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8 21:11:14

北京印记——钟鼓楼


      http://180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6/22/19/0/12a12970365g215.jpg
北京行之——钟鼓楼
    在北京穿胡同的好处就是随时能够发现古迹,钟鼓楼就是在无意中发现的,最初还以为是德胜门,后来询问才知,这是钟鼓楼,恰好所在地也称钟鼓楼街,所以很容易就对上号了。北京的钟鼓楼位于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钟楼在北,鼓楼在南。
    据历史记载,鼓楼和钟楼都始建于1272年,鼓楼初名“齐政楼”,巧合的是鼓楼和钟楼都先后两次毁于火;第一次是1297年重建,后来又毁于火; 1420年再次重建;鼓楼还曾经在明嘉靖十八年毁于雷击后重建,鼓楼还在清嘉庆五年、清光绪二十年、新中国成立后,进行过大规模修缮。而钟楼是清乾隆十年再次重建,两年后竣工,为防止火灾,整个建筑采用砖石梁拱券式结构,钟楼南门正中矗立的“乾隆御制碑”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况。  
    如今的鼓楼以木结构为主,通高46.7米,整体坐落在3米高的砖石台基上。据说二层原有大更鼓1面小更鼓24面,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现仅存大鼓,高2.22米,腰径1.71米,鼓面直径1.4米,用整张牛皮蒙制,鼓面上有1900年八国联军留下的刀痕多处。1986年初复制一面大鼓同时陈列。鼓楼共两层,现一层为服务部,二层为展室。钟楼为全砖石结构,通高47.9米,共两层,下部为砖石台座。一层四面各有一座拱门,有石阶通向二层;二层四面各有一座拱门,门左右各有一石雕窗。大钟悬挂在二层正中八角形木框架上,两侧各吊一根两米长的撞钟用圆木;钟高5.4米,体厚0.27米,重63吨,是中国最重的钟;钟全部由响铜铸成,声音纯厚绵长,圆润宏亮,京城内外方圆十数里均可听见。
    可惜的是我没登鼓楼也没进钟楼,据我观察,鼓楼进去参观的人很多,而钟楼却是很荒凉,估计这也同“鼓”和“钟”的谐音有关的,因为大多数人还是很会联想的,仅从外观看也很明显,如今的鼓楼红漆崭新的感觉,而钟楼则荒草丛生,让人看了就很衰败,游人更是没有进入参观的。
    按照记载钟楼应该比鼓楼高些,可是从远方看总是觉得鼓楼更高些,可能是视觉的原因吧,也可能是因为鼓楼的兴旺而钟楼的衰败。不管什么原因,让我对京城又有了一些了解。

http://183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6/22/19/0/12a129775c5g215.jpg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6/22/19/1/12a1297bfaag214.jpghttp://183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6/22/19/1/12a12982f9eg215.jpg

鲁宝林 发表于 2014-4-19 10:48:24

北京我没去过,也不知道有个钟鼓楼,但是在我们甘肃酒泉有个钟鼓楼,和北京的钟鼓楼样子没有太大的区别.

鲁宝林 发表于 2014-4-19 10:49:39

我曾经游览过酒泉的钟鼓楼,和新宇老师描写的钟鼓楼有许多相似之处.

鲁宝林 发表于 2014-4-19 10:50:09

感谢新宇老师的精彩分享,宝林专页有您更精彩!

鲁宝林 发表于 2014-4-19 10:51:13

昨天有事出去了,回来很晚,今天又起床迟了,因此支持晚了,抱歉哈.

屿年 发表于 2014-4-19 11:08:31

宝林专页有您更精彩!

屿年 发表于 2014-4-19 11:08:37

引用第5楼屿年于2014-04-19 11:08发表的 :
          宝林专页有您更精彩!           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back.gif

屿年 发表于 2014-4-19 11:08:52

引用第6楼屿年于2014-04-19 11:08发表的 :

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back.gif

宝林专页有您更精彩!

屿年 发表于 2014-4-19 11:08:59

引用第7楼屿年于2014-04-19 11:08发表的 :

宝林专页有您更精彩! 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back.gif

屿年 发表于 2014-4-19 11:09:12

引用第8楼屿年于2014-04-19 11:08发表的 :

http://bbs.bztdxxl.com/p_w_picpath/back.gif

宝林专页有您更精彩!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印记——钟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