略不到奇异的风情和壮美的景致。他们只能在拥挤的人群里争食,闹得薄情寡义也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穿上裤子,养活孩子。而这,岂不也是一种风险吗?这是一种难以逃避的风险,是自我沉沦的风险,是一种越来越无力改善现状的风险。
有些人就不一样,比如美国的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就是一个敢于冒险,善于冒险的勇士。他的经验之谈极其简单:“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
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们对此可能不屑一顾,其理由是:第一,希望微小的机会,实现的可能性不大;第二,如果去追求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倒不如买一张奖券碰碰运气;第三,根据以上两点,只有傻瓜才会相信万分之一的机会。
约翰·甘布士不是这样看的,他相信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并且善于抓住这种机会,因而能战胜逆境,取得成功。
有一次,约翰·甘布士所在地区经济陷入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金可以买到100双袜子了。
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才。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抛售的货物,并租了一个很大的货仓来贮货。
他妻子劝他,不要把这些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购入,因为他们历年积蓄下来的钱数量有限,而且是准备用作子女未来的教育经费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笑过后又安慰道:“3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
甘布士的话似乎兑现不了。过了10多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货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
太太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来。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为了防止经济形势恶化,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甘布士所在当地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这时,当地因为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他妻子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一天飞涨。
他平静地说:“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他的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业务也十分发达。再后来,甘布士成为了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他在一封给青年人的公开信中诚恳地说道:“亲爱的朋友,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是靠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完成。”
茫茫世界风云变幻,漠漠人生沉浮不定,而未来的风景却隐在迷雾中,向那里进发,有坎坷的山路,也有阴晦的沼泽,深一脚浅一脚,虽然有危险,但这却是在有限的人生中通往成功与幸福的捷径。你的才华,你的能力,只有通过冒险,通过克服一道道难关,才能锻炼和展现出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5 16:36:04
坚持等待机遇自来时间:2014-07-29 作者:未详 点击:885次 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大概意思是说有只老海龟要带小海龟上岸,可害怕遇到自己的天敌雄鹰来伤害它们,于是先行上岸观察。雄鹰如期而至,将早已准备好的利爪向老海龟无情伸去,在这攸关性命的危急时刻,一个渔农挺身而出赶走了等候猎物多时的雄鹰,老海龟得救了。
回到海中的老海龟自信雄鹰无心继续等待,早已飞往别处觅食,于是安心地带着孩子们悠闲地上岸。
可老海龟错了,它低估了雄鹰的耐心与毅力,在毫无防备地爬上海滩之时,老海龟用自己的生命报偿了雄鹰等待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看完这则小故事可能很多人为老海龟的丧命感到遗憾,也有人为渔民之前为保护老海龟所做出的努力感到徒劳不值,可大家会从雄鹰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切呢?
如果自己不忍受饥饿的痛苦,如果自己不冒着被渔民捕杀的危险,那么到最后真正会付出代价的就是自己。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你不能排除一切万难、用尽一切手段获得成功,那你就等着做别人的嘴中肉、盘中餐吧。世界是残酷的、现实的,是不会同情一切弱者的,他只会记住每一个胜利者的微笑,而不会在意那一百万个失败者的痛苦。
看看现在的社会不正是这个样子吗?
从古至今亦是如此。古代文人豪客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通俗理解不就是如此?
只有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获得一席之位。但是仅仅通过刻苦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找准时机把握机遇。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弥补自身不足,只有让自己变得无懈可击才能在弹指即逝的机遇中准确把握,因为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你自身缺陷多多、不堪大任,那给你再多的机遇也只是一场春梦、一团泡影。
等待机遇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痛苦的,在这过程中时间越久挑战越大,强大的时间会把你身上的一切锐气和朝气打磨殆尽,也会让内心深处的“自我”拷问内心深处的“本我”,“为什么机遇还没来?(www.rensheng5.com)
为什么命运还没轮到我?
难道我注定一生默默无闻?
难道我就是那成功者脚下的基石?”
这时压力已达临界点,要么一碰即碎,要么越挫越勇,就看你的心态和毅力了。此刻的你就像前文故事中的雄鹰,饱受饥饿与不安,苦苦等待猎物的出现,如果此时稍有动摇,之前的努力则前功尽弃。你只能死死盯着那片海滩,坚持等待机遇的到来,等到猎物出现的那一刹那,用平生所学的一切本领毫不客气地把握机遇,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可能这时你会笑着说:“这只笨鹰,死脑筋。这地方不行那可以去别的地方捕食。”
可各位有没有想过,竞争如此激烈的世界哪个角落没有竞争?
