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联西 发表于 2014-6-10 16:37:49

【原创首发】张艳梅:儿子教婆婆写名字

儿子教婆婆写名字

公公从郑州出院和婆婆一起来到了济源,城市的繁华与喧闹带给二老满眼的新鲜,也令二老感到了茫然且陌生。小区里虽然人来人往,但天天见面却互不相说的冷漠让公公和婆婆感到很不习惯。

中国有句俗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有事情可以照顾照顾。

二老那浓重的方言,让人不知所云,而他们更是听不懂济源方言,和别人交流时总要比划半天,对方才能明白。为此,他们感到厌倦不习惯,想回老家的想法有增无减。

婆婆说城里花销大,吃把青菜、喝口水都要花钱。我和老公又要为公公的后期治疗,那高昂的医疗费而奋斗。二老住下去觉的很不踏实,觉的闲着是一种罪。我们小区物业上应聘清洁工,婆婆背着我们偷偷地去应聘,尽管工资不高。我们知道后劝婆婆不要去做,可婆婆说,那整天在家里闲着都要闲出病了。公公同意她去做这份工作,婆婆很快就上岗工作了。工作不算重,婆婆干活仔细又认真很快就被认可了。然而令她感到生畏的是每天上下班都要签名,婆婆又不会写字,刚开始是同事帮婆婆代签,后来就叫我给她签。

婆婆的名字叫庞秀琴,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兄妹多,她又是家中的长女一整天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就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所以没有读过书。

为了那份工作,年近六十的婆婆下决心练字。星期天,儿子拿出自己小黑板,上面写上婆婆的名字,庞是庞大的庞,秀是优秀的秀,勤是勤劳的勤,儿子一遍一遍地教。简单的几个字对婆婆来说显得异常艰难,她写下的字像蚯蚓,儿子在一旁小声嘀咕着:“奶奶您真笨,这样的速度下去的话,您可要给我教学费啊,练了一上午,口干舌燥。”婆婆说:“我给你交学费可以,但是你得把我教会,才能把学费交给你。”

一上午过去了,婆婆才会写一个庞字。可是第二天,又忘了。那些字在同她捉迷藏,刚记住了这个,又忘了那个,不是多写一笔就是少写一笔,但是那些字依然歪歪斜斜。

后来我想了想,还是劝住婆婆不用去做这份工作了,我就把家务活放给了婆婆,婆婆高兴地说,有个活干着才舒服啊。虽然学习写字没有成功,但看见婆婆脸上有了笑容,有了温暖和欢笑,比什么都值得!

                                  (张艳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首发】张艳梅:儿子教婆婆写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