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队、这班、这群人……
这队、这班、这群人……——记辛勤工作在采油生产一线的测试队员们
这里没有战火硝烟,一辆测试车,一个三尺见方的工作台,就是他们工作的地方。这里没有豪言状语,一份执着、一份坚守,朴实敬业的职工比比皆是。他们是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测试大队的测试队员们,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他们一天的工作足迹,去认识一下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吧!
6月18日,早上8:00点,测试2队生产副队长魏凡民早早就来到了部队,了解各班进度,安排生产任务,一切妥当后,他又担起了另一个角色,92087车组的代理班长。当然,这在测试大队并不是魏凡民的专利,在各基层队,凡有车组长请假,队干部都会主动顶上去带班,保证生产任务的正常运行。
8:35,92087车组的班员刘继伟、刘庄、郭广利分头做好准备工作,魏凡民就开车带着大家赶往第一口任务井:双2047井。刘庄说,魏队是多年的老司机了,坐他开的车,咱放心。到了井场,他们经过近一个小时的作业,取出了三天前下放到井下的压力计,并向厂地研所汇报油层压力资料,经审核合格后,将测压车辆开回队部。
9:35,魏凡民又“哒哒哒”地拧响了另一辆特种作业车的发动机。他说,H145井是他们今天的第2口任务井,他们要录取出该井全井的压力检测资料。一个多小时后,一条优美的测试曲线出现在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任务顺利完成。随后,他们按计划赶往H129井。本来,他们打算是把这口井也一鼓作气拿下,可到井场后,发现该井不具备测试条件,立即将情况返馈到上级部门,等整改完以后再干。
返队途中,魏凡民接到紧急任务,安棚 A4047井马上要进行压裂作业,急需该井井温资料,要求他们12:00点前赶到该井,配合局工程院技术人员,完成该井测井温的工作。这时时钟已指向了11:30,回家吃完饭再来干活显然是来不急了,老规矩先干活,再吃饭,大伙异口同声,于是他们调转车头赶往A4047井。
11:50,他们按时和工程院的技术人员会合。“这太阳真他妈毒,晃的眼睛都睁不开,应该给它放三天假。”正在登高安装测试设备的郭广利玩笑说。在随后一个多小时的作业过程中,太阳并没有如郭广利所愿回家休息,照样炙烤着大地。测试队员们也如往常一样进行着调试仪器,控制好作业数据,精确采集井下地质资料的工作……常年的野外作业,什么样的恶劣环境,他们都遇见过,测试队员们早已学会坦然面对,也形成了大家良好的职业习惯。
14:00,他们饥肠辘辘地返回队部,才顾得上把已快放凉的盒饭吃完,爬在办公桌上稍事休息。
14:30,“叮铃铃”闹钟响了。“兄弟们,该出发了,还有二口的任务在等着我们呢。”魏凡民第一个站了起来。
在测试队时间就是产量。“当天下来的测压任务井,8小时内必须上。”墙上的制度就是铁板上的钉,决不能因测试作业的滞后而影响到原油产量,这是大伙共同的心声。
14:50,他们赶到T114井,一个多小时的压力资料录取工作还算顺利。
16:30,他们转战J201井,测试完工后,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刚喘口气,他们在井场上又接到H129井已经整改完毕的通知。“晕!这事赶的,大姑娘出嫁也不用这么急哟!”一句俏皮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然而,这就是采油测试行业的特点,为了注好水、多增油,抽油机不能停、注水井不能停、采油测试人的工作也得紧锣密鼓不能停。
玩笑归玩笑,可工作一点也没耽误。18:10,测试队员们第二次出现在H129井场。该井由于长时间关井,仪器在下井过程中,出现遇阻现象。为了确保测试仪器的安全性,所录取压力资料的准确性,他们经过多次增加仪器配重,并采取人工活动钢丝绳的办法,才将仪器缓慢送到井下,成功取得该井的资料。
在这里写的虽是三言两语,但整个工作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他们回到队部时,油区的夜晚已是灯火阑珊了。
一个班,4个人,行驶50余公里,完成6口测压井,这就是一个测试班一天工作的真实写照,没有什么宏大的数字,没有什么惊人的语录,但他们是朴实的、敬业的,他们是值得我们记住和敬佩的企业的真正基石。 请老师提供图片哈
回 1楼(鸿雁) 的帖子
谢谢老师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