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快递点转让费8年涨了几十倍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一个新兴的行业——快递,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快速发展。八九年时间,除了顺风、中通、圆通、申通、汇通、韵达等11家有经营资质的快递公司之外,还有二三十家没有资质的快递公司先后进入大庆。在经历过最初的迷茫、阵痛之后,各家快递公司陆续都已经走上了正轨。尽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来件多,出件少的局面迟迟得不到改善,但是从2012年开始,多数快递公司都开始扭亏为盈。如今这个行业前景,仍被多数人看好。
快递初来没人看得起
“这几年,很多人都看到快递这个行业好了,可是,快递刚来大庆的时候,却没几个人看得起。”大庆百世汇通新村分公司经理赵凤江感慨地说。
赵凤江说,汇通是在2006年进入大庆的,那时市民对快递这个词还比较陌生,在大街上问十个人,至少有九个人不知道快递是咋回事。市民需要邮寄物品,能想到的只有邮局。
由于那时电子商务不发达,市民需要寄入寄出的物品本来就不多,再加上市民对快递公司缺乏了解,因此,那时几乎所有的快递公司,生意都冷清得可怜。
一个快递公司,全市范围一天连进再出就几十票(业内通常把件称为票),每天去萨尔图取票的时候,一个人骑一辆电动车就能把所有的货都背回来。生意淡到这个程度,赔钱成了很自然的事,尽管各家公司雇的人员不多,投入的也不是十分大,但是每家一年至少也得赔二三十万元。
不赚钱,倒赔钱,这样的行业当然没人愿意做,也没人能看得起。
那时候,谁都没拿快递网点当回事,四五万元就差不多能拿下大庆地区的总代理。下面各区域开设分公司网点就更不值钱了,转让一个网点三千两千就能拿下。
生意转好网点成了宝
快递公司,初来大庆就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经营状况持续低迷,甚至出现了连年亏损的局面。
赵凤江说,直到2011年左右,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市民网上购物越来越多,大庆快递市场情况才有了转机。很多公司也都是从那时起,开始扭亏为盈的。
2011年至2012年,为了顺应发展要求,方便运营和管理,很多快递公司在各区成立了分公司,分公司又进一步把快递网点铺设到了小区。此时,赵凤江负责的汇通新村区域每天派件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00多票,收件的数量也已经有八九十票。像他这样的一个区域的小老板,一年的收入已经可以达到二三十万元,算是非常可观了。
如果说2011年至2012年,是大庆快递行业发展的转折期,那么,2012年至今,则应该是我市快递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以赵凤江负责管辖的新村汇通为例,现在每天的派件数量已经超过了500票,发件的数量也已经超过了160票,派件、发件数量在成倍增长。
看到快递的生意好了,很多人都“眼热”,也想着掺和进来,分一杯羹。但是现在,想再进入这一行门槛相对来说可就比较高了。
前段时间,就有人出60万元,想购买赵凤江的网点,赵凤江还是没舍得卖。而当初四五万元就能拿下的大庆总代理,现在更是500万也买不回去了。
韵达快递王家围子区域负责人崔亚军告诉记者,现在的快递确实是今非昔比了,2007年至2008年左右,转让一个快递网点经营权的价格也就区区几千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一个差不多的快递网点,转让费就得几十万,位置好,生意好的品牌快递网点甚至已经超过百万,即使是最不好的地方也得15万元以上。贵的不是房租,也不是几辆电动车,而是不可取代的经营权。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肯花大价钱买下经营权的,看重的都不是眼前的利润,因为,暂时来看其实快递点的收益,绝对是不值得上百万元地投资的,投资者们看中的是快递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他们花钱买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来源大庆晚报 前来支持老师的版面!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