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组我的班
创新班组文化 提升职工素质——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朱矿采矿车间电铲大班班长吴丹谈班组建设
有这样一个班组,清一色127条汉子,他们扎根矿山,手拉手,团结一心凝成绳,在平凡的电铲岗位上,用尽激情与睿智,高举铮铮铁臂,装得矿车粮满仓、映得矿山别样红,不断书写着电铲人的矿山传奇——这就是我的班组我的班: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朱矿采矿车间电铲大班。
近年来,我们电铲大班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及降本增效工作,着力打造“看板文化”、建立“金兰行”特色联盟,坚持以职工自主管理为抓手、班组文化创新为切点、增强班组凝聚力为载体,大力开展班组建设,先后被评为攀钢“十型班组”、鞍钢“先进班组”及四川省“工人先锋号”。现在,请允许我为您讲述我们的故事吧。
一、打造“看板文化”,展示职工风采
走进我们的班组活动室,您一定会被那块独特的“班组文化园地”所吸引,这就是我们结合岗位特点,着力打造的班组特色文化看板。
看板上,我们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介绍了我们的班组构成、人员结构及工作性质。我们将愚公精神融入新的时代气息,提炼出“赛过愚公、争做先锋,高产低耗建奇功”的班组理念,再现两代矿山人,几十年如一日地鏖战于巍巍矿山之间,战严寒、斗酷暑,晴不惧灰、雨不怕泥,夜以继日地用勤劳的双手“挥长臂兮力拔山河,舞铁铲兮斗转星移”的工作场景。
其次,我们用漫画、脸谱、折线及柱状图表等方式,将班组绩效分配、劳动竞赛、推优评先、困难补助、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等上墙公示。坚持做到“班统计、月更新”,产量到人,指标到组,让每一位职工都能及时掌握生产指标及效益分配情况。同时,我们还将好人好事、产量之星、点子大王、红旗机台评比等一一展示出来,形成“赶学比帮超”的良好氛围。比如在看板最醒目的位置,我们就张贴着71#电铲司机长罗梅生的照片,他不仅在今年1至7月,以个人累计产量33.88万吨的成绩排名全班第一,被朱矿评为党员产量之星,他还带领4名机台职工,创下7个月单机产量129.36万吨的好成绩,在全班19台电铲中,稳居第一。
二、建立“三个联盟”,树立特色品牌
在班组管理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适合于本班组的“金兰行”特色文化品牌,不断增强班组凝聚力。
我们做过一项统计:电铲班有70%的职工都来自农村,父母大多不在身边,一旦职工生病住院,一家人捉襟见肘,护理成为大难题。对此,我们班组37名职工在我的倡议下,于2010年11月志愿成立了“金兰行职工爱心互助联盟”,联盟成立至今,已先后有43名职工到医院对11名生病工友进行了义务护理,帮助职工渡过病痛难关。现在,我们的联盟成员也已发展到98人,互助范围也扩展到协助职工搬家、办理红白喜事等,这一做法不仅得到班组职工的普遍支持,还得到了职工家属的广泛赞誉,班组氛围其乐融融。
我们的矿山地处攀西大裂谷深处,地理位置偏僻,职工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一,为了让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11年9月,我们成立了“金兰行职工户外运动联盟”,先后19次组织职工开展大型户外活动,并将活动图片配文发布在“攀钢职工在线”和“班组QQ群”上,不仅本班组职工积极参与,还吸引了其他单位班组职工的广泛参与,累计达880余人次。我们的足迹遍布攀西大裂谷,不仅陶冶了职工情操,还历练了班组团队协作精神,如今,联盟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职工户外运动乐园。
2014年4月,电铲班再次打造出第三个班组联盟——“金兰行职工技术学习联盟”。我们通过设立班组图书角、开办学习园地、成立学习兴趣小组等,定期举办司机长经验交流会、电铲岗位技能知识竞赛、发布QC成果,引导职工学技术、钻业务,争当复合型技能人才。同时,我们坚持开办技术小课堂,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的方式,先后邀请矿、车间相关技术人员、白马铁矿电铲技师共计21人次到现场授课。并将技术课堂搬出教室、搬进采场、搬上机台,坚持职工缺什么就补什么,职工差什么就教什么,较好地提升了班组职工的整体技能素质。
目前,我们班已有 85人获国家中、高级职业技术鉴定,4人成为挖掘机技师,12人获得两级公司“技术能手”称号,1人成为攀钢矿业公司技能拔尖人才。
三、深挖“ 班组理念”,推进文化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班还紧贴岗位实际,提炼形成了“三个零”班组文化理念。
一是“安全零事故”理念。我们积极推行“六个三”安全流程控制,即安全活动“三规范”、安全状态“三确认”、现场隐患“三防控”、安全基础管理“三统一”、生产交接“三强化”、现场文明“三达标”。并建立起班组安全诚信档案、签订安全承诺书,根据生产任务变化情况及季节特点,及时制定安全防患措施,切实搞好高空、高压、高温条件下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做到“人人上好标准岗、个个能干标准活”。 实现了自2007年大班成立以来,连续7年无轻伤以上安全事故的零目标。
二是“生产零拖延”理念。我们将班组自主管理放在班组建设首位,立足一个“抢”字,争分夺秒保生产。通过成立“提高铲装效率”攻关小组,坚持“无车备货搞维护,车到铲装不拖延”生产原则,保产期轮流吃饭、见缝插针搞维护,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优质、高效地确保了各项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是“成本零浪费”理念。我们在严格推行“四定三保两杜绝”设备管理,从源头上降低设备事故发生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头脑风暴”,鼓励职工集思广益解决班组生产难题,促进降本增效。今年4月,41号电铲司机长姚仕建将电铲润滑油泵全部改装成遥控启动,不仅使电铲司机注油变得更加方便,每年还可节约成本3万多元。而63号司机长陈刚提出将整修更换下来的旧牙尖重复利用,每年可节约成本5.5万元。
2014年1至7月,我们班职工共提合理化建议61条,采纳45条,创效54万余元。我们通过对“电铲先进操作和循环点检·重位重查法”的推广和运用,使我们班的电铲单位故修时间由3小时/万吨降为1.56小时/万吨,铲装效率提高17%,累计创效1019万元。
“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是电铲人;我们爱电铲,因为我们是采矿人。”借助与攀钢同呼吸共命运的主人翁意识,我们将继续紧密围绕攀钢二次创业及1500工程,将“真诚做人、快乐做事”贯穿职工素质教育始终,使每一位职工以“做优秀员工、保设备促生产”为己任,坚持以“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为己任,快乐工作在矿山。 “安全零事故”理念。
“生产零拖延”理念。
“成本零浪费”理念。
屈老师,晚上好!谢谢关注 屈老师,晚上好!谢谢关注 引用第1楼屈联西于2014-08-19 23:05发表的:
“安全零事故”理念。
“生产零拖延”理念。
“成本零浪费”理念。
p_w_picpath/back.gif
不仅连续多年被评为攀钢“十型班组”、鞍钢“先进班组”,还被授予四川省“工人先锋号”! 标题:攀钢矿业电铲班:文化建设水平与创新创效能力“双提升” 文化建设水平与创新创效能力“双提升” 谢谢屈老师的点评。写得不好,请多指教!
回 4楼(掘进区刘) 的帖子
有老师的关注,丹青倍感亲切。欢迎老师常来玩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