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老好人”有情却无情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竞争日渐激烈,许多企业为了创牌子,树形象,制订了诸多经济奖罚措施。可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种“老好人”现象:奖励想法兑现,罚款想法免除。结果是砸了企业的牌子,毁了企业的形象。几年前,一班组在某工地施工时,担负了一段路基护坡任务,有员工在施工中不严格按照标准施工,偷工减料,该打一米厚的结果只打50公分,该用混凝土灌注的却只用了砂土填充。当时检查出这一问题时,本应严肃处罚,但班长说:算了,都是兄弟,抬头不见低头见,下次注意吧。几年后的今天,又正好是那段护坡发生了边坡滑塌,冲坏了路基,严重影响了行车,落的行业通报又严厉受罚,使企业名声大大受损。
员工违犯规章制度,本应照间处理,但有的基层管理者不但“手下留情”,还到处说情给予免以处罚。其实,这种现象并非一个单位、一个班组有之,在以金钱的多少衡量人的价值的今天,人们把钱看得太重,凡是牵涉到扣钱的事儿,基层管理人员总是“给个机会,下步为例”。可以理解为班组长可怜班组员工工作环境艰难,收入不高,都不容易。而如果管理者更多的是为了当老好人,让员工对自己没意见,在年终选举或投信任票时能多投几票,遇到类似问题,你也是兄弟,他也是兄弟,给你一次机会,也给他一次机会,虽然大家都不受处罚,也许基层管理者谁都没得罪,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做我们不没有得企业?有没有得罪社会?
其实,处罚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是反映员工自觉执行制度的态度,尤其在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方面当老好人,看似一团和气,或者你年多了几张选票,但这样的行为已充分表现出你视企业的制度为儿戏,你的做法已经让企业的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失去了这个制度本应有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是对企业形象的毁坏,同时,也在客观上鼓励平庸,践踏公平,纵容员工不思进取,抑制人们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此话并非危言耸听。如果对违犯了错误的员工给予处罚,一是从思想上提醒了他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改正错误,同时也提醒了他身边的人,使大家都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时间久了,认真工作就形成了自己企业的文化。如果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养成了这种好的行为,企业的产品质量就会渐渐成为中国名牌甚至世界名牌。如果基层的管理者都来充当老好人,员工自身不但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养不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思想上、技术上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更不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同时也会砸了自己的饭碗。可见,“老好人”看似有情却不情哟。(作者:牛士红) 本应照间处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