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z72 发表于 2014-6-5 14:34:44

“聋师傅”现场自说“绰号”的由来

“聋师傅”现场自说“绰号”的由来
6月3日上午,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安全员巡查时发现,发动机试车作业小组又没安装消音器,轰鸣的发动机运转声,淹没了安全员的脚步声,直到他走到走到眼前大伙才发现,不约而同地把挂在脖子后的护耳器“归位”。安全员指指躺在角落里的消音器,又看了看低头不语的大伙,摇了摇头,没吭声便离开了!
这是我们第3次试发动机没装消音器被抓个正着!事不过三,等着罚款挨批吧!这有什么啊?又不是进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可能会头破血流!就是的,装消音器多麻烦啊,护耳器太厚,捂出痱子了!噪音确实大了一些,忍一忍就挺过去了!几个人连喊带叫,再加手比划,议论着。
这时,一个老人走过来,冲大伙招手,仔细一看是“聋师傅”来了!稀客啊!他耳朵“背”,平时和他说话都要连喊带比划,才行!大伙赶紧将发动机关闭,试车室顿时静下来!
来得这位老人姓王,因为耳背得到“聋师傅”的绰号。他技术好,曾多次在比武中夺冠,身子骨也很硬朗,无耐配了助听器以后,耳朵还是太“背”,致使好几次在工作中失误,只好提前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大伙都为他感到惋惜。闲不住的他,还隔三岔五的跑到厂里来转转,这不今天又过来了!
王师傅拿过一只护耳器戴上,只点头说好!又搬起消音器,抚摸了好一会,边看边流泪,大伙顿时吓了一跳!
王师傅这是怎么啦?遇到什么坎了?而王师傅摆摆手,说没事!是自己太激动了!
王师傅告诉大伙,他年轻时也是耳聪目明,练成“听声音诊断故障”的绝活,从机器轰鸣声中,捕捉细微的变化,判断故障点,一听一个准。但这个绝活在他从业第15个年头时,感到力不从心了,耳朵听不清了!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长期在噪音的环境中工作,听力受到严重损失,造成耳聋。配了助听器,“耳聋”现象得已缓解,但没过多久,听力再次下降,重新更换助听器,周而复始。
王师傅说,那个时候条件差,发动机试车没有消音设备,没见过护耳器是啥样子的。其他同事试车时用棉花球塞耳孔,他嫌麻烦、误事,就凭着年轻,身体好,没把这当回事。时间久了,落下这个毛病!他指着自己的耳朵,长长叹了口气。
等到安全员过来喊王师傅时,大伙恍然大悟!将护耳器系好,扣好,便开始分头安装消音器了。(夏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聋师傅”现场自说“绰号”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