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半边天”生存发展环境全面优化
◎社会地位继续提升◎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整体素质更加良好■本报记者杜之辛
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妇女作用和积极性的发挥,关系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妇女地位和合法权益的实现,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当前实施的《宿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重点和难点,从而指导和推动宿迁妇女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今年下半年,市统计局网站发布了《社会地位继续提升权益得到较好保障——宿迁市2013年妇女发展状况分析》报告,报告中指出:全市妇女的社会地位继续提升,整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的维护和保障,妇女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全面优化。
政(行)风建设·调查
妇女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社会地位继续提升权益得到较好保障——宿迁市2013年妇女发展状况分析》中指出,全市妇女的社会地位继续提升,整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的维护和保障,妇女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全面优化。
妇女就业稳中有升。2013年末,全市各职能部门千方百计扩大居民就业,特别注重拓展妇女工作领域,大大拓宽了妇女就业渠道,提高了女性的就业层次和质量。全市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占比35.9%;女性职业病发病率进一步降低。
该调查还显示,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妇女的身心健康,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建立妇女病查治医疗救助机制,实施免费婚检一站式服务等,全市妇女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13年,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9%,孕产妇保健管理率为99.2%,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降低至0.25%……
统计监测表明,全市《宿迁妇女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良好,妇女地位取得明显进步,但仍存在基层组织中女性占比偏低、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妇女社会服务与保障问题有待提高等情况。
助贫困单亲母亲走出困境
据统计,在宿迁的贫困单亲母亲家庭有3000多户,这些坚强的妈妈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承担着赡养老人、教育孩子的重任,她们的自立自强值得我们尊敬,她们的艰难处境更值得社会上的好心人伸出援手。
记者从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为了让贫困单亲母亲们尽快走出困境,解决生活实际困难,我市开展多样的"资助贫困单亲母亲"活动。
从2010年开始,资助贫困单亲母亲项目连续三年被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宿迁市资助贫困单亲母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有关责任单位的帮扶职责,从根本上解决该市贫困单亲母亲及其家庭的困难。其中,教育部门负责解决特困单亲家庭子女就学问题;卫生部门负责对那些因突发性事件丧偶造成精神障碍的单亲母亲,给予心理关爱和疏导,对身患疾病的特困母亲实施免费检查治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特困母亲联系就业岗位,为尚未参加医疗保险的特困单亲家庭办理医保;司法部门负责对有关侵权案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到目前为止,我市妇联部门和市慈善总会联合先后组织了多场资助款集中发放仪式,为全市的贫困单亲母亲家庭进行分类资助。
我市还组织志愿者“一对一”结对行动,加大对贫困单亲母亲的帮扶力度,此外多部门联动通过举办劳动能力技术培训班、春风送岗位行动变“输血”为“造血”,帮助贫困单亲母亲自立自强,培养自主创业的能力。
为留守妇女致富架“金桥”
沭阳县胡集镇的妇女创业基地,承接礼品的来料加工,吸纳了100多名中年妇女在家做工,月增收1000元。
如今在家就业既不耽误挣钱,又方便照顾家庭。在宿迁,像胡集镇妇女创业基地帮助留守妇女致富的基地还真不少。目前,全市从事“三来一加”项目的妇女近15万人,创成省级巾帼来料加工基地28个,争取扶持资金56万元。
据市妇联发展部部长韦立娟介绍,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我市结合农村妇女劳动力的不同需求,积极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来料加工女经纪人培训等。为提升农村女经纪人带领妇女致富本领,我市定期举办全市来料加工女经纪人义乌专题培训班。
沭阳县扎下镇一名女大学生村官创办了一家服装公司,在发展中遇到资金困难,妇女小贷的注入,使企业及时渡过难关。为了破解妇女创业的资金瓶颈,我市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近三年来,全市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提供担保基金1150万元,发放了近2亿元贷款,扶持农村妇女1675人。市区相关单位根据妇女小贷实际工作需求以及银行布局调整了经办银行,并出台了《宿迁市区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贷款额度提高、担保方式多元。
此外,我市依托“好苏嫂”家政基地,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全市创建“好苏嫂”家庭服务连锁店5个,建立省、市级巾帼家政服务实训基地45个。市妇联还组织专家、讲师深入乡镇、社区开展家政培训,年培训农村妇女3000人次,联合市人社局成立全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举办全市巾帼家政服务技能大赛,以赛带训,提升妇女家政服务技能水平。
来源:光明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