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日子
回家的日子——川西钻探公司征战苏里格气田采访日记
10月24日,晴
今天是我来到苏里格气田第二天。一大早,川西钻探公司苏里格项目部材料工黄祖德就通知我抓紧时间吃饭、上车,随同项目部工程师上井。
在苏里格项目部,早上7点过吃完早餐后,项目部人员就聚集在一起开完早会,把当天需要跑的井队确定,并且对存在的问题和复杂进行详细分析,会开得不长,但是很实际。短会后,各路人马出发。
我很诧异,项目部经理董钟骏为什么没有来开会呢?一问,才得知,董钟骏半夜三点就赶往苏5-12-9H井处理井下复杂去了,而副经理黄俊国早在昨天上午就已经到了井场,到现在还没有休息。
同行的有工程师田宏和王大军,田宏要去的川庆4006DY钻井队,苏5-14-24AH井,已经钻至井深3652米,今天开始准备水平段钻井作业,如果顺利,还有两趟钻就要完钻了。而王大军要去的钻井队就是正在处理井下复杂的苏5-12-9H井。
苏5-14-24AH井位于一座山顶上,很远就能够看见高高矗立的井架,开车却需要跑20多分钟。把田宏送到井队后,我们又驱车前往今天的目的地苏5-12-9H井。看着公路两旁叶子已经变黄的旱柳树,王大军说,等到这些树叶全部落完了,我们就可以回家了。2月8日上来时,树叶还没有发芽,冰雪还没有融化。用王大军的话说,树儿发芽变绿的时候全部都是在钻井队度过。
苏5-12-9H井已钻至井深3632米。昨天,在钻进过程中,钻遇井漏,经过一夜的处理,已经恢复正常。黄俊国看见王大军来了后,立即进行了技术交底,将昨天夜里的复杂处理情况,处理方法和结果都详细地进行了讲解。交底完,黄俊国还要抓紧时间赶回项目部休息,随时待命,准备上井。就在黄俊国准备上车的时候,母亲打来了电话,此时,黄俊国才知道昨天是自己生日。
承钻苏5-12-9H的员工们都很期待早日完成任务,回家。前几天的第一场冬雪,让第一次来到苏里格过冬的川庆40518队员工感受到了苏里格冬天的寒冷。为了早一天回家,大家工作起来也非常努力。前几天,大班司钻张军发现刹车系统的下方工作钳卡簧断裂,导致刹车块压板销子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停止作业,以最短的时间解除了隐患,保证了安全生产。
为了保证员工在上下班的路上不乱丢烟头,指导员敬西川找来了几根竹竿和矿泉水瓶子,把矿泉水瓶子绑在竹竿上,沿着公路两边插上,避免员工将烟头丢进沙漠。在苏里格钻井,环保工作是重中之重。井场边的旱柳树下,一群洁白的羊儿走过,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异常美丽。
这一天,川庆40917队承钻的桃7-12-13X1井开钻,进尺238米。川庆40526队承钻的桃7-3-3X2井开钻,进尺350米。
10月25日,晴 苏5-14-24AH井
白天20℃,夜晚2℃,今日温差18℃。清晨7时,我就收到了来自中国气象网的天气预报。
今天是苏5-14-24AH井进入水平井的第一天,清晨的阳光格外灿烂,深蓝的天空看不到一丝云彩。因为下钻遇阻划眼,队长胡殊睿和邱远强直到早上九点才各自端了一碗方便面。三下五除二吃完以后,两人又走上钻台、循环罐,重点对离心机和振动筛进行了认真检查。进入水平段,钻井液性能是决定能不能快速钻井的关键。
10时,项目部杨建华和徐建忠上井巡检,对现场发现隐患提出了整改要求。徐建忠将在其他队收集到的好做法进行了宣传和指导。在苏里格,川西钻探公司的4只钻井队如同亲兄弟一般,谁有了好的做法和经验,都能够很快得到传播和实施。
公司项目部人员每天都要上井巡检。在国庆节期间,董钟骏、黄俊国他们节前检查、节中巡检、节后回头看,每天都是在井队与井队之间度过。如果遇到复杂或关键井段,还会派专人驻井指导。
太阳从早一直晒到傍晚,气温依旧白天高,晚上低。由于日照时间长,山下的两个大大的盐水湖已经缩减了许多面积。一簇火苗在远处点燃,那是又一口新井在测试了。而在苏5-14-24AH井周边,可以看见很多口井,桔黄色的采油树在阳光的直射下,色彩艳丽。
10月26日,星期天,晴
