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3)韩国人四讲究
提起韩国,印象深的是韩剧、韩星、韩服、韩食,是光鲜靓丽,是现代化。最近,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其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我曾经两次赴韩旅行,吸引我的也是它的自然与传统。“身土不二”的民族精神
在仁川到首尔的大巴上,导游告诉我们,韩国人奉行“身土不二”的理念,意思是“自己生长于这片土地,它生长的东西更适合自己”,也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说是受儒家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在韩国,本土产品要比进口产品贵得多,可见这个理念深入人心。
果然,我们注意到满街跑的都是现代、起亚、三星等韩国车,路边的水果摊、餐馆随处可见“身土不二”的字样。正是韩国柑橘上市的季节,黄澄澄,价格惊心,买了两个,大家分着吃,细细品味,生出珍爱之心。
其实,“身土不二”不仅仅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生存之道。在国家困难的时刻,许多韩国主妇甚至把自己的首饰都拿出来,帮助国家渡过难关。
一个“身土不二”,把个人、小家与大家、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民素质普遍较高
在韩国,各种垃圾被分类管理,地上很少有随意丢弃的烟头、纸屑、塑料袋,更不用说痰迹。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极少有人乱穿马路。去小超市购物,一般只有一人收银。韩国的居民楼,基本看不到防盗窗。接触到的韩国人大多彬彬有礼,衣着得体,女人大多化妆,绝不会穿着睡衣走在街上,男人也绝不会光膀子。
曾在街头向一位女士问路,她不清楚,打电话问询后又告诉我们。
还有一次去探望朋友,拦下一位司机,他说从这里出发要绕一个大圈,而到路对面拦车,则会便宜很多。
在韩国商场,大多明码标价,无假币无假货。
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看不见国内常见的“白色风景”。
在首尔世界杯主会场参观,导游告诉我们,当时韩国足球踢入了4强,举国沸腾。而韩国球迷的表现亦可圈可点。他们都是带着可回收的垃圾袋到现场看球,球赛结束后,他们拎着垃圾袋自觉的排队离开,被誉为“最文明的球迷”。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韩国宾馆内没有免费的一次性洗漱用品,餐馆用的都是不锈钢筷子,牙签很特别,有绿色、有黄色,用绿豆粉、玉米面做成,可降解可食用。
一路上的饮食可谓简单、清淡。一般是一个主菜(海鲜火锅、霸鱼火锅、烤猪肉、参鸡汤),配几碟小咸菜,一碗米饭,不够可以填,但几乎没有浪费,全部吃光光。
在韩国,处处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在济州岛,草地上常有鸟儿寻食;在釜山,流经城市的海水清澈得令人难以置信。
韩国首都首尔没有想象中漂亮,和中国一些大城市相比,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路也不是很宽,许多古朴的小楼挤在山坡上,小巷弯曲,汽车在这里穿行真需要高超的车技。但是,首尔的绿地很多,在市中心的一棵棵大树上,竟然安居着许多鸟巢,想想那些小鸟在城市的喧嚣中成长,与人自有一份亲近吧?导游指着汉江中的一个小岛告诉我们,那里禁止入内,为的是保持岛上的原生态。
首尔的清溪川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清凉和生气。据说,昔日的清溪川是一条汇集城市污水的地下臭水沟,上面修建了4车道的高架桥,作为“现代化”的象征。2002年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拆除了高架桥,将汉江水引入清溪川,修建了文化墙,恢复城市环境生态和古城历史风貌,建设传统与现代的“文化都市”。如今,清溪川已成为首尔的一张名片。
“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首尔的地铁很方便,站名用数字和文字标注。从住处清凉里到东大门购物,清凉里是24号,东大门是28号,来去都没走错。在一些公共场所,经常看到英文、中文指示牌,所住旅店都有本市的中文地图,客人可随便取用。
韩国景点门票很便宜,多数为3000韩币(人民币约18元)左右。残疾人、老年人和婴幼儿受到诸多关照,一些景区的卫生间有一大一小坐便,便于大人照顾小孩;在韩国的许多公共场所都备有免费的轮椅和童车。社会各处免费供应饮用水,我们入乡随俗,自带水杯,省下了买水的银子。
在高丽人参公卖局参观,得知韩国8个月的小孩即开始进补人参,适用的人群非常广泛。
韩国很小,但是他们对于自然的保护,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又让人觉得韩国很大。
本文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