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2)俄罗斯侦探业与保安业
严格说来,“侦探”与“保安”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俄罗斯国家,“保安”一词的言外之意就涵盖了“侦探”的范畴。无论是政治纠纷还是经济瓜葛,既然侦查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手段而服务的,而且当事人又不想让国家机关介入其中,因此最初的任务便落到了“保安”的身上。保安业在苏联“废墟”上滋生
俄罗斯的保安业算来也只有10多年的历史。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社会经历了剧烈动荡。处在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国家法律方面还未得到很好的完善,因此无论是商业界还是政治界的都是通过找个枪shou“私了”,而不是对簿公堂。所以才会出现那些有钱、有势、有权的商人,经纪人出入任何地方身边都有“私人保镖”相伴并以保护。从另一方面来讲,前克格勃机构由于随着苏联解体而解散,一大批的安全保卫方面的人才流向于社会之中。正是市场有了这样的需求与供给,上世纪90年代初,私人保安公司和侦探机构便从此诞生。
1993年至1998年,私人保安公司和侦探机构的人数成倍增加,到2003年大约已有1.5万家。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私人保镖共逾30万人,他们手里有十多万件武器。
按常理来说,根据当事人的需求不同,保镖的任务也有所不同并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跟在一些暴富的“新俄罗斯人”身后摆摆威风的;第二,是为中产阶级商人和政治活动家们避免打劫和敲诈勒索的;第三,是保卫真正需要特殊警卫的“特别重要的要人”的安全。
当保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一身真功夫之外,还必须具有献身精神和良好的安全意识。行家认为,只要有眼有手,人人都能学会射击,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随机应变。最重要的是得学会思考、判断,以得出正确结论,让杀手无机可乘。
俄罗斯有众多的私人保镖培训中心。跟常人想像的有所不同,体能训练在这里居次要地位。成为职业保镖必须要学习的课程是经过俄罗斯内务部核准的,包括法律,射击,徒手格斗,特殊安全技能,心理学和医学基础等,其中射击是必修课。而要学点儿医学知识的原因是,根据俄罗斯法律规定,如果保镖不小心把别人打伤,他还得承担及时医疗救助的责任。在为期5周的培训时间里总共要学习240个小时的课程。最后,通过考试拿到结业证书后,就可以进入保镖行列。与国际标准相比,俄罗斯保镖的收费相当低廉:平均每小时15美元,如会外语,则为25美元。
近几年来,俄罗斯保镖市场上一些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性保镖构成了男人帮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尽管女保镖不如男性更能有效保卫主人安全的弱点有时候确实被非议,但在一些特殊场合,女性保安人员有时显得必不可少。俄罗斯女保镖的一个重要市场是为有钱人家子女充当“保姆”,防止孩子遭人绑架。对那些有钱人家子弟的保镖要求并不高,原则上会使用武器、能徒手格斗和具有天使般的耐心就足够了。这类工作的月薪一般在700~1500美元之间。如果是充当成年女主顾的保镖,工资则稍高一些,可达到每月2000美元。但这类工作比较辛苦,全天候,满负荷,东跑西颠,随时随处需要陪伴在“女主人”左右。据统计,全俄目前有50来个女性私人保镖。
法律滞后让保安业人处境尴尬
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委员古德科夫说过,现在俄罗斯还不存在什么法律意义上的“保镖”。俄罗斯保镖协会成立7年以来,一直想让民间的“保镖”职业变得合法化,但直到现在都还处于一种不伦不类的境地。俄罗斯媒体对此曾有这样一番形象的描绘:“如果罪犯什么武器也没拿,而是礼貌地向保镖解释想揍他主顾的脑袋,那么保镖也没有权利使用武器与其斗争,只好徒手进行反抗。”
在俄罗斯,人们对保安机构和保镖的活动褒贬不一。俄国内务部官员认为,大部分保安企业是遵守国家法律的。他们经常与警察合作,侦破犯罪案件,维护社会秩序。
利用镖局和安全机构对竞争对象施加“强制影响”或者“合法”得到武器的现象使内务部尤为不安。2002年,当时的国家杜马议员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夫就要求总检察院调查私人侦探非法干涉公民私生活的案件。
近些年来,俄罗斯有关部门一直试图规范、整顿保安行业。2003年9月,由15位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议员提交了一份《关于非国家保安活动及非国家侦探活动》法律提案。新提案依旧是仅向企业,而非个人提供对人员、货品、场所的保护许可,只有企业才有权利购买公务用shou枪和zuo轮shou枪。获得工作许可的侦探不得佩戴武器。新法案明确了私人侦探在经济纠纷中的作用:澄清拖延还债的原因、确认攫取非法贷款的事实、在破产行为中欺骗商业伙伴等等。新议案规定,私人侦探在参与刑事案件调查过程时,必须在24小时内向有关方面提交行动报告。另外,他还需全程记录自己的行动。
十几位杜马议员对自己的法律提案深感自豪,认为这将是对俄罗斯业已存在10年的保镖行业的首次确认。总体来讲,俄紧急情况部和联邦安全局对此表示支持,但又各有担心。前者的顾虑是,受私人保镖、私人侦探报酬丰厚的吸引,国家强力部门可能会遭遇人才大量外流的威胁;后者则坚持必须在法律提案中加上一项条款:不允许私人侦探在办案时利用国家有关部门的涉案材料。内务部及总统事务管理局等多数政府部门则对提案表示异议。他们担心,私人保安可能会对公民权益构成危害,如对公民人身、物品、汽车等进行搜查,而按照法律,只有国家有关部门才拥有这种权利。
那么,保安业内人士如何看待“法律基础”的问题呢?俄罗斯保镖协会主席德米特里·法那烈夫认为,如果新法案获得通过,将会使保安服务市场趋向“文明”,私人保镖的权力和责任都能得到确定。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私人保安从业人员说来,国家如何制定法律基础与他们并没多大关系。一位名叫谢尔盖·苏达尔金的保镖的一席话很有代表性:“我根本就没有什么许可证,我也不受哪个保安公司的支配。任何一个侦探都是在边缘游走,时不时要跨越法律,不然,他就无法完成自己的职业责任。再说,如果办许可证,成本就高多了——赚钱要通过会计,要付税,等等。”
来源凤凰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