6时38分,闹铃响,翻身起床,拿起相机,顶着有点刺骨的寒风,直奔山下。我要赶在日出之前,寻找最佳的拍摄位置。从山顶往山下望去,美丽的盐湖,如同镜子般镶嵌在苏里格气田,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湖边美丽的旱柳树,叶子已经变黄,随着太阳的升起,越来越绚丽多彩。在旱柳树间的草地上,长尾巴喜鹊在空中掠过,肥硕的野兔在草丛中狂奔,洁白的羊群在头羊的带领下,悠闲地走向草原。阳光透过旱柳树,映射到羊儿和牛儿的身上,让人感受到了光的魅力。湖中,两只水鸟相依相偎,见到有人,扑楞着翅膀飞向了远处。转回头,山上的井架在清晨阳光的直射下,熠熠闪光。阳光透过井架,洒在钻工的背上、脸上,斑斑驳驳。
川庆4006DY钻井队的指导员徐炀带着员工将已经包装好的垃圾装上车。川西钻探公司在苏里格的每一支钻井队,都会将所有垃圾全部收集到一处,统一拉到乌审旗垃圾处理站。
在苏5-14-24AH井周边,散布着很多口井,所有井在完成后都实现了退场还草,恢复原来的生态地貌。为了避免任何油污落地,钻井队用厚厚的塑料布将所有可能漏油的地方全部进行了铺垫,保证不让一滴油与土地亲密接触。
早上九时,随着拉运垃圾的值班车返回乌审旗项目部。下车,然后立即上车。今天,还要跟随黄俊国前往川庆40917钻井队承钻的桃7-12-13X1井,现场解决井下复杂。从乌审旗到桃7-12-13X1井50多公里后,进入坎坷不平的土路,就遇见了一道牧民圈养区的栅门。黄俊国和牧民亲切地打着招呼,牧民高兴地打开了栅门。在这一条道上,一共有4道栅门,黄俊国经过后面三道栅门的时候,先下车将栅门打开,等车进入后,又将栅门恢复到原样。“要和当地牧民处理好关系,才能保证队伍安全快速钻井。”黄俊国在打开最后一道栅门时说。
据说,在另外一口井,钻井队进出需要经过13道牧民自制的栅门。无论哪一支钻井队或石油单位的车子经过后,都会将这些栅门关好,保证牧民的牛羊不走丢。
走进川庆40917钻井队井场,队长刘勇正在烈日下和员工们一起挥汗如雨,准备下套管。昨天晚上一开完钻,刘勇一直守在钻台上工作到凌晨一点才回去休息。一位钻井工告诉我,有一口井处理井下复杂,刘勇连续在钻台工作了48小时,一直到复杂解除了,他才放心地回去休息。今天刚好是刘勇6岁儿子的生日。“儿子已经6岁了,从来没有陪他过过一次生日!”谈起儿子和家庭,刘勇满脸愧疚。
“快了,这口井完了,我们就可以回家冬休了!”司助宋景林看了一眼井架,慢慢地说了一句。
“是呀,每天多打一米进尺,那我们回家的日子也就更近了几分钟。”钻井工叶涛接过了话题。
这一天,桃7-12-13X1井和桃7-3-2X2井分别二开开钻。
这一天,承钻桃7-3-2X2井的川庆40526钻井队全年进尺成功超越两万米。看着高高矗立的井架,队长李虎想起了因为没有回去陪儿子参加中考,没有在儿子最需要的时候陪着儿子,忙碌了一夜的眼角湿润了。今年,他们还有一口井的任务。如果那样,他们将是最后一支回家的队伍。
这一天,开始降温,北风三级,树叶飘飞,进尺继续,回家的日子,更近了。
后记:小时候,就听说过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和宽阔。长大了,才知道,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蕴藏着数不清的油气宝藏。当踏上苏里格气田的一霎那,我知道,我被这里的美丽深深地吸引了。
这种美丽来自于草原的广阔和蓝天白云,更来自于我们石油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等这些树叶全部落完了,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每天多打一米进尺,那我们回家的日子也就更近了几分钟。”
这些朴实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西钻人的不抛弃、不放弃、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在这里,他们忘记自己的生日,放弃了对家人的承诺,却丝毫不会放弃对国家找油找气的追求。
苏里格的冬天已经到来,旱柳树的叶子在北风中四处飘飞,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图片继续 学习了,不错 赞一个,图文并茂 信心决定成败,文字好,摄影也棒,好贴! 谢谢老师们的点评 廖老师文章不错啊,三日记录,如果有一天的详细记录就更好了,图文并茂哈 赞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