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镖2)俄罗斯特工的保镖生涯
“斑蝰蛇”手枪及部件
警卫们不仅个个胆识过人、武艺高强、各有绝招,同时他们多数还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穆罗夫将军介绍说,在该局的警卫很多都能熟练使用世界各主要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汉语等。
谈及“保镖”,对于今天的人们,特别是60后、70后乃至80后们来说,或许多少都会激起些怀旧的情愫。是的,大多数人对于保镖这一特殊职业人群的认识,基本上都是通过上世纪九十年代风行于世界的“保镖”题材的影片而获得的。
“保镖”并不“电影”
这其中堪称经典者,惟1992年美国版《保镖》莫属。影片通过影帝凯文·科斯特纳与著名黑人女歌星惠特尼·休斯顿的倾情演绎,将一段发生在不同肤色、不同身份人物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当身为保镖的弗兰克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舍命救下歌星梅伦的那一瞬间,当惠特尼·休斯顿演唱的那首饱蘸深情、气势磅礴的主题曲适时响起,不知让多少观众潸然落泪、感动不已。
也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保镖这一职业人群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再总是一副冰冷、僵硬的面孔,在永远的那一副副墨镜后面,其实包藏着一颗颗温暖、柔软的心灵,他们只是职业原因,才不得不在公众面前表现得比常人更为冷峻、威严甚至有些神经质。其实,又有几人知道他们背后的艰辛。甚至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很多保镖会患上心脏病和神经衰弱,头发过早花白,身体极度疲惫。
以美国总统身边的保镖为例,他们通常都是“三班倒”,而且频繁出差,经常搬家。在已婚的保镖中,几乎都有家庭问题。出于以上原因,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在这一位置上工作超过5年,很多人甚至不得不改行离开他们供职的特勤局(美国总统保镖隶属美国财政部“特勤局”)。
保镖这一职业,本身就是一种“高危行业”。放眼当今天下纵横四海的各国政要,有哪一位在公众场合露面时不是保镖随身?又有几位堪称传奇的强硬派领袖在其一生中没有经历过被刺杀的危险时刻?但凡此时,往往最先倒下的多是“为国尽忠”的保镖们。
卡斯特罗躲过暗杀的次数创纪录
在世界众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政坛人物中,卡斯特罗绝对算是最为“神奇”的一位,这不仅是因为他将近50年的古巴领导人的非凡经历,而且还因为他还保持着一项独特的“世界纪录”,那就是在暗杀中逃生的次数。英国曾有一部纪录片名为《638种暗杀卡斯特罗的方法》,据说这是取材于卡斯特罗贴身保镖的亲诉。可以想见,在多达600余次对卡斯特罗的暗杀行动中,会有多少安保勇士死于非命。当然,也正是在他们的舍命护卫下,也才有了卡斯特罗一生不老的传奇。
而在美国,保镖们同样也为保护历届总统的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历史上,美国共有11位总统先后遇刺,其中有7人都是被保镖救下的。距今最近的一例,就是1981年3月30日,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入主白宫不久,就在华盛顿希尔顿饭店外遭枪手连开6枪行刺。关键时刻,是特勤局保镖蒂姆·麦卡锡挺身而出,挡在里根身前,结果自己中弹倒地,而里根则得以大难不死。
可以说,在今天的世界,凡有各国政要出没的地方,必有严密的安保,而此类安保工作绝对少不了一类肩负着最为艰巨任务的特工人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保镖。从莫斯科到华盛顿,从特拉维夫到巴格达,他们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对于他们,我们因为知之甚少,所以心存敬畏;因为关注不多,所以常常忽略。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一特殊职业群体,在守卫着一国元首的生死安危,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护佑着一方政局乃至国际局势的平稳。对于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他们“007”式的不凡身手;而对于保镖,他们却每天都可能会经历“007”式的生死时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同样是捍卫世界和平的英雄。
2008年5月7日,伴随着克里姆林宫塔楼悠扬的钟声,梅德韦杰夫沿着红地毯阔步进入克里姆林宫安德烈大厅,正式宣誓成为俄罗斯总统。从那一刻起,梅德韦杰夫的警卫级别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成为俄罗斯联邦总统保卫局最高级别的警卫目标。
俄罗斯特工: 总统安全的“守护神”
俄罗斯联邦保卫局是一支优秀的特工队伍,它尤其以曾多次挫败暗杀普京的计划而享誉全世界。
2008年3月2日是俄罗斯总统选举日,梅德韦杰夫高票当选俄罗斯总统已无悬念。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在数小时后要参加在红场举办的欢庆梅德韦杰夫当选的音乐会,梅德韦杰夫还计划在音乐会上发表总统选举获胜讲演。
但就在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即将出现在这场音乐会之际,俄安全机构破获了一起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后经俄罗斯媒体披露,一位重要的线人在总统选举前数天向安全部门密报,有人正在策划针对普京的暗杀阴谋,有一名冷血杀手已租下红场附近的一间公寓,准备在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出席音乐会并发表演讲时实施暗杀计划。
于是,安全人员于3月2日晚突袭了那间公寓,逮捕了一名24岁的男子,缴获了包括一支狙击步枪在内的各种武器。
