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 发表于 2014-8-13 20:00:53

江苏妇女勇做创富能人 来料加工业撑起巾帼创业梦

新华网南京8月13日电(刘国超)家住睢宁县李集镇康景小区的龙女士没有想到,利用接送孩子上学的业余时间还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上下班不用打卡,更不用坐班,家里的事情一点也不耽误,每天还能挣六七十元工钱。龙女士不是个例,单单在江苏省睢宁县,就有10多万名妇女像她一样,每天利用“边角料时间”从事来料加工业,不但增加了收入,也收获了家庭幸福。统计数据显示,仅2014年以来,江苏省妇联通过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就带动12万名妇女从事来料加工致富。

 徐州妇联用心做好“娘家人” 深入基层促创业



  身有残疾的英丽丽是原睢宁县百货公司的一名下岗职工,2001年秋天,失去铁饭碗后的她在家承接来料加工业务,为义乌的一些商家做饰品、工艺品等。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慢慢积累了经验和资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她于2010年注册成立徐州市英莉电子公司,主产家用电器配套的电子元件。目前,该公司拥有职工60名,残疾职工20名,带动留守妇女在家从事穿线圈100多名,年产值600多万,于2012年被省妇联命名为巾帼来料加工示范基地。



  谈到自己事业的不断进步,英丽丽对妇联的帮助非常感激。她说:“我公司的工人绝大部分是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妇联对我们的帮助就像家人一样。当公司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是妇联的同志替我担保,申请政府贴息的小额贷款,一下子解决了困难。”

同英丽丽一样,返乡创业的妇女马淑芳对此也深有感触。在妇联的帮助下,她承包经营睢宁县来料加工服务社,主产项链、手串、发卡等各类小饰品销往义务、青岛、广州等城市。经过两年的经营,她的服务社培养了360名农村经纪人,带动3万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带动800多名低收入农户妇女致富,带动百余名残疾人“上岗”。



  在睢宁县,同英丽丽、马淑芳一样从事来料加工业的还有很多,王秀妍加工点、欣雅饰品、海英物流、王爱琴饰品、群龙鞋业……,走在睢宁县李集镇,连门口坐着的老奶奶也在用心做着一串串手链、圣诞饰品。

 “利用闲暇时间,力所能及做一些手工活,不但增加了收入,也为留守妇女的致富增加了一条好路子。睢宁县是一个典型,”徐州市妇联副主席丁思英说,截止2012年底,该县从事来料加工业的留守妇女约12万人,有一定规模的女经纪人400多名,年获加工费12亿元左右,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可获得年加工收入约1万元左右。来料加工同时也带动了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仅李集镇2012、2013两年物流业的年收入就超过1.2亿元。



  徐州市妇联主席石启红表示,来料加工业是一项投入低、风险低、门槛低、成功率大的产业,徐州市妇联将从自身工作出发,做好广大创业妇女的娘家人,向全市妇女群众推广来料加工业更好发展。



  淮安“特色三绿”工程,炼成巾帼创业孵化器



  为帮扶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有可为,鼓励更多有创业梦想的女性梦想成真,满足日益增多的来料加工从业者实现统一销售、集中培训、客户商谈需要,淮安市妇联专门在新建的妇儿活动中心开辟了专业展洽厅,免费开放给广大妇女使用。

 “来料加工业可以复制的特点,让妇女同志看到身边的人、学习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通过培训还能富脑袋,鼓口袋,在家还不耽误抱二代。”淮安市妇联主席王向红认为,来料加工业是一个非常好的留守妇女致富方式。目前,淮安全市发放了9800多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帮助1800多个妇女实现创业就业梦。



  为鼓励和培育女性创业的积极性,近两年来,淮安市妇联“巾帼建工领导小组”专门推出巾帼创业就业创新绿荫工程,又称“特色三绿工程”,通过免费培训绿卡、绿色基地和绿色通道来解决创业妇女的培训、创业、贷款需求。



  据介绍,在淮安经济社会发展中,要让“妇女儿童脸上现有笑容”的妇女工作理念让该市形成了“好事实事先为妇女儿童办实,党心民心先让妇女儿童开心”的舆论氛围。近三年来,淮安市妇联提出的妇儿活动阵地建设、单品特困母亲帮扶、免费婚检一站式服务等均被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2013年,淮安市妇联被评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连续两年在全市党政机关勤政廉政第三方调查中综合排名第一和第六名。

 全省新发4.5亿元妇女小额贷款,带动8万多名妇女就业



  习总书记要求“把妇联建设成为可信赖依靠的‘妇女之家’,充分发挥妇女群众的独特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7月25日召开的江苏省妇联十二届一次常委(扩大)会议上,江苏省妇联主席缪志红强调,省妇联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与推进江苏妇女工作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在考察学习、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作思路,即:始终坚持把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作为工作生命线,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创新品牌特色,进一步创新平台载体,进一步创新品牌特色,努力把妇联建设成为广大妇女可信赖依靠的“妇女之家”,把江苏建设成为妇女事业发展的先行区、妇女权益保障的示范区、妇联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区。

在服务妇女创业就业方面,全省妇联面向广大妇女大力实施巾帼科技创新成才行动、巾帼创业就业增收行动和巾帼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努力为城乡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创造机会、提供服务。2014年以来,全省共表彰省女能手200名,省“十大农民女状元”、“十大绿化女能手”、“十大农产品流通女经纪人”各10名。在全省层层开展巾帼示范基地创建的基础上,命名省级巾帼示范现代农业基地15个、省级巾帼示范来料加工基地50个、省级家庭服务实践基地10个,下拨425万元扶持资金,并向全国推荐国家级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3个。



  今年以来,省妇联举办全省来料加工女经纪人培训班2期,培训160名女经纪人。通过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带动1万多名妇女发展现代农业,3万多名妇女在农业内部转移就业,12万名妇女从事来料加工致富。在全省大力开展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命名省级巾帼示范培训基地100个,下拨农村妇女技能培训专项补助资金600万元,免费培训妇女2万名。大力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全省新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4.5亿元,帮助9000多名妇女创业发展,带动8万多名妇女就业。

煤缘 发表于 2014-9-1 17:15:13

利用闲暇时间,力所能及做一些手工活,不但增加了收入,也为留守妇女的致富增加了一条好路子。

煤缘 发表于 2014-9-1 17:15:2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妇女勇做创富能人 来料加工业撑起巾帼创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