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地生活
快乐地生活在我所住的楼房后面,住着一位下肢有残疾的老人。多年以来,在我悠悠的往事记忆中,这位乡下来的老人好像永远没有烦恼和忧愁一样,坚毅的脸上每天挂着微笑,好像永不知疲倦地拄着一根拐杖在家属楼前面走来走去。
这位老人何以没有烦恼和忧愁,他难道每天都幸福、温馨地生活吗?通过了解得知,这位老人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其实,原来这位老人性情极为暴躁,从不听劝,自以为是,生活极不快乐,这导致很多人对他厌恶非凡,从而敬而远之。他的大儿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当他看到自己父亲仅靠规劝难以说服老人,便利用平时他父亲喜欢读书的爱好,给他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书籍。这些含有墨香的书籍不仅使老人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给了老人宝贵的精神食粮。这些书籍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老人的传统陋习。《菜根谭典故》似和风细雨涤荡心灵,它以菜喻味,由菜根引发为人处世、修身养性、出世悟道的人生哲理。该书是老人最喜欢阅读的书籍,该书洪应明涉猎社会各个领域、阶层,将各种炎凉世态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栩栩如生地刻画在我们眼前。有很多优美的语言,看似非常平常,但一经道破,却有一语中的的感觉。而且此书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作者既劝世人要积极进取,消除狭隘思想,不能因暂时的失败而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又劝世人要消除欲望,悠闲度日。这看似矛盾、却又不无道理的观点,实在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思。
书中有这样的精彩片段,宋朝学者罗可性情温和、宽宏大量,经常为人们做善事,解难题,深受人们的喜欢。一次有人到罗克家菜园中偷菜,罗克悄悄发觉后,便蹑手蹑脚地潜伏在草丛间,任凭小偷偷菜,自己一声不吭,直到偷菜的人走后他才出来,虽然现在我们不提倡这种不常规的做法,但如此精神境界让老人极为感动。
慢慢地,老人从书中感到生活需要快乐,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为人就需要一颗包容、原谅他人的心,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从那以后,老人的身体愈发强健,生活更加阳光,再也不斤斤计较,满腹牢骚了。
从这件事中我内心深切感受到,快乐地生活是多么地重要。可在我的眼中,却看到一些身体不少健全的人,却不懂得怎样去快乐地生活,以我所看,这不是他们想快乐而快乐不了,而是他们原本十分快乐,却不懂得去享受生活,享受快乐,享受健康人生。
在我居住的偌大的社区,我曾经看到有些不愁吃穿的年轻人,每天为能住上大房子而苦恼,为没有高档的私家车而忧愁,为赚不够更多的钱而烦恼,钱多了还想更多,再大的数字后面都想能加上个“0”,梦想有一天能一夜暴富,或买一张彩票能中上几百万大奖,他们的生活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不停的抱怨,不停的叫苦,永远快乐不起来。
还有个别人,当了科员想当科长,当了科长想当处长,为爬的不高感到不快乐,可是越望上爬,官位越少,竞争越激烈,十个人争,只有一个人获得,由于没有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很多人便感到苦恼,不停地抱怨,更谈不上快乐了。
还有一些人,由于没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或自己的职称没有批下来,或奖金为什么没有同事多,或领导对自己冷落而感到不快乐……还有,自己的身体为什么这么差,夫妻两人为一点小事你厌烦我,我讨厌你,家中充满了不和谐阴影。
以笔者看来,其实幸福是那么地简单,在和谐企业建设中,个别职工抱怨工作太累,薪水太少,不停地彷徨和抱怨,甚至迷失自我,找不到人生的价值,更找不到真正的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从老人和那对恋人身上,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应该感谢这位下肢有残疾的老人,他教会我怎样用微笑对待生活,老人用实际行动给了我以启迪和教育,身体的残疾尚且如此对生活充满阳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如果自己不快乐,岂不是自寻烦恼吗?所以,快乐的生活,过好每一天,这是健康人生赋予我们的口号,理应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重新修改稿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