当专家打开其公寓的一侧窗户时,大吃一惊,此窗正对着红场方向,音乐会舞台和红场克里姆林宫的斯帕斯卡门完全在狙击步枪的射程之内,而且视线良好,没有障碍物。对于一位有经验的神枪手来说,此时完全暴露在公众视野下的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是非常容易射击的目标。如果没有及时破获,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这次在最后一刻成功瓦解了刺杀总统的阴谋,不但捍卫了俄罗斯联邦保卫局的荣誉,更是确保了俄罗斯政坛交替的顺利完成,从而也再一次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总统亲民增加安保难度 国家立法确保总统安全
可以说,无论是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还是前任总统普京,他们在俄罗斯都以亲民著称,亲民也成为他们展示新一代领导人的风采和获取民众支持的重要手段,但他们的亲民作风对警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对穆罗夫将军的采访中,俄《共青团真理报》记者提问说,近来总统在某些正式场合有时会脱离预定程序,突然增加一些预想不到的内容,总统的警卫们如何应对?比如梅德韦杰夫在前不久出访国外时,就突然走进大学生中间交谈,甚至亲吻了一位女大学生;普京也曾突然出现在工厂的食堂,端着盘子排队买饭,然后和工人们坐在一起午餐。
穆罗夫对此微笑着答道,“领导人脱离预定程序的"自选项目"的确增加了警卫工作的难度,每当这时警卫们的精神就格外紧张,但是领导人有自己的交往方式,警卫是绝对不能干涉的,他们要做的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领导人的绝对安全,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穆罗夫还特别强调了一部法律——《俄罗斯联邦国家保卫法》,他说,正是这部法律让保卫总统安全的工作有法可依。《俄罗斯联邦国家保卫法》于1996年出台,该法确定俄罗斯总统、总理等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警卫工作由俄罗斯联邦保卫局负责。它使得保卫部门与国家其他强力部门的配合变得更为高效,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选拔警卫不要“帅哥” 训练首先学会“思考”
进入联邦保卫局是许多俄罗斯青年十分向往的事,但要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却异常困难,这是因为对总统警卫的挑选十分严格。总统保卫局每隔半年就要到全国挑选人员,重点是从俄罗斯特种部队中挑选。首要条件是绝对忠诚于总统,也就是心甘情愿地以自己的生命来保卫总统;其次是品质优良,历史上没有任何“污点”,社会关系清晰简单。在“硬指标”方面,他们在年龄上不能超过35岁,身高要在1米75至1米9,体重介于75至90公斤之间。此外,他们必须身体健康,体格健壮,心理素质良好,头脑冷静,反应机敏,且具有某项专长。
据俄媒体报道,普京任俄总统期间,他选择警卫的条件与以往略有不同,既要高大魁梧又不能太引人注目,行为越不起眼越好,甚至连相貌的选择也不再“帅哥化”,转而要求越平常越好。
当然,只四肢发达但头脑简单的人是根本不可能进入俄罗斯总统保卫局的,因为这里的警卫们首先要学会的是思考。保卫局认为,当出现潜在危险时,一个好的警卫应该能够提前预判并及时消除,而且要在周围人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解决问题。一般不允许事态发展到要开枪还击的地步,否则说明警卫工作没有做到位。
在日常训练中,警卫要练习空手道和格斗技巧,熟练掌握至少30种战斗方法。每周在不同的靶场练习射击2至3次。能够在异常环境下驾驶汽车,还要学会通过眼神洞察人的心理等。经过特殊训练后的警卫们熟知外交礼仪,他们很清楚什么是礼仪规定可以做的,什么人不允许走近。
俄罗斯总统身边的固定警卫有数十人,既有身着便服的安全专家,也有着黑衣、携带各类轻型、重型武器或身怀绝技的特工。几乎所有的警卫人员都戴一幅墨镜,但这不仅仅是为了遮阳,更重要的是隐藏警卫的视线和更迅速地发现兵器闪出的冷光。他们目光犀利,严密注视着谁的手放在口袋里,谁的目光和表情不太正常,谁的情绪激动等。
总统未至特工先行 人人都是外语高手
俄联邦保卫局对肩负工作的要求十分严格而细致。据俄媒体报道,总统前往某一地区访问的前一个半月左右,安全专家们会实地详细研究目的地一切影响安全的因素,包括犯罪率、生态、宗教情况甚至发生地震的几率。在访问前的四五周会有情报人员飞赴该地,研究环境,并同地方机构敲定护卫工作的细节。
安全技术人员还要详细考察即将下榻的宾馆,访问期间可能到达的一切地点及所有相关设施,包括从电线到厕所里的门把手都要一一检查。随后,技术人员携带专门设备到达访问地,一部分人负责扰乱无线电遥控雷管接收信号所需要的频率,另一部分人则检查是否存在有害光线,检验空气的纯净程度及食物的质量。
所有这些都做完后,才可以保证总统安全出访。
警卫们不仅个个胆识过人、武艺高强、各有绝招,同时他们多数还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穆罗夫将军介绍说,在该局的警卫很多都能熟练使用世界各主要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汉语等。此外,俄罗斯联邦总统保卫局还负责国家领导人与外国首脑热线电话的畅通;保障国家领导人与克里姆林宫信息中心之间的畅通,以保证元首的命令及时通达。
多年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俄罗斯联邦总统保卫局战功卓著,挫败多起针对总统的暗杀计划,赢得了无数的荣誉,成为俄总统真正意义上的“护身符”。而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国家立法的鼎力支持。正如穆罗夫将军所说,这一切荣誉的取得都与《俄罗斯联邦国家保卫法》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正是它给警卫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法律支持,让保卫总统的工作有法可依,使保卫部门与国家其他强力部门的配合变得更为高效。
来源新华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