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1:15:07
1988年3.人体摄影。
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参观者多达22万人。
同年举行的大型摄影展览《艰巨历程》中出现了两幅人体摄影照片。
其中一幅表现一个妇女以自己的乳汁喂解放军伤员的新闻照片,后来被列入虚假作品。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1:15:48
1988年4.《囚歌》。
音像公司借一个被判刑的电影演员出狱之际,推出以劳改犯自述为主题的《囚歌》,歌坛炒作达到新高度。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1:16:25
1988年5.少儿不宜。
电影《寡妇村》中出现露脐装和“想男人”的主题被列为首部“少儿不宜”。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1:17:06
1988年6.那英亮相。
以一曲西北风《山沟沟》成名。
早年,她多模仿苏芮,《山不转水转》使她名动神州,奠定了她内地歌坛“大姐大”地位。
此后10年里,那英垄断了国内所有最佳/最受欢迎女歌手奖项。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1:17:43
1988年7.宝洁。
宝洁带着飘柔、舒肤佳等产品来了,它掀起了到外资公司工作的欲望。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1:18:22
1988年8.脑体倒挂。
摆个摊就成“万元户”,而脑力劳动者月均收入只有172元。
北京地区招收89级研究生,计划招收8600名,但报名人数不足6000名。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1:19:03
1988年9.世界新闻摄影图片展。
1月5日在北京举行,人潮汹涌,挤垮展板。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1:19:41
1988年本年焦点:王朔年。
王朔的4部作品在这一年被同时搬上银幕,文学界、电影届、评论届不约而同的称1988年为“王朔年”。
这位真正把握了北京话本质的语言天才,复活了大批鲜活的市井流行语,并以反弹琵琶的方式借用了习惯性话语,
用调侃的方式来躲避崇高,从而消解了中国文学严肃、正经的刻板面目。
他创造的“我是流氓我怕谁”、“过把瘾就死”、“千万别把我当人”、“一点正经没有”等语录,已成为坊间的日常用语。
从纯情篇的《空中小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动物凶猛》到谐谑篇的《顽主》、《一点正经没有》、
《谁比谁傻多少》、到后来的《无知者无畏》、《美人赠我蒙汗药》,王朔旗帜鲜明的民间语言风格,
影响了一代人说话和写字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眼光。
王朔的小说让老一代文人找不着北,其中一位这样评价王说:
“明明是对非道德现象表示忧虑,他非说你是在建立道德理想国不可,你追求信仰,他说你弱智。
你呼唤精神,他说先得解决温饱。你反对物质主义,他说你世俗,反现代化。”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1:20:17
1989年:1.模特职业化。
首届“新丝路”模特大赛结束。叶继红获得该大赛的冠军,亚军和季军分别是柏青,姚佩芳。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1:20:59
1989年2.港台明星引进年:
大批台湾歌星的盒带正式引进,形成自邓丽君以来第二次港台歌曲输入的高潮。
王杰、童安格、姜育恒、张雨生、千百惠、小虎队、红唇族、谭咏麟、梅艳芳等港台歌星风靡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