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心韵 发表于 2014-5-27 09:00:44

以征文手段敛财的文化骗子

                        一群认得几个方块字,有一些文化知识,但是既无功底又耐不住清贫寂寞的文化骗子,流窜或聚集在北京,举起中国文化的大旗,借首都这个得天独厚的平台,向全国各地发起各种类型的征文大赛。其实,只不过是以征文为手段,以敛财为目的。
    但是,由于这些乌合之众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必须得“拉虎皮做大旗”,就像“庙小有‘高僧’,信徒自然增”,于是托门子、找关系,挂靠一些“国”字号刊物或文化单位,摇身一变成了“中国xxxx文化发展中心”。
而这些“国”字号的刊物或文化单位,喜遇天上掉下一个“螟蛉义子”,对他们又是叩头跪拜,又是红包“孝敬”。
咱中国素有伸手不打送礼人的“光荣”传统,所以就心照不宣地出租“金子招牌”收取费用,只要不公开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任这些文化骗子打着他们的旗号四处坑蒙拐骗,就像当今的“xx大会堂”,只要不在里面练“法轮功”,不在里面公开做传销,按时按数交缴场租费,你们就折腾去吧!于是这大赛,那颁奖轮番登台。按他们的话说,既盘活了固定资产,又增加了财政收入,至于那弄来的钱,是进了国库还是饱了私囊?唯有天晓得!
可怜那些很想出名,尚未成名的芸芸文学爱好者,被那些显赫的招牌,辉煌的舞台所诱惑!一个个慷慨解囊交费参赛,掏自己的腰包奖自己,而且绝大多数当了“送子文”;可悲一个个对文学殿堂的虔诚膜拜者,就像那些纷至沓来进庙烧香,磕头,抽签,许愿的虔诚信徒与香客们一样,他们往功德箱里敬献的钱,统统肥了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假和尚、假住持、假长老们。
为什么那些文化骗子,都喜欢聚集在北京呢?因为,在那儿登高一呼:就代表中国!如果像我们家乡那山旮旯里,是绝对骗不来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的。除非我将来的名气比沈从文还大,最好能获得个诺贝尔文学奖!那样,我的家乡就要因我而闻名遐迩享誉中外了,到那时,家乡就沾我的光,而我的后人就要沾家乡的光了!
走笔至此,言犹未尽,随附打油诗一首——《凡是需要掏钱参加的征文活动》

凡是需要掏钱参加的征文活动
今后一概不必参加
因为那是一群文化骗子
以文化的名义向文学爱好者搜刮


用你自己的血汗
在你的虚荣心上绣花
除去那几根丝绒的成本费
他们美美地赚了一大把


然后胡乱编一本集子
再让你自己花钱买回自己说过的话
不可能摆上书架,所以
除了你本人并也没人知道它


有多少人爱好文学
就有多少人被文学宰杀
挨过别人宰的人
也学会将别人谋杀


用这种方式传承文明
文明得让人感到可怕

沐沐 发表于 2014-5-27 09:21:58

读完此文,赞一个。老师说的极是,文化骗子横行,不过擦亮眼睛,他们不过利用作者想把文变成铅字的愿望而得逞。一句话:要钱没有。
问好。

胡云峰 发表于 2014-5-27 09:57:30

这样的东西收到过很多,都一笑置之了,正规的用稿都是给钱的,虽然不多,呵呵。老师笔触辛辣,当令从事此行业者脸红。

学习,问好!

一剪寒梅 发表于 2014-5-27 10:20:03

有多少人爱好文学

就有多少人被文学宰杀

wbq 发表于 2014-5-27 11:47:31

石心韵 发表于 2014-5-27 17:46:39

回 1楼(沐沐) 的帖子

谢谢沐沐认可与鼓励!让我看到人间有光辉!那些骗子之所以能得逞,也怪受骗者虚荣贪便宜。

石心韵 发表于 2014-5-27 17:51:17

回 2楼(胡云峰) 的帖子

谢谢云峰老师彩评!
“当令从事此行业者脸红”,
脸红就当防冻涂的腊。
在这笑贫不笑娼的时代,
有奶就是他的妈。

石心韵 发表于 2014-5-27 17:52:29

回 3楼(一剪寒梅) 的帖子

谢谢一剪寒梅老师认可和支持!

石心韵 发表于 2014-5-27 17:53:27

回 4楼(wbq) 的帖子

谢谢四楼老师的鼓励!

沐沐 发表于 2014-5-29 13:26:41

好文加为精华,共赏。
问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以征文手段敛财的文化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