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五一节拍:班组员工喜迎“劳模” 载誉归
咚咚锵、咚咚锵……。4月30日下午3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掘进三队队长何在翔从重庆载誉归来,等候多时的矿区腰鼓队、矿领导、班组员工们组成的欢迎队伍隆重而热烈。何在翔一下车,掘进三队的兄弟们簇拥着把他举了起来,每个到场的员工喜笑眼开。“薄书记(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给你戴花时我在电视画面上看见薄书记当时给你说了句什么呀?”班组员工曾军迫不及待的问何在翔。“与薄书记零距离接触,我感到非常的兴奋,与薄书记握手的一瞬间我激动得差点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何在翔说。 龚光明 请各位老师指点 五月是劳模之月。 第一眼看上去以为是残疾人,摄影的角度没有选好. 好图好文好题材,一眼就对上了。
一,好图。此片信息量大------前景鲜花、中景绶带、背景摄像机和腰鼓队,就是那种典型的不需要文字,读者就能揣摩一、二的好图;
二、好文。前一段的新闻现场叙述干净清爽,后一段的细节描写真实感人,尤其是““薄书记(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给你戴花时我在电视画面上看见薄书记当时给你说了句什么呀?”班组员工曾军迫不及待的问何在翔。”给读者很好的感染力、身临其感;
三、好题材。本期摄影主题《五月节拍》离开了劳动者的节拍就是非主流了。
但我认为也存在二点不足,跟光明老师交流一下。
一是《五月节拍》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五月的事情,而该新闻在4月30日,但从广义上讲,4月30日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可以追溯延伸为“五一”的,就像庆国庆文艺演出时间定在9月30日一样;
二是“与薄书记零距离接触,我感到非常的兴奋,与薄书记握手的一瞬间我激动得差点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这句话有些文绉绉,可信度不高,尤以“零距离接触”更甚,就算是有,我们可以适当口语一点点。
说得不对请原谅! 引用第3楼老哥于2009-05-05 23:59发表的:
第一眼看上去以为是残疾人,摄影的角度没有选好.
老哥老师真逗! 老哥,照这张图片的时候,我已经提前选择了一个置高点,原以为何在翔从迎宾队伍中走过来,出乎意料,何在翔却被班组员工们簇拥着抬了起来,有人说这帮人抬的太快了,没有来得及对焦就过去了,所以我觉得你这张照片值得我回忆,一身难忘。
回答王克礼老师:,何在翔在座谈会现场真是这样说的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