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杨 发表于 2009-5-6 20:26:16

(跟帖唱响管理主旋律之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从“黄皮书”开始

                                                                  精细化管理从“黄皮书”开始
刘班长的“黄皮书”
       “这些资料可要好好保存,这是绝对的孤本。”5月5日,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档案管理员魏冬梅小心翼翼的将员工刘敬手写的“黄皮书”收入档案柜,纳入标准的档案管理。一位普通员工的手写笔记本为何会被纳入档案来管理呢?
      在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谁都知道机电二队井筒钳工班班长刘敬手里有一摞“黄皮书”。那是刘敬花多年心血,手写完成的工作日志,其中包含了矿井四大件(抽风机、瓦斯泵、竖井绞车、压风机)的维护检修资料,以及抓好班组管理的重要信息。
      翻开那一本本沾满油迹的黄皮工作日志,上面详细地记录着班组每天的检修任务、检修小窍门和工作安排等内容。刘敬从2003年开始担任班长,他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任班长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工作日志,已先后记录了十余个本子。
      2008年6月,矿上进行四年一次的竖井绞车尾绳更换。尾绳头的制作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的过程,而该队技术主管是首次接手这项工程,手里没有原始资料,无法及时找到制作尾绳头的参数。最后还是在刘敬那油迹斑斑的“黄皮书”里查到了技术数据,使尾绳更换得以顺利完成。这让工程技术人员如获珍宝,更对他平时扎实细致的基础管理工作赞不绝口。
      在刘敬的“黄皮书”里,还记录着每天组员们的工作安排情况。用刘敬的话说:“如果设备因检查检修不到位而出现问题,落实事故责任也就有据可查了。”记录详细的“黄皮书” 帮助刘敬在劳动力的分配上尽可能做到了公平合理,对协调班组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员工王泽健满意的说:“今天谁做的工作辛苦点,第二天的工作就会被安排得轻松一点。我们对他的管理方法很服气。”
      “工作做细点,员工之间的距离就会近点,工作开展也会顺点。”这是刘敬的班组管理理念。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管理理念,他所带的班从来没有发生过内部的扯皮事件,工效也是所有维修班组中最高的。机电二队党支部书记刘朝静说,“有这样细心的班长,我们队上的管理工作开展起来也顺多了。”
【笔者评述】
      在当下的金融危机面前,班组作为企业的神经末梢,一点一滴细化的管理都能为班组、为企业带来效益。而小小的“黄皮书”虽然没有时下所流行的“6S”、“定置管理”等管理模式听起来那么响亮,但是,从中也不难看出班组管理的哲学,那就是管理过程中的细节。
      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实质还是要将管理深入,落脚到班组,从源头上理顺管理的千缕万绪。而刘班长的“黄皮书”正是在无意识中,诠释了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成效。记技术参数、记工作笔记、记员工思想动态,看似一些小事,却从最基础的细节着手,不断积累对班组管理有益的信息,收到顺利开展工作、和谐班组气氛的管理效果。(杨毅 魏芳菊)

张耀杨 发表于 2009-5-6 20:27:52

草成一稿,请各位老师猛拍砖,学生头硬,不怕死,感谢!

cm_dz_xhz_yt 发表于 2009-5-6 20:34:25

四大件,好!

随风飞扬 发表于 2009-5-6 20:46:29

支持

中原压裂 发表于 2009-5-6 20:51:13

今天谁做的工作辛苦点,第二天的工作就会被安排得轻松一点。------的确如此。

张耀杨 发表于 2009-5-6 22:38:34

请各位老师多提意见,谢谢!

中铝谷文生 发表于 2009-5-6 22:41:45

耀扬越来越厉害了!

梅花雪 发表于 2009-5-7 09:23:00

学习,支持耀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帖唱响管理主旋律之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从“黄皮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