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柿子树(外一题)
记忆中的柿子树(外一题)杨益杰
家门前有一棵碗口粗的柿子树,每到金秋十月,一个个黄橙橙的柿子挂满枝头,远远望去像成串的红灯笼。
可是这棵生长了四十余年的柿子树今年却被晚辈们无情地剥夺掉了生存权利,真想给训斥一顿,但为了息事宁人,只好忍气吞声罢了。我对家里的柿子树可以说是一往情深,也许是我吃着它的果实长大的缘故吧,勾勒起了我对生活往事淡淡的回忆。
曾记得,每年柿子成熟后,父亲用他树皮一样粗糙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把满树的柿子一颗颗采摘下来,也会在树尖留几颗看树的,希望来年硕果累累。记忆中这棵柿子树总是那么的给力,每年沉甸甸的果实都会压坏好几个枝头。
采摘结束后,要对柿子进行挑选,一部分带着树杈挂在窗沿上,待放软后顺手摘上一个猛吸一口直润心田;一些会用来旋成柿饼,挂在屋檐下,经过风霜的洗礼后,被潮上一层白白的霜,看着馋人吃着甜,而旋过柿饼的柿皮经过凉晒,吃起来也特别甘甜有嚼头。
对于光滑圆润的柿子,父亲会装成酒柿子。先在缸内放上一层柿子,然后洒一层高粱曲,直到把缸装满,最后再用泥巴把缸封严实,这样经过两三个月的酝酿,清脆爽口表皮酱紫色的酒柿子就大功告成了。要是装不好的话,就变成了半缸水,只有倒掉了,真可惜了这些柿子,可见装酒柿子是一项技术活。对于装好的酒柿子可以挑到街上换点油盐酱醋,也会送给左邻右舍来品尝,或者留一些在过年的时候,用它来招待亲朋好友,也算是纯天然的绿色水果。
光阴似箭,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好久也没有吃到父亲装的酒柿子了。如今,当年他栽植的柿子树也销声匿迹了,看来以后只有望“柿”止渴,画“柿”充饥了。
秋夜买卖人
深秋的夜晚,天空中依稀闪烁着几颗星星。乡村的夜晚到处都是那么的安静,远处时隐时现的灯光伴着急促的脚步声,和着狗叫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与安详。
一场秋雨一场寒,凌晨三四点,空气中略带一丝寒意,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然而蔬菜交易市场内却是灯光通明,热闹非凡。喇叭声、叫卖声声声入耳,这边是整车的大白菜、卷心菜和白萝卜……那边是满筐的四季豆、西红柿和辣椒……,真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这原本白天的买卖,不知从何时起做到了后半夜。原来,菜农先将农家菜卖给菜贩,菜贩再装车、运送,待天亮后有的送进超市,有的走进周边的蔬菜市场,送入千家万户。
近年来,在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勤劳的人们建起了蔬菜大棚,反季节蔬菜也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不论是在瓜果飘香的五黄六月,还是在大雪纷飞的寒冬腊月,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家门口的新鲜蔬菜。当您一日三餐品尝着美味的饭菜时,是否会想到深夜还有买卖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播种、浇水、施肥到收获,从买卖走向餐桌,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流出了辛苦的汗水。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前,“光盘行动”已悄然兴起,全国各地掀起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的新高潮。作为华夏儿女,今天您“光盘”了吗? 感谢老师的支持!欢迎继续投稿!问好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