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4)一个香港大学生对中国的感觉
大家好,我是在香港土生土长的大学生,在香港理工大学读书。我小的时候,只有跟爸妈回他们在广东的家乡,全都是一些很破烂的就屋子,
所以从小对大陆的感觉就是很落后的一个地方,人都是比较脏,比较粗。
小学中学都有普通话课,学的什么声母韵母,其实都没用心学。
基本上,从小到大,身边所有的朋友和同学,要不然崇日本,要不然就是崇洋。
同学们的英文都很强,基本上是可以很流利的跟外国人沟通(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在此气氛下,我都会学英文,其中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拿着一本英文小说,不用看字典也看得懂所有的字。
直到我上了大学,那年是零六年,我第一次跟北京的同年纪的人说话。班里面有两个北京的男同学,和一个浙江的女同学。我我对他们很感兴趣,便主动去结识他们。我跟其中有一个特别熟络,于是那年的冬天,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就一起去了他在北京的家住了十天。万万也想不到,就是这一次,基本上改变我的人生。
我记得那年我们一起坐火车去,当时是怀着很兴奋的心情,因为是第一次到自己国家的首都,北京!我记得一下车的感觉其实不是觉得很先进或者很发达,我是在北京西站下火车的。然后我同学的妈妈就驾车载我们去他的家,我很记得我一进门那一下的感觉很不能够相信,因为里面的装潢其实就跟香港的豪宅没分别,
可以说比我家还要漂亮,还要舒服多了。(我在香港是属于穷的一群)
而我记得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位同学的爸爸和妈妈的教养和素质,是我在香港也没见过的。他们是大学的教授,而且对我们都很亲切,很真诚的感觉。
完全令我对从小到大一直听到的所谓“大陆人”这个词语要重新编写了。
之后几天在北京也玩的很开心,同时觉得他们的北京话很有趣,虽然听不明白。
第一次知道原来普通话也可以说成这样。
之后回到香港,我就开始学好普通话,对大陆的兴趣大增。
之后去过台湾,一个人去内蒙,还有苏州。
在学校里面每逢听到说普通话的人,有机会,都会去跟他们说说话。
然后听到他们说,“你的普通话挺好啊!” 我都会特别有满足感!
到了今天,我的心可以说已经完全是在中国了。平常在电脑打字都是用拼音输入法,上学的时候,就会听北京的电台。
觉得香港这个地方太小了,人也有点急躁,火爆。很容易生气。
我将来都打算在国内工作,就算现在没有适合的公司请我,我也会在香港工作,等待机会被派去国内。我反正就是觉得,香港有的,其实国内都有,而且不会比你差。其实我对中国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只是我觉得既然中国是自己的国家,那多了解一点完全是值得的。我也有打算以后在中国内地长住下去,我的朋友都常常笑我,以后一起吃火锅,可能就要在内地了。
至于经常听到你们讨论什么香港人又怎样,大陆人又怎样。
我觉得每个地方也有高质素的人,也有低质素的人。
其实主要还是看你的生活圈。好像我在香港住的是公共房屋,就是最穷的人住的那种。隔壁邻居都是一些很低质素的人,又脏,又不礼貌,也很讨厌。
但是在北京,好像我的同学的父母,就是明白事理,什么都好的人。基本上比我妈要好多了。所以还是觉得,做好自己吧。这最起码是一个大学生的责任。
每个国家都是一样,好像我学校里面,有一个孟加拉来的老师,我觉得他很聪明,也很好人,是一个高质素的人。但有一些香港的老师的质素,我也不想说了。
身为一个大学生,就是要每天让自己进步,才不会辜负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最后有一句,我爱中国。
有一天我会回来的!
来源凤凰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