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 发表于 2014-6-5 11:13:29

精炼人生写风流

精炼人生写风流



如果说冶炼的主旋律是一首气势磅礡的战歌,那么精炼就是旋律中最闪亮的音节,它的跳动,不仅是把一种种矿物质精炼成有生命的金属产品,更是把每个员工的品格和意志锻造得如铁似钢,从而炼就了他们精彩的人生。
豫光集团股份精炼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解铅生产基地,每每提到它,在这里工作的员工的脸上总会露出自豪的笑容,因为每一块块色泽银白的电解铅里,都熔铸了他们无数滴辛勤的汗水。六月是一个热情奔放的季节,她把红色的线条流淌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丝空气里,不仅装饰了大自然的风景,更把劳动的含义浸润得如此透彻。穿行于精炼厂的每一个车间,尽收眼底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锅台上、电解槽上、行车上,机组旁,无不跳动着一抹抹豫光蓝。在这个基本上是纯手工作业的工作环境中,熟练的肢体语言早已演变成一道道美丽的景观,俨然不惧袭人的高温,刺鼻的酸气,任凭心中责任的绽放,把岗位的风采诠释得如醉如痴!

是什么精神在召唤?是什么力量在感染?每一个员工都心明如镜,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厂里最近几年来通过创新求变,创效求胜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减员增效、装备升级,节能创效这三朵“金花”的竞相开放,所散发出的花香甜醉了每一个人的心。工作环境变好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资收入提高了,这鲜明的对比增添了他们无限的工作激情和昂扬斗志!

2005年,精炼厂有员工近700人,到了2010年减少到400余人,这简单的数字变化里蕴藏着精炼团队多少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合并岗位,纵向管理模式的改革,部分岗位外包,每一步都异常艰辛却又大有收获,最终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减员增效。如今,由于支持铜项目的顺利进展,一部分员工被调走,再加上有的人员辞职,现有的生产人员还不足400人,达不到公司的定员,为了确保正常生产,8个人的工作7个人来完成,每个人都发挥到最大的极限,苦和累早已变得习以为常。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改变一切,于是精炼团队勇敢而果断地走出了第一步,从而丰收连连。2008年,自制密闭锅罩的投入使用,大幅度降低了车间的铅烟尘浓度。2009年,残极洗刷机的改进实验,提高了残片的洗刷质量和阳极泥的回收率。自行设计的残极自动加料装置代替了许多人工作业,并在原有收尘系统上进行了升级改造,把人工打袋式收尘改为脉冲收尘器。2010年,自主设计出密闭捞渣系统,使除铜捞渣扬尘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成功研制出残极自动洗刷机,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最近两年,又对所有的脉冲收尘增加了湿法塔,极大地提高了烟尘的回收率。车间的环境一步一步得到了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也逐步降低,每名员工都看感受到了可喜的变化,把努力工作做为回报,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默默地奉献着!

   创效才能盈利,作为一个老厂,设备的落后和工艺的稳定阻挡着它的发展空间,在公司“效益年”的极力感召下,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来,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精炼团队一次次地开会分析,集思广益挖掘创效点,走上了以“天然气、铅鼻回收和锡渣”为主要目标的创效之路。天然气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耗,怎样做才能降低指标?实地考察,反复对比,只有改造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于是蓄热式天然气供热装置在精炼厂露出了它神秘的面纱,它可以自动交替变换燃烧和排烟状态,还能利用抽风机把排出的热气重新吸收到炉膛内,再次利用,既经济又节能。如今,精炼厂所有工序的天然气供热系统都采用的是蓄热式供热装置。在唱好改造这场“重头戏”的基础上,又注重加大细节管理,根据粗铅的供应情况,及时采用单锅熔铅,把熔铅锅和铸片锅炉膛串通,利用余温铸片;在每个炉膛内设立挡火墙,延长天然气在炉膛内的燃烧时间,缩小原来的出风口,提高天然气的利用率。天然气消耗指标由最高的28m3/tpb,到下降到现在的20.22m3/tpb,每一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创效,2012年,仅天然气就直接创效近200万元。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废旧铅鼻进行回收,返回到熔炼系统重新利用又增添了一个创效点,制定专门的奖励方案,提高员工们的创效热情,2013年,共回收铅鼻140,06吨,创效40余万元。2014年前半年,回收铅鼻71.04吨,创效20余万元。为了更好地做好锡回收工作,2013年,借三车间大修之际,专门新建了锡回收炉和成立了低锡回收创新小组,同时完善了锡回收生产中的搅拌轴及收尘等问题。小组成员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把除渣、制粒、升温、提纯等每一道工序做到位。每班至少往返化验室3趟,根据化验结果数据适时操作。每除一锅锡,从升温到结束,全部环节加起来共需要15个小时,并且控制铅液温度的高低,搅拌速度的快慢,不停地加盐加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一锅铅液不合格。所以他们经常在锅台上守着60多度的高温,关注着每一个细节,却毫无怨言。每实验一锅,他们不知流了多少汗,从开始试验到现在,他们总共试验了140余锅,处理高析铅3000余吨,锡渣品位由当初实验时的品位10% 提高到现在的50%,平均达到45%以上,创造了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一点一滴的效益浪花汇成了一片海,映红了每一个精炼员工的脸颊!

   我们都知道,有色环境的影响使豫光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员工,他们和豫光永远靠拢在一起。六月已掀开了初夏的面纱,在季节的更替中,唯一不变的永远是工人们那挥汗如雨的劳动情景。完成任务,保证指标,安全生产,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勾勒着简单的梦想;节能降耗,合理建议,主动创新、他们又延伸着朴素的价值取向,所有的酸甜苦辣只会隐藏在心里。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幸福和企业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自己所做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在为企业的发展积蓄力量,企业的脚步站稳了,幸福的源泉会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可以肯定,在豫光的每个角落,每一处都盛开着这样的风景,这儿一簇,那儿一簇,跳跃着的豫光蓝汇集了成蓝色的海洋。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是什么样的信念在鼓舞?答案很简单,是豫光近60年来艰苦创业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豫光经过美丽嬗变,做大做强映射出的品质积累,是豫光深陷危难,冲出困境的精神召唤。每一个豫光人都听到了豫光发出的柔弱声音,都感受到了它那不再狂热的心跳,帮企业渡过难关,于是做自己该做的,力智合一,成了不谋而合的无声宣言!

心会跟爱一起走,在这红红的六月,天暖人暖心更暖,粉墨登场的将是一片火火的爱,这爱是用汗水描绘的色彩,写在每一名豫光人的心里,这爱是用忠诚练就的支柱,写在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它的蔓延势必会让我们的豫光度过有色低迷的寒冬,最终看到绚丽的彩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炼人生写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