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4-11-15 22:07:00

(律师3)女律师,是一个群体

 “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只有10%的通关率,而这仅存的10%中再÷3才是“准女律师”所占的比例。辽宁省有律师5600多名,其中女律师近1500名。“女律师”,她们的名头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而律师这个行业从进门之初就拒绝了平庸。今年“三八节”,我们关注女律师。
  女律师光鲜的背后,所走过的当然不会是坦途。许多案件的背后,她们都是主角。
  起步的那两三年
  “许多女律师在成为女律师之前都只是做着梦的女孩。”如今已是沈阳某知名律师所律师的孙洁(化名)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
  孙洁经过了两年的拼搏,2004年终于考过了律考,她曾天真地以为最难的已经过去,光明的未来正向她招手,但现实很快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孙洁开始只有每月100元的补贴,剩下的就要碰运气,有的老律师忙不过来,孙洁就去挣些“助手钱”。挣扎着过了一年,孙洁记得很清楚,最高的一次月收入是876元。
  熬过艰难的实习期后,孙洁成为一名新律师,孙洁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比实习期更漫长的“案源匮乏期”。“当事人都愿意找老律师办案子,因为他们社会阅历丰富,关系广泛。孙洁在刚开始执业的四个月里没接到一个案子。
  起步艰难让一些人转行,孙洁也曾想过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我很敬佩的一名教授告诉过我,一个好的女律师必须是敬业和勤业的,只有那些坚守职业信念并努力付出的女子才会成为最后的快乐者。”孙洁把这句话一直记在心里。
  我不想说,你很不明白
  职业套装、精致妆容、思维敏捷、舌利如刃。她们浑身上下透露着“干练”二字。为企业挽回2000多万资产、为落马高官辩护,这些女律师表现出的专业让人侧目,在扮演社会角色时的光芒万丈则更让旁人羡慕。“只要一走上法庭,我就觉得这是属于我的时刻,我必须以最完美的状态打完这场官司。”这是许多女律师的写照。
  但是“一回家,高跟鞋一脱,沙发里一窝,看着电视里新闻节目,不爱说话。”杨乃茹戏称自己是“出门上发条,进家像摊泥”。在调查中,七成以上的女律师表示需要倾诉,但却无法倾诉:“因为你跟别人说,他们也不会懂,他们会反问,你一个律师烦什么?”杨乃茹告诉记者,她头天晚上跟几个女律师朋友聊天聊了三个多小时,大家还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大家是同行,有共同语言,都能互相理解。”但是这种“诉苦”也是奢侈的,因为都太忙,要“诉苦”也是要看“档期”的。
  女律师的无奈不单表现在倾诉难上,还有女律师的婚恋。外界盛传女律师的离婚率居高不下,高达65%,虽然很多女律师不同意这一比率,但半数以上的女律师认同“律师工作会对家庭有一定影响”。
  30岁的女律师李飒(化名)的状态仍为待嫁。她自嘲地说:“听说是个30岁的老姑娘,再听说是个律师,许多人都被吓跑了。”不少男性对女律师的印象是“有钱、精明”,但在选择为终身伴侣时,大多表示要“考虑考虑”。
  薪酬不用重要
  可能刚当律师时对薪酬很在意,觉得费了千辛万苦通过了律考当了律师,进了别人眼中的这个高收入、高薪的群体,于是对薪酬可能有比较高的期望,但做了几年律师后就觉得薪酬不是很重要,为当事人赢了官司,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被保护了,此时觉得这比一切都重要。

来源凤凰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律师3)女律师,是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