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不切合实际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应喊停
不切合实际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喊应停 文/胡云峰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康壮大道”的通行证,无论是职场人,还是准职场人,拥有了这些证书才“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但也由此在证书多多益善的追逐下,导致了证书的泛滥,让人不由对其“含金量”产生了质疑。
据《半月谈》9月9日报道,天津一名魏姓工程人员跟记者抱怨,在工程一线已经工作12年,在各种建筑杂志发表过5篇论文,论实际工作经验应是真正的专家,但是,“一级建造师考了8年,还是没有过”,据他反映,凡是在工程一线真正管理或指挥施工的,很多人考不过,考过的大多数是办公室人员。还有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考试获得了一大堆职业资格证书,却依然找不到工作。
有实际经验,却遭遇证书这个“拦路虎”;有证书,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心酸。不知这是否与20年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制度,被写入《劳动法》的初衷相符。
换位思考来说,如果我是企业招聘者,对未经受职场历练的年轻人拥有一大堆证书也是不感冒的,因为既然与职业挂上了钩,没有职场经历自然没有说服力。但对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我却是报以同情的,因为他们是职场的中坚,却因为缺少一纸证书得不到应得的待遇。由此,在对比当中,我更倾向于实际工作经验,而对于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我认为,是该喊停了!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历史从不以“证书”论输赢。而被人们记住的“草根”名人也不绝不比有“证书”的少。若不生逢乱世,刘备终其一生也只是个织席贩履之辈,籍籍无名地度过一生;诸葛亮也不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能偶尔“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就知足了。改变他们命运的是拿起了“枪”,进入了“职场”,在“职场”中,他们的潜能得到激发,最终凭借丰富的经验封王拜相。这当中,没听说学富五车的诸葛亮经历过什么“资格考试”,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磊落人生的一份完美答卷。
当然,乱世与和平年代是不一样的,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很多时候,“资格证书”真的说明不了什么,最终还是要让位于实际经验,才能把工作干好。作为企业,与其培育众多新时期的“范进”,不如实实在在的考虑下调动企业骨干积极性的干劲来得实在。
毛主席说:“实践出真知”,这充分说明了实际工作经验的重要性。毛主席还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对于凭借年轻记忆力强、坐办公室时间充裕等优势拿到资格证书的人而言,正能对应得上。
当然,作为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制度,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存在还是有其合理性的,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督促职工学习的作用。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要兼顾到实际工作经验这一选项才更加合理。这就好比飞机的二翼,缺少任何一翼,飞机都无法平稳飞行。
所以,当前,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评定上,切不可一考定终身,必须充分考虑到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职工的合理诉求,只有这样,才能不让担当实际工作的职工“流血又流泪”,否则,所谓“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真该叫停了!
凑数一篇! 欢迎参加本期事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