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间谍莫滕·斯托姆
他曾经作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线人渗入基地组织、协助除去有“网络本·拉丹”之称的恐怖分子安瓦尔·奥拉基。他就是双面间谍莫滕·斯托姆,他的经历比谍战大片更曲折离奇。他现年36岁,丹麦出生,2006年接触丹麦国家情报机构PET,随后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2011年前后打入“基地”也门分支高层莫滕·斯托姆称,他本世纪初加入宗教极端组织,2006年在也门期间已赢得奥拉基的信任。奥拉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英语流利,利用互联网发布言论,鼓吹“圣战”,被视作“基地”组织最能干的宣传头目之一。2011年9月,奥拉基在也门遭无人驾驶飞机锁定并击毙。
一天,丹麦国家情报机构PET找到斯登,说服他转变立场、为祖国效力。此后不久,中情局通过PET机构开价25万美元要求斯登替奥拉基找一个妻子,中情局希望通过该手段获得奥拉基的行踪。
2009年,奥拉基在也门舍卜沃省一处沙漠营地中与莫滕·斯托姆会面,“他询问是否认识可以迎娶的西方女人……我认为他缺少一个能够更加理解西方思想的伴侣”。
斯托姆说,奥拉基当时已经有两个阿拉伯裔妻子,但生活在首都萨那,希望有个怀同样信仰的白人女性与他一起“隐秘生活”在边远部族地区。
离开也门两个月后,斯托姆进入社交网站“脸谱”一个支持奥拉基的用户群,留言寻求帮助。几天后,奥拉基的一个33岁女“粉丝”询问需要什么帮助。经过几番交流,尽管当时奥拉基已经有了两房妻室,并且美国政府放话要暗杀这个极度危险的反美基地组织头目,阿米娜还是执意要同偶像结婚。
顺利让两人陷入“网恋”
斯托姆在2009年12月把消息传给身在也门的奥拉基。奥拉基几天后要求斯托姆向阿米娜转达消息,告知对方自己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包括没有固定生活地点,生活状况经常变化,可能与世隔绝较长时间等等。
在日前曝光的一段视频中,阿米娜向奥拉基表明了她的诚意:“我愿意跟随你去任何地方,我已经32岁了,我做好了涉险的准备,我不惧怕死亡、也不惧怕为真主安拉献身。不过,我还是稍微有些紧张,这太奇怪了,我把这些录下来是想让你看看我的样子。”
奥拉基的回复则稍显平静:“如果你能在艰难的条件下生活,不害怕孤独、不介意与亲朋好友的联系受限,那就太好了,”奥拉基还在视频中提到了斯托姆说,称其为“可信赖的兄弟”。
中情局支付25万美元报酬
同时,斯托姆也将上述动态告知PET,由后者联系中情局。经过分析,情报人员判断阿米娜可能成为追踪到奥拉基行踪的重要线索,让斯托姆特制一个配有定位装置的手提箱,让他找机会给阿米娜。
2010年3月,斯托姆在中情局特工秘密陪同下抵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与阿米娜会面,让她看一段奥拉基亲自录制的加密视频文件,以证明身份;阿米娜以口音较重的英语分别录制两段视频作为回复。
这期间,斯托姆把那个特制手提箱交给阿米娜。
在斯托姆安排下,阿米娜同年6月抵达也门。经过数周隔离,阿米娜最终与奥拉基见面并结婚。
斯托姆回忆,奥拉基不久传来信息,感谢他安排了这位西方妻子,称阿米娜超乎预期,“更棒!”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阿米娜出发前得到基地组织的指示,按照要求丢弃了行李。
不过,斯托姆的渗透工作仍然得到中情局肯定。2010年5月,丹麦情报部门短信告知他:“祝贺你,兄弟。你有钱了,非常有钱。”
一个月后,一名中情局特工在丹麦一家酒店将一个公文包交给斯托姆。他问:“密码是多少?”对方回答:“试试007。”里面放着25万美元现金。
双面间谍面临死亡威胁隐匿行踪
斯托姆称,由于他深得奥拉基信赖,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知道他的名字,而美国政府正是从他口中得知了奥拉基的行踪才能成功将其击毙。对于斯登上述说辞,丹麦政府、美国中情局和白宫均以信息敏感为由,拒绝正面回应。
去年,斯托姆回到也门,执行丹麦情报部门的另一项任务,其间与奥拉基有过多次信息交流。丹麦《日德兰邮报》获得的其中一条信息显示,奥拉基要求斯托姆帮他的新妻子购买电吹风等生活用品。
斯托姆说,奥拉基的妻子阿米娜显然不知道他的间谍身份,几个月前还通过加密软件联系他,称已加入一个组织,希望参与一场自杀式袭击。据报道,奥拉基死后,阿米娜接过了亡夫为基地组织在线英文杂志《唤醒》撰稿的重任,她还曾经主动联系基地组织头目要求实施报复性自杀式炸弹袭击,但遭到了拒绝。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几天来试图联系斯托姆未果,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斯托姆先前的极端主义“战友”已多次发出死亡威胁,他不得不隐匿行踪。 据新华社、中国日报
“他是那种完美的‘基地’线人”
斯托姆告诉丹麦《日德兰邮报》,他之所以“走到前台”,是为他所做的事情自豪,希望得到公众认同,尤其希望自己参与反恐多年的事实为家人知道。
前中情局人员、美国野兽日报网站专栏作者布鲁斯·里德尔认定,从多重角度推断,斯托姆的说法有可信之处。 海涛来啦,我刚上来 杂志收到了吗 海涛晚上好 这么晚还不休息呀 你怎么半天不说话 今天太晚啦,平台没有人,我来给你灌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