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2)从《名侦探柯南》看日本理想女性
《名侦探柯南》是漫画家青山刚昌主笔的一部动画作品。自1994年开始在《少年Sunday》连载以来长盛不衰,今年迎来了20岁的生日。同名动漫作品在1996年开播之后,不仅深深影响了目前10岁至30岁几代日本人的童年记忆,在海外也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如果观众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名侦探柯南》的教育作用除了介绍各种推理中所涉及的科学、生活知识之外,实际上同样体现在对社会角色的定义和社会价值的推广。除去一些显而易见的正面教化之外——比如对“正义”和“诚实”的强调——实际上在这部以日常生活为大量背景的动漫作品中,处处隐藏着日本社会对等级关系、道德准则、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等问题的普遍认识。它们从作者的意识或者潜意识中来,代表和反映了现有的世界、价值观,同时通过动漫作品将这些观念进一步具象化、固化,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下一代。
如果要分析日本社会对女性形象的普遍认识的话,《名侦探柯南》中前前后后出现过的众多女性形象提供了绝好的一例。除去主角毛利兰之外,所有出现的女二号和女三号均代表了某种美德,可以看做是针对特定审美情趣而设计的形象:灰原爱是聪颖早熟、性情凉薄的小清新;铃木园子是大大咧咧的草根大小姐;妃英理代表了成功、睿智的女强人。而主角毛利兰的作用,与其他女性皆不同。如果说其他女性的出场是为了迎合观众的不同审美情趣的话,毛利兰的作用则是打造一个全方位符合社会规范的“经典”女性形象。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剧集细节来看,所谓的“经典”女性形象应该有哪些具象的表现。
首先来看家务方面。跟邋遢的父亲和年幼的柯南一起生活的毛利兰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在《追踪消失的钻石》中有这样一幕:毛利兰和柯南一起在米花镇的商店街买菜时,柯南回忆起她从小学时就天天在这里买菜。这说明“经典”女性不光必须承担所有的家务,还要做事上心,认真仔细。
其次来看穿着打扮方面。虽然平面漫画的形式比较难表现人物的衣着特点,作者依然试图用反衬的方式突出了毛利兰的衣着特点。常与她一起出场的铃木园子恰恰代表了作者心目中的负面典型:染茶色头发,常穿超短裙、露脐露背装。在《被封印的暮目的秘密》一集中,园子正是由于穿了松糕鞋而遭受犯人的袭击。最彻底地反映了毛利兰在衣着方面的保守主义的大概是《黑色女礼服的不在场证明》一集。试衣间里的毛利兰迟迟羞于穿着新衣在众人前亮相,仅仅因为上身的新衣是颇有Cosplay风格的公主装而已。以上的细节足以说明,作者所打造的“经典”女性是与奇装异服和挑逗性衣饰绝缘的。
再来看消费习惯。《银杏色的初恋》一集中,兰和园子在木下时尚首发式的人群中排着队,园子问,“兰,你平时对这些名牌不感兴趣的啊,怎么想到凑热闹来买木下的包?”兰的台词是:“这是10年前跟木下小姐(设计师)约定好的。”这一细节既体现出兰与爱慕虚荣一词无缘,又表现出如果是为了人情,她也并不吝惜钱。在日常生活的消费方面,前面提到的《追踪消失的钻石》中出现过这样一个场景:兰本想买300克肉馅,转念想想家里这个月的预算不宽裕,便改口说,还是200克吧。如此,一个“经典”女性的经济生活浮出水面:她负责家中财政收支的平衡,适当地精打细算,对浮华与奢侈毫不感兴趣,却不是守财奴。
作为观众,不论我们是否喜欢毛利兰这个人物,都无法否认她所附带的这一系列日本社会普遍的对女性的期待和要求。虽然有些由于动漫作品高度抽象的特质而显得有些夸张,但是随便翻一本恋爱经或结婚指南就会发现,《名侦探柯南》中的理想女性与这一社会中普遍的择偶标准的吻合度,竟是相当之高。
来源北京晨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