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4-9-21 15:33:29

(侦探3)香港狗仔队有五大招数

 


       狗仔队,泛指给各种媒体提供名人隐私报道的消息提供者。这段时间,无孔不入的香港狗仔队疯狂“猎杀”谢霆锋、张柏芝和陈小春等艺人。于是艺人们忍无可忍,正在商量对策,不排除付诸法律封杀狗仔队的可能。
  “盛名”之下的狗仔队,到底是怎样一副模样呢?
    嗅着名流走

  狗仔队不仅盯着娱乐明星,凡达官显贵、公众人物,包括其亲友,都可能成为狗仔队的目标。一句话,什么地方发出名流的味道,什么地方就会有寻味而至的狗仔队。
  记者的宿舍位于港岛的跑马地,那是娱乐圈明星的云集之地,当然也是狗仔队频繁出没之处。晚上散步,冷不丁地有一两张熟悉的面孔闪过,他们身后总有几个人不舍不弃地跟着,那便是狗仔队。
  除了跑马地,在机场和港澳码头(明星出入境的必经之道)、浅水湾(香港富豪的住宅区)等地,狗仔队随时可能现身。今年春天,狗仔队突然对准中环金融区,先是揭发一位名人的婚外情,接着又挖到一个隐藏的色情场所,令这个一向远离绯闻的地方也成为八卦杂志的新目标区。
  狗仔队绝不局限于香港的弹丸之地。不论天涯海角,目标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松霞恋”刚一曝光,从香港到北京的航班立刻一票难求;一位名流遇到麻烦要到韩国避风头,不料刚上飞机就撞上了狗仔队。
  也有科班出身

  吃狗仔队这碗饭并不容易,至少要掌握五大招数。
  第一是“明缠”。一见明星,立即追上去,团团围住,不停发问。问得越尖刻,越无聊,就越接近狗仔队的水准。谁家宠物病了,谁刚刚秘密文身,此类消息多是死缠烂打的结果。
  第二是“抓拍”,镜头不离女星三点敏感部位,角度越是无耻越见效果。女明星出场时,但见一众狗仔队或者居高临下俯拍,或者跪在地上仰拍,屏着呼吸只等“走光”一刻。
  第三是“暗跟”,寸步不离,要抢独家新闻。不管对象跟谁吃饭,上了谁的车等等,只要跟到,且有相片为证,多半就能上八卦周刊的封面。所以,在明星的住所、餐馆外全天守候,在
  公路上疯狂飙车,都是狗仔队的家常便饭。
  第四是“潜伏”。神不知鬼不觉“潜伏”于艺人起居之处,甚至进入其屋中,在黑暗中举起相机,颇有几分间谍的味道。有时干脆在对面租一间房,24小时轮班监视。
  第五是“瞎编”。跟也跟了,伏也伏了,还没辙时,狗仔队就会出此绝招。明明子虚乌有,也敢在照片上做手脚。你越解释,越说不清楚,越闹得满城风雨。别指望着去告他们,那样反而让他们正中下怀。说穿了,横行无忌的狗仔队其实只有一招,就是不择手段。
    追踪不择手段  香港拥有狗仔队的传媒,以一些八卦周刊、市民小报为主。据熟悉内情的人士介绍,狗仔队的小分队多由摄影记者、文字记者和司机三人组成。他们的车辆通常没有所属传媒的标志。而那些狗仔队员,多数身形单薄,看上去没什么特别。有朋友说,这恰恰有助于掩护其身份。狗仔队也不乏科班出身的人。一位香港同行的大学同学就有不少以此为业。这些人没有不敢说的话、不敢问的问题。
  曾经有人给狗仔队带上敬业的光环,甚至说他们是新闻自由的象征。知情的香港朋友却不以为然。她说,大多数人做狗仔队,只为了一个“钱”字。他们也讨厌天天追着明星吃白眼,但看在高薪的份儿上也就不想那么多了。反过来,万一漏了什么消息,等待他们的肯定是被炒鱿鱼。“新闻自由?真是高看了他们!这不过是他们的挡箭牌罢了。”
  “新闻自由”更是那些杂志老板不顾新闻道德、赚黑心钱的挡箭牌。事实上,八卦周刊已经成为香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态,令很多艺人、名人苦不堪言。而翻开杂志忙着寻求名人隐私的读者们,也在感官刺激中渐渐丧失了判断力和鉴赏力。
  不久前,盛传某女星患上厌食症,竟然有狗仔队员去翻她家外面的垃圾桶以希从中找到蛛丝马迹。而我们真的需要来自垃圾桶的新闻吗?

来源环球时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侦探3)香港狗仔队有五大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