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5)台湾近半律师成职场流浪族 收入跌出高薪榜前20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在台湾,曾经有“铁饭碗”之称的律师职业正在失宠,不仅收入下降,而且取得律师执照的人中有半数都难以就业,成为“流浪律师”。随着大陆开放台湾同胞参加律师资格考试,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来到大陆寻找工作机会。律师跌出高薪榜前20
据台媒报道,律师职业过去在台湾有“铁饭碗”之称,被视为是“地方士绅、在野法曹”的高薪工作,但如今却向两极化发展,吃得开的应接不暇,混不好的门庭寥落,甚至落得必须到处请托以求糊口,成为“职场游民”。
为求生存,有人自降身价,每案收费现杀2万(新台币,下同);有人拉拢村里长,盼能多介绍生意;有人到量贩店发名片,表示可先提供免费咨询;也有人投入离婚代办市场,变成随传随到的“职业离婚证人”;即使拉到生意的律师,也担忧可能变成呆帐,3万块的案子一年半载还收不回来;有许多律师甚至干脆转行。
台湾“劳委会”发布的薪资报告中,律师跌出20个高薪职务榜外,平均月薪从8.5万元降到6万多元,是“三师”(还有会计师、医师)中收入缩水最多的。十几年前菜鸟律师起薪就高达6万元,现在经过通膨,反而倒退到3、4万元,实习律师更惨,有些只有2万多,甚至还有实习期间不给薪的。
因此,过去人们心目中“多采多姿”、“收入高”的律师,成为找不到落脚处的“流浪律师”。这群“游民”虽不是衣衫褴褛的极贫阶级,但同样面临“流离失所”的处境,在个人职涯中迷航。
僧多粥少是主因
“流浪律师”的出现,原因是僧多粥少案件难求。律师公会全台联合会统计,到上月为止,取得律师执照的有1.3万多人,仅7656人执业,不到六成。僧多,跟早年间律师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加有关。
二、三十年前,台湾每年通过考试的律师仅有几十人。但近年来,为了打破律师行业以往寡头独占的现象,降低接案价码,让一般民众有需要都能请得起律师,高校不断提高律师高考录取人数。如今,台湾每年考试都录取四、五百人,光是台中地区,律师人数20年内就暴增了6倍。
另外,考上律师证后,依照规定,还必须参加一个月的律师研习所研习、5个月的事务所实习,才能取得执业资格。可是,同样是僧多粥少的原因,事务所案源减少,影响到提供实习意愿,新人常找不到事务所实习。“实习律师啥都不会做,事务所还得付薪水。”一位资深律师表示,都会区的联合律师事务所,大都不接受新人实习。这也使得一部分愿意执业的律师却卡在实习的问题上,迈不出第一步,不得不“流浪”。
为了帮助这部分人迈出第一步,律师公会全台联合会最近将讨论,日后接受新律师实习,事务所无需付费,甚至考虑讨论实习的新律师,每个月应付给事务所5000至1万元“学费”,解决准律师实习问题。
问题在“质”不在“量”
“律师并没有‘供过于求’,而是‘供需失调’!”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台北分所主持律师黄日灿表示,“这个社会对律师的需求其实很强,只是多数律师无法满足罢了。”
他表示,传统律师擅长的是单纯的民刑事诉讼业务,但这一块业务成长空间不大,确实有“僧多粥少”的问题,只会这一套的律师,当然可能会收入减少甚至案源枯竭。
国际通商法律事务所合伙律师徐颂雅表示,台湾一般民众其实不喜欢找律师,很多人认为找律师就意味着有“官司”缠身。但“法律服务”跟“官司”是不能直接画上等号的,“非讼的案子远比诉讼多,利润也比较高,只是能胜任的人较少。”
这块“粥多僧少”的高利润业务,多半都跟商业有关系,象是企业并购、金控业务、智慧财产权、私募基金、不动产证券化等,业务复杂度高,除了需要法律专业以外,还需要其他跨领域的专门知识,象是产业、财务、营销、业务等,才够格提供咨询,黄日灿说,“台湾有好几千个律师,能做这一块的人,搞不好不超过100 个。”
黄日灿表示,很多台湾律师很恐惧碰到商业问题,客户一问,就推说:“这是商业考量,请当事人自行斟酌。”其实症结是律师根本不懂。他表示,法律其实是一种服务业,最核心的就是客户的需求,“如果你今天连客户需求的变化你都不知道、不能了解、不能满足,当然没办法做好服务业。”
法学教育严重不足
国际通商法律事务所合伙律师傅祖声认为,律师处境两极化,跟法学教育有关系。在美国,法律系是读完大学才去念的,但在台湾高中毕业以后就直接去念了,而且法学教育并未与时俱进,除了“六法”,并没有加强市场上需要的其他专业,加上科际整合做得不够,一丢到市场,专业当然不够应付。
一位目前在美深造的年轻律师Cheny表示,台湾法律系的课程以“六法”为主,几乎没有英文教材,毕业生为专心准备那“六法”的考试,不但中文变成文诌诌的“师爷体”,英文也退步,“很多北一女或建中的学生,念完台大法律系,英文居然比高中时还烂。”
“很多案子都需要用到英文,无论是阅读英文文件或是跟国外客户交涉,英文不好,就少了一大堆生意,”傅祖声表示,“而且,光是能交谈还不够,法律讲求的是‘精准’,问题是,英文好的律师实在不多。”
此外,很多人“寒窗苦读”考上律师后,又天真以为可以凭照行遍天下,也放不下身段磨练学习。“其实,考上律师只是张法律的入场券,是个学习的开始,不是终点站,”徐雅颂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