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上君子 发表于 2014-8-13 13:00:43

是福是祸 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悲观论与乐观论之争(二)

                                                                                                           (二)
  现代科技悲观论的典型代表是罗马俱乐部的理论和见解。罗马俱乐部是西方一个非官方的国际性学术团体,由意大利奥雷里欧·佩切伊和英国亚历山大·金建议,于1968年4月成立的。 其宗旨是研究人类面临的主要困难,世界共同的问题。罗马俱乐部的观点表现在一系列研究报告中。较具影响的报告主要有:1972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和1974年发表的《人类处在转折点》。此后还有一系列报告发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这项研究由米都斯教授领导,参加研究的有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17位教授。《增长的极限》指出,人类困境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人的全球王国时代所特有的一种危机。所谓“人的全球王国时代”,是指人由地球上的许多的生物中的一种变成地球上的“主人”的时代。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人创造和发展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正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造成技术异化,给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机。
  米都斯等人认为,对人类命运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有人口、粮食、工业化、污染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消耗。这些因素每年都按“指数增长”的模式增长。对人类命运有决定意义的第一个因素是人口,而人口是按指数增长模式增长的。按照70年代的数据,世界人口只要33年就翻一翻。所以,“可以预期,在30年以后, 世界人口大约是70 亿……在60年以后,世界人口是今天活着的人的 4倍。”(注:米都斯等著《增长的极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39页。)第二个因素经济也是按指数增长模式增长的,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较快,人口增长较慢;而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较慢,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富国与穷国的差距不断扩大。第三个因素是粮食。人口的增长决定了对粮食的需求也是按指数增长的。因此,为养活增长着的世界人口,所需土地的总量也得越来越多,曲线在向上陡升。可是,另方面,增长的人口又需要占地建房,加上水土流失,可耕地的实际数量却越来越少,曲线在向下倾斜。不仅土地短缺极为严重,水的污染和减少也影响粮食生产。第四个因素是非再生自然资源的消耗,它也是按指数增长的。人口的增长使每一年都有更多的人在消耗资源,而且社会的进步使每个人的平均消费量也在增长着。这种消耗的指数增长,迅速地减少了资源的固有贮存量,如此将被推向极限——耗尽地球上的所有不可再生资源。第五个因素污染也是按指数增长的。二氧化碳、热能和放射性废料是人类按指数增长输送到环境中的三种主要的破坏性因素。由于不知道污染的上限在何处,而且,从排放污染物到生态系统显示其消极后果,这两者中间存在长期的滞后现象。再则,从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到生态系统减少有害影响,这两者中间也有一个滞后过程。这些都使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峻。米都斯等人在阐述了以上五个因素之后认为,如果社会不改变现有的目标和行为方式,人类社会就将走到增长的极限。
  《增长的极限》设计出一个全球趋势模型,以反映上述五种因素未来的发展状况。这个模型的空间尺度是全球范围,时间尺度长达30年以上,以至几个世纪。米都斯等人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世界在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的话,全球增长的极限将在未来100年中发生, 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的突然衰退。要改变这种可怕的后果,就必须实行“零的增长”,保持全球的均衡状态。所以,他们认为,人类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地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发展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盲目增长。全球均衡状态的最基本的定义是:人口和资本基本稳定。“我们现在对全球均衡状态得到的一套最低的要求是:(1 )工厂资本和人口在规模上不变,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资本的投资率等于折旧率。(2 )所有投入和产出的速率,包括出生、死亡、投资和折旧保持最小。(3 )资本和人口的水平以及两者的比例安排得与社会价值一致。随着技术进步创新的选择自由,它们可以深思熟虑地加以修正,慢慢地加以调整。”(注:《增长的极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无疑的是,《增长的极限》这个报告在国际大范围内,激起人们关注科技的负效应,研讨全球生态的严重破坏问题,这是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在本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整个西方世界流行着“增长热”,甚至是“增长狂”。《增长的极限》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这种盲目追求增长而不顾社会后果的恶劣做法,使人们认识到经济盲目增长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然而,《增长的极限》所描绘的未来景象是令人恐怖的世界末日,以及它所提出的“零的增长”方案,这些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应该说,以“零的增长”去代替从前的“增长狂”,那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并不能使人类摆脱困境。事实上,即使把经济增长率降低到零,也不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可见,零的增长只能推迟“世界末日”的来临,而不能达到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增长的极限》没有估计到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使某些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将给人类带来较为乐观的前景;《增长的极限》虽然提出了“全球性”这一重要概念,但却忽视了不同区域的特殊性。零的增长将使富国与穷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差距无法缩小,而且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将加剧,低收入者更难以改善自身的处境;零的经济增长要求零的技术增长,这就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人们学习和钻研科学技术的热情,也使社会的效率,大为降低。总之,零的增长要求社会的一切都保持现状,以致成为一个僵化的社会。这是脱离现实的,行不通的,自然也是不可取的。
  罗马俱乐部回应社会各界对《增长的极限》所作的批评,于1974年又推出了第二报告,即梅萨罗维克和佩斯特尔编写的《人类处于转折点》。这个报告被第31届联合国大会列为大会文件,向各国代表散发。该报告将《增长的极限》的许多观点作了修正和补充,最重要的是提出“有组织的增长”,也称之为“有机增长”的概念。有机增长的前提是承认世界各地区和各国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全球的和谐和持久平衡。他们认为,“如果人类能够走上有机增长的道路,世界就将形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部分互相依赖、和谐共处、各自作出自己的独特的贡献——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资源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注:《人类处于转折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页。)

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4-8-13 17:05:14

科学,都是将不可能逐渐变为可能~~

药上君子 发表于 2014-8-13 21:56:05

回 1楼(登高的温石) 的帖子

世界在进步,人类在发展   

煤缘 发表于 2014-8-25 14:07:42

正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造成技术异化,给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是福是祸 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悲观论与乐观论之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