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眼疖子一定不要用手挤
眼疖子即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为针眼。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屈光不正、糖尿病、消化功能紊乱、体质虚弱及不良卫生习,惯者易患眼疖子。有内外眼疖子之分,发生于睫毛、毛囊或周围的皮脂腺者,称为外眼疖子;发生于睑板腺者,称为内眼疖子。眼疖子为常见病,多见于青少年,预后较好,无损于视力。但反复或多发者,日后可能影响眼睑外观或功能。临床表示
眼疖子,初起有眼睑痒、痛、胀等不适感觉,之后以疼痛为主,少数病例能自行消煺,大多数患者逐渐加重。检查见患处皮肤红肿,散光怎么办触摸有绿豆至黄豆大小结节,并有压痛。如果病变发生在近外眼角处,肿胀和疼痛更加明显,并伴有附近球结膜水肿。局部眼疖子患者在炎症高峰时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外眼疖子35日后在皮肤面,内眼疖子23日后在结膜面破溃流脓,炎症随即消煺。也有局部眼疖子既不消散,也不化脓破溃,硬结节临时遗留者。
眼疖子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眼疖子治疗
1.眼疖子西医药治疗
1局部湿热敷,用干净毛巾或纱布,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2抗菌素眼药水如氯霉素或利福平或氧氟沙星点眼,每日46次。抗菌纱眼膏如金霉素或红霉素涂眼,每日12次。蔡司镜片一般不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个别重症,可肌注青霉素或口服抗生素。
3脓肿成熟,出现黄色脓头,可切开排脓。但切忌挤压局部。
2.眼疖子中医药治疗
1外治法:外涂玉枢丹或清火眼丸。取药研磨成汁,涂于结肿部位。
2内治法:
①风热外侵:睑部肿物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伴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金银花、连翘15克、桔梗12克、薄荷6克(后煎)淡竹叶10克、甘草6克、防风10克、大花 粉12克、牛蒡子10克、芦根10克。
中成药:银翘解毒丸。
②热毒壅盛:眼睑红肿痛难睁。兼有口干,头痛,发烧,尿黄,便秘,舌苔黄、舌质红,脉数有力。
治法:泻火解毒。
方药:穿山甲12克、栀于10克、连翘15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天花粉12克、皂角刺12克、归尾12克、甘草6克、赤芍12克、金银花各15克、大黄5克、芒硝10克。
中成药:连翘败毒丸或牛黄解毒丸
眼疖子预防与调养
本病局部切忌挤压,以免炎症扩散,甚至造成海绵窦栓塞,危及生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