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4-6-29 17:20:27

(高考4)台湾“中考”也疯狂

 


台湾的“明星高中”,类似于大陆的重点高中,因其办学悠久、高考成绩突出而深受全社会的追捧。

  十多天以来,家住台北市大安区的周先生一直为儿子 “基测”(相当于大陆“中考”)成绩不理想烦心不已。平时成绩优秀的儿子,本来有希望考进“建国高中”——— 台湾最负盛名的“明星高中”,但这次“基测”仅考395分,与该校预期分数线差一些。不过,接下来还有机会,第二次“基测”将于7月举行。周先生鼓励儿子继续复习,争取今秋能走进 “建中”的校园。

  6月以来,大陆各地陆续举行中考,厦门中考已经结束,阅卷工作也正式开始了。两岸中考,不同的是招考模式与方法,相似的是挥之不去的 “名校情结”。

  想上“建中”,240道题只能错3道

  台湾的“明星高中”,类似于大陆的重点高中,因其办学悠久、高考成绩突出而深受全社会的追捧。像台北周先生那样,期待孩子考取“建中”,几乎是全台所有家长的心愿。作为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公办中学,“建中”英才辈出,马英九、苏起、朱立伦、杨德昌、白先勇等均是该校毕业生。

  如果说“建中”是全台人气最旺的男校,那么“台北第一女子高级中学”(简称“北一女”)则是人气最旺的女校。该校成立于1904年,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女校。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很多成为台湾各界的精英,如吕秀莲、王清峰、吴淡如等。

  全台湾最顶尖的初中毕业生,大多以“建中”和“北一女”为第一志愿。水涨船高,两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很稳定地排在前两位。据台湾一些补习学校预计,今年“建中”、“北一女”的分数线将分别达405分和403分(满分412分),排名前1%才有机会考中。这就意味着基测五科共240道题中,最多只能错3题,才能拿到两校的 “入场券”。“我一直希望儿子将来能读台大,考上‘建中’,就等于成功一半了。”周先生说。据统计,每年台大录取的新生中,“建中”和“北一女”要占四分之一多。

  另外,台湾各地还有不少区域性的明星高中。如台中一中多为台湾中部考生的第一志愿,高雄中学是高雄、屏东一带考生的第一志愿,阿扁母校台南一中则是大台南地区考生的第一志愿。“这些高中虽然不如“建中”、“北一女”那样,每年有那么多上台大。但进来若认真学,将来考取好大学应该不成问题。”台湾空中大学教育学博士张铎严说。



台一私校抢满分考生,花了166万

  岛内的明星高中占用大量教育资源,每年报考的初中毕业生都是人满为患。相比,很多普通高中却招生不足,面临着生存困境。在1990年代以前,台湾“中考”的联考制度不仅有“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而且还固化了少数明星高中的优势地位。

  进入新世纪后,台湾进行“中招”制度改革,让升学管道多元化,保送、加分政策制度化,“中招”考试也改为 “国民中学学生基本学力测验”,简称“基测”,仅作为升学的参考。“基测”每年考两次,以今年为例,第一次是在5月22日、23日,第二次在7月10日、11日。两次“基测”难度相近,以考分最高的一次为录取依据。

  为降低明星高中入学竞争程度,台当局鼓励符合条件的考生免试就近升学。以此种模式升学者,校方将提供每学期1万元(新台币,下同)的奖学金。这项政策还是起到一定效果,如今年澎湖、妈祖各有五成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免试进了当地高中职。因为不少学生保送升学,今年岛内的中考人数首次降到30万以下,比去年少了1.4万人。此外,因有政府部门的补贴,今秋入学的私立高中生可比照公校,每学期只需交少量学费。当局期待此举能让学生依自己兴趣、能力择校,使“基测”的相对压力变小。

  一些有实力的私立学校主动出击,挖明星高中的墙脚。去年一位曾取得“基测”满分的学生,在“建中”读半年后转入私立桃园启英高,校方给了166万的奖学金。今年该校再出大手笔,编列1.2亿奖学金,延揽清贫或优秀学生。公立学校也不甘示弱,台北东山高中日前决定,“基测”400分以上奖30万,395分以上给20万,390分以上给10万。



为考中明星高中,“鬼神”也用上

  岛内不少人在积极奔走,推动高中“去明星化”,当局也采取一些措施,鼓励考生不必都往明星高中挤。虽然有点效果,但台湾社会中固有的 “名校情结”,似乎没那么容易消退。明星高中的录取分数依然居高不下,考生跨考区报考的情况依然比较严重。“那些明星高中,动辄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多年形成的良好口碑,不管政策怎么变,现阶段它们依然会是学生家长的最优选择。”张铎严点评说。

  台湾第二次“基测”开考在即,台湾仍有六成以上的考生挑灯夜读,准备再考一次,向心目中的明星高中冲刺。“明星高中学风好,资质优良的学生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将来考上一流大学才有保障。”周先生说。

  为了考上明星高中,岛内考生家长是无所不用其极。除了认真复习外,对“鬼神”也要很虔诚。在各地孔庙,每年“基测”前,都有大量家长带学生前来祈福,通常还会把写有“恭请孔夫子保佑基测考试顺利”、“我要考取建中”等祈福卡片和准考证复印件插在花篮上。庙内系列祈福商品因而大受欢迎,“孔子御守”祈福卡卖到缺货,不少老师流行买智慧笔(2B铅笔)给学生当礼物。除孔庙外,还有多座庙宇也会涌入考生家长祈求金榜题名,如台北文昌宫、龙山寺、行天宫等,都是热门的上香庙宇。(薛洋)

来源:海峡导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4)台湾“中考”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