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健康协议 筑牢卫生网底
http://np.jj831.com/res/1/1/2014-05/20/B3/res07_attpic_brief.jpg罗家兵走访签约村民□张忠银 本报记者 郑兴隆 文/图
乡村卫生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也是县乡村一体化改革进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对于蓄积十年移民后发能量的屏山县来说,能否筑牢这个网底,关乎县乡村一体化改革乃至与全市同步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今年3月3日,屏山县全面打响乡村医生健康双签约攻坚战,历经近两个月的艰辛,截止目前,全县103个医疗空白村基本消除,“30分钟健康圈”初具雏形。
签约:
补充加调剂,消除医卫空白村
何谓双签约?即:在自愿原则下,乡村医生同乡镇卫生院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目标任务,与相关政府性补助挂钩,实行订单式服务;本着与服务对象必签的原则,乡村医生同服务辖区居民(以户为单位)签订健康服务协议,一年一签,明确服务内容和项目,实行清单式服务。在县乡村一体化改革中倍受全国媒体关注的屏山县,再次以奋发赶超的精神,把双签约工作落到了实处。
遴选双签约村医,屏山的做法是:一个行政村有多个村医申请签约的,由当地村委会择优选定1名,报当地卫生院审定完成签约工作,未被选定的村医,可申请到其他空白村履行签约服务;一个行政村,只有一名村医的,在村医申请的前提下,原则上由该村医生签约;空白村(无村医的村)则由落聘村医或具有执业资格的其他医生签约;一个行政村多人自愿竞争签约的,可采取协商或竞争办法择优级选定;无人选择签约的村,可由乡镇卫生院选派本院医生承担签约服务,承担村医日常工作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自健康双签约工作启动以来,目前,全县103个医疗卫生空白村(社区)已基本完成消空任务,全县266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已全部与乡镇卫生院签约,267个村签约村民达6万余户、26万余人。
履约:
村民一个电话,
村医上门服务
5月8日下午5时许,屏山县大乘镇三合村村医罗家兵出诊归来。
罗家兵毕业于宜宾卫校,最终学历为成都医科大学本科,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他不仅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证,还拿到了执业药师资格证,他的医疗服务能力也得到了附近群众的肯定。当天下午,他一共出了3次诊:第一次是一个孩子高烧不退;第二次是一位老人咳嗽不止;最后一次是81岁的一位老人,因患腰椎间盘突出长期服用消炎药而出现了反吐的症状。
罗家兵介绍,这三名患者都是他的签约服务对象,接到电话后,他必须按照健康协议的约定,上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由于签约之时就对每个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普查,每次出诊他基本能带齐患者需要的相关药品。目前,他已与该村612人签约,每天上午,他就在自己的村卫生站坐诊,而每天下午2时到5时,只要卫生站没有患者,他就会定期对签约服务对象进行健康走访。
与罗家兵一样,屏山县266名村医均与其服务对象签订了统一格式的服务协议,协议中详细约定了村医与服务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大乘镇京坪村村民向相秋告诉记者,签约健康服务协议后,他对自己的“家庭医生”有了更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健康咨询和健康档案的建立,他知道自己的家人什么时候能接受免费体检,什么情况可以享受哪些服务。
制约:
县级强化统领,乡镇硬性考核
没有约束激励机制,健康双签约就是一纸空文。为了充分调动村医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屏山县制定了《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细则》、《村卫生室常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细则》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细则》等指标体系,以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的方式,充分调动村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健康签约村医的考核每年一次,考核内容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常规工作考核、基本药物制度考核和综合考核。考核方式包括现场考察、查阅资料、电话调查、问卷调查等。其中,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考核由县级卫生行政单位和医联体强化统领,乡镇卫生院按照各项指标对村医进行硬性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的优劣,县级医联体在每名村医每签约1个村补助7000元/年的标准下,实行奖优扣劣、多劳多得。
聚焦医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