运气好的可能误打误撞来到一片净土,在那里捡到一点便宜,虽然运气也是一种实力但运气是不会持久的,而大部分地域则是比现在更加严峻的一个环境。对于有实力的人来说不论在哪都是强者,而对于没实力的人来说在哪都只是强者的猎物。
英特尔公司的总裁有一句话说得好——成功者都是偏执狂。
其实我们真正应该偏执的是一种态度,一份等待机遇到来的坚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5 16:36:14
无视对手时间:2014-07-30 作者:未详 点击:684次 意大利游泳健将尼克娜·迪薇从15岁起就被选拔进国家队,四处出征,几乎每次都能杀入决赛,遗憾的是一直与金牌擦肩而过。
业内人士对她的评价是:尼克娜·迪薇是个不错但并非顶尖的游泳选手。
后来,让人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
她竟然在奥运会中拿到两块金牌。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回答记者:“以前我老是注意别的竞争选手,但是之后我就学会无视他们,只顾拼足劲游我自己的泳。”
其实,这正如跑马场里的每一匹马都有一个眼罩,就是要它向前奔跑的时候不要看两边,一旦分神,它就会偏掉,没有了自己的方向。
因此,很多时候,竞争的本质不是比强壮、不是比敏捷,也不是比谁更聪明,而是比谁更专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5 16:37:12
向失败者取经时间:2014-07-11 作者:未详 点击:639次 刘勇是湖南省一位普通的农民子弟,在这个人均年收入不足一万元的村子里,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刘勇也到城里帮人跑起了运输。
他发现,市场上泥鳅特别畅销,简直供不应求,有时一天拉几车也不够卖,批发商也说:“只要有货,尽管往这儿拉,不愁销路。”泥鳅不仅好卖,而且价格昂贵,一斤能卖一二十块,这让刘勇产生了回家养泥鳅的想法。
这个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因为在当地养泥鳅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十里八村养泥鳅的人多了,可是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他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没金钱做后盾,又没半点经验,那还不是稳赔不赚?
在父母的反对声中,刘勇还是毅然辞了城里的工作,回到了村里。
只是,他并没有急着清池塘买泥鳅苗,而是天天往那些养殖户家里跑,虚心地向别人请教。
不过,他的这一做法很快成为十里八村人的笑柄,因为他取经的对象全是那些养泥鳅失败的人,而那些成功的养殖大户,他根本就不屑一顾。
大家在背后议论纷纷:难道他这是学着怎么失败?
刘勇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所有养泥鳅失败的人一一拜访了一遍,然后,他开始清池塘,买泥鳅苗,忙得不可开交。
不愧是向失败者取的经啊,刘勇的做法就是处处跟别人不一样。
别人家的池塘只有0。5米深,他却偏要挖2米;
别人都是一次性买几千万条泥鳅苗,他却只买几百条,然后人工催产,别人都拿偷吃的白鹭无可奈何,他却在池塘边点上蚊香,上面系着烟花,噼噼啪啪的响声吓得白鹭根本不敢靠近……
到了打捞泥鳅的季节,让大家惊叹的一幕发生了,刘勇的一亩池塘居然赚了好几万,产量比别人多了几倍。
有了第一桶金,刘勇立即扩大规模,短短几年,他的养殖规模就达到几百亩之多,年利润达到上千万。
养殖是个很容易失败的行业,而刘勇居然奇迹般地从来没有失败过,很快就成为当地最大的养殖户,几乎占了市场一半的份额。而此时,刘勇才仅仅24岁。
人们很好奇,一个24岁的年轻人,在没金钱、没经验的情况下,是如何保持不败的呢?
刘勇说:“因为我向失败者取经了呀。”
人们更加好奇,失败者的经管用吗?
刘勇说:“失败者会把自己的失败之处毫无保留地告诉你,这样,你就可以提前预防,保证不犯同样的错误。而那些成功的经验,虽然人人都想得到,但是,成功者一般都不会轻易外泄。与其得到不真实的成功经验,不如多收集别人失败的教训。”
所有人都对成功者趋之若鹜,想尽办法想要得到别人成功的经验.
其实,换个角度,向失败者取经,也不失为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有时候,成功不仅需要努力和聪明,还需要我们懂得一点人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