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档案保管免费仅限市级机构 市人大代表呼吁电子化
深圳人才大市场工作人员正帮毕业生办理档案业务目前免收的仅限市级机构,区级尚待通知;办理档案业务令人烦,问题仍待解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沈婷婷
9月1日起,深圳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包括免收保存人事关系及档案收费。不过,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目前免收保存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的,仅限于市级机构,区级档案管理机构,暂不列入此次免费范畴,具体何时免费,还有待各区通知。对于已预交2014年9月1日后人事档案保管费以及欠缴2014年9月1日前人事档案保管费的,将另行通知处理办法。
对于已经收取的档案管理费,虽然人社部门称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已入国库,不得直接使用,但有深圳市民称,应公布每年收费的构成明细和去向用途。对于有人不满办理档案业务很烦人,有人大代表建议深圳率先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已缴费如何退另行通知
各地人才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收取档案保管费,一些地方最初年收费曾达七八百元。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公开称,最迟到2016年各地都不得再收取档案费。届时档案管理费用将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具体的拨款方案仍在探讨中。
自2014年9月1日起,在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存人事关系及人事档案的,免收费用。记者了解到,深圳目前属于市级的档案管理机构只有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人事代理部、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高新区分部。区级档案管理机构,暂不列入此次免费范畴,具体何时免费,还有待各区通知。
记者发现,不少企业和个人对免费一事还并不知晓。四年前毕业于深圳大学的李同学告诉记者,她一次交了6年的档案保管费,多缴的钱该如何退回呢?对此人社部门表示,对于已预交2014年9月1日后人事档案保管费以及欠缴2014年9月1日前人事档案保管费的,将另行通知处理办法。
已收的一直没公布用途
据悉,目前深圳市共有11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市人社局表示,尚不掌握全市档案管理费收取总额的统计数字,市级的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去年则收了2300多万元。对于档案管理费的去处,有媒体报道称,人社部门回复称根据财政部门的规定,此项收费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转入市财政部门的指定账户,缴入国库,不得直接使用。对于档案管理费的使用明细等具体情况,市人社局表示此非他们职权范围,需向有关部门咨询。
深圳市民张先生对此颇有微辞,他说现在虽然取消收费了,但政府部门有公开信息的要求,应公布每年存档收费的构成明细,使公众能够了解收费款项的去向和用途。
请推电子档案让人省心
采访中,不少深圳市民对人才市场的服务颇感不满。家住南山的小雅说,她毕业后就进入了私企工作,但是公司是无法保管档案的,因此她的档案就存在了罗湖的深圳市人才大市场。她说,每次来办事的时候,都非常麻烦。她抱怨,不少人才市场效率低、手续繁杂,她弟弟来深圳已经一个月了,档案还没有办理完。
把档案存放在深圳市人才市场小坤告诉记者,自己来深圳四年已经换了三份工作,每次办理业务都跑来跑去的甚是麻烦,“我们打工的一个月也没几个钱,之前每年还要交一百多元,真是心疼。”
深圳市人大代表陈锦花称,一些没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档案都暂时托管在母校,如果需要在深圳就业就要调到人才市场。她十分期待深圳可以率先实行电子档案管理,既可以省时间,又省力气。
深圳市人大代表李继朝也表示,深圳应该加快建立电子档案,“因为现在托管档案的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他们找工作、去别的城市,档案需要管理,但是这一群人往往是政府应该扶持的人。”
“弃档”不可取
档案最重要是退休时认工龄
据2012年的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等机构不完全统计,全国有60万“弃档人”,有的档案十几年无人理睬。但事实上,弃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深圳市人社局知情人士表示,档案是成长轨迹的载体,也有对个人的评价,档案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到退休的时候需要翻看档案才认工龄。
“年轻人会觉得无所谓,但目前这是将来领取养老待遇的有力的凭证,如果丢失的话十分麻烦。”据悉,人事档案主要起到一个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当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公证以及开具考研等需要材料证明时,按规定存放的档案就可以给予客观有效的证明。
如果不存档或不续交档案费,虽然保管档案的相关部门并没有档案的处分权,对不续交档案费者也不会销毁其档案,档案会一直保管,但以后档案所有人需要开具证明或材料时,相关部门无法立即为存档人提供服务,需要对方先补交费用。 电子化,更方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