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真知】揭短管理“描粗”精细化——作者:耿 平
“木桶原理”许多人都知,可如何尽快把导致漏水的最短板补齐却并非易事。当对问题的反复强调与补救工作奏效甚微时,创新性思维要为精细化管理推波助澜揭短管理“描粗”精细化
【实践真知】
■ 耿平
【事件】班“误”与优胜班组同步公示
5月12日,中石化山东省胜利油田某下属企业采油一矿主页上,5月份“曝光台”与“优胜班组展台”同时公示了:
3月份共查出问题150多项:有的电机没有包好,有的井口漏油,有的没有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有的没有按规定巡检……4月份查出问题50多项,问题数量大幅减少;5月份查出问题20多项,大多是资料填写不工整、仿宋字填写不规范等小问题。据了解,该矿自3月推出曝光台后,又在队务公开栏内建立了班“误”公开栏,把家丑公诸于众。同时,又将优胜班组展台一并公示,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开始时许多人不解:优胜班组多荣耀?若上了爆光台,太没面子了!做十件好事大家不一定记住,可犯一次错,大家可能会记一年,这不是成心跟大家过不去吗?
而矿管理者刘长安却说,效益、产量是从精细化管理中来,如果总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把问题藏着掖着,又如何能触到一线班组职工的痛处呢?只有不怕揭短,敢于亮丑,有比较有对照,才能推动班组把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班“误”公开栏建立后,生产之“误”、安全之“误”、资料填写之“误”都无遮无掩地展示出来,职工眼里、心里也都有了一本明白账,盘算着想点招、定个措施自我拯救、别再让人抓辫子,便成了上曝光台班组的第一要务。
不多久,人们发现这里的管理面貌变样了,本月竟跻身于优胜班组行列。“原来,我们井口漏油总被逮着‘示众’,现在已找到‘秘密武器’了!”站长李军说。
该站井口盘根漏油是个老大难,李军带领同伴经过反复组合试验,4月初采用废旧皮带+盘根替代单一盘根密封取得了成功,彻底解决了油井盘根紧固不牢造成井场污染的问题,从此扔掉了落后的帽子。
如今,该站已形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的工作氛围,以往的惰性心态被细致缜密的工作标准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取而代之,曝光问题逐月减少,优胜班组逐月增加……
【笔者评说】自揭短:哪壶不开就提哪壶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人们的眼晴经常会紧盯着别人的缺点却忽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上述企业则是在展示优胜班组的同时自我揭短亮丑,采用反思式学习法,把以往熟视无睹的问题放到阳光下,让大家看仔细并分析与优胜班组的差距,自己对号入座,一目了然。笔者为这种做法叫好!
这种揭短亮丑、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揭短管理,而这恰恰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所谓揭短管理,就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断自律自检,查找和发现自己的“短板”并及时对症下药使之由短变长,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许多事实证明,一些成功的企业都建立了不断进行自检、自查、自纠机制,有的还成立了专门的部门,配备了专职人员给包括老总在内的每一位职工“揭短”并及时公布、及时改正和处理。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大小的并非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竞争力如何,往往不是取决于它在某一方面的超群和突出,而是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查找自己的短处并及时对症下药,那么久而久之,短处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会因一“短”而致败。
可以说,“揭短”管理是实施精细化管理、制胜市场的法宝。
Re:【实践真知】揭短管理“描粗”精细化——作者:耿 平
揭短管理“描粗”精细化这个标题,夏老师改得好,特别是“描粗”两字,有如神来之笔 祝贺各位老师
Re:【实践真知】揭短管理“描粗”精细化——作者:耿 平
祝贺顾老师的大作又见报! 认真学习!!!Re:【实践真知】揭短管理“描粗”精细化——作者:耿 平
祝贺祝贺!Re:【实践真知】揭短管理“描粗”精细化——作者:耿 平
恭喜恭喜!Re:【实践真知】揭短管理“描粗”精细化——作者:耿 平
热烈祝贺!!!Re:【实践真知】揭短管理“描粗”精细化——作者:耿 平
没有想到夏老师把我上期的稿件找出来了,谢谢夏老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