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258 发表于 2009-6-10 14:46:57

[944期跟帖]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老劳模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老劳模   
   
   吴瑞桐,在55岁成为徐州北站安全科调车指导之前,他已经在编组场干了36年的调车。那时,他仅仅是一个一本正经掌好用好手中“芝麻大点的‘权力’”的“兵头将尾”,就这个“兵头将尾”称号让他一辈子无怨无悔。
   
    在长达36年的运输生产岗位上,他通过实践,摸索和创造出了令人折服的“四勤工作法”(嘴勤、眼勤、手勤、腿勤)并在全局推广。他坚持把班组职工思想工作做深做透,稳定了职工情绪,把一个个落后班组带成了各级“标杆班组”,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36年中,他共防止各类行车事故600余起,安全调车累计8000多万辆;连续多年被评为徐州市、山东省、分局、路局先进生产者、劳模;1995年获铁道部火车头奖章,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2001年被授予路局特等劳模并记功一次;成为路局唯一的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如今,他的工作岗位变了,但是他的心依然留在现场,足迹留在现场,无怨无悔地为车站的运输安全奔忙。他说:尽管我已经不直接和火车打交道,远离了班组管理的操劳,但我还是班组的一员,我要用行动为运输安全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大家眼里,他曾是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爱岗敬业的模范。现在,大家依然这样拥戴他。作为车站和路局的职工代表,他配合车站工会坚持每周一次的现场“双巡”。充分行使好职工代表的监督权,积极发现、处理和反映问题。不少好友奉劝:“老吴,悠着点吧,再说,你也快退休了,何苦到处得罪人呢?”面对好友的善意,老吴嘿嘿一笑:“没办法,谁叫咱是职工代表呢?”
   
   不错。老吴的铁面无私也曾得罪过不少多年的老伙计、有的甚至“反目成仇”。6月初的一天,他和三名职工代表巡视到运转车间时,发现一老伙计因没有提前到岗准备致使干活时手忙脚乱。要在往日遇上别人也就罢了,可是偏偏遇上了一贯较真的他。作业结束后,本以为这点小事无所谓的那位老伙计刚要走,不想被老吴叫住了。他先是指出未按规定时间到岗的违规错误,继而指出险些出事的危害、再谈给集体和家庭造成的损失等等。在众人面前,那位老伙计觉得老吴当众给他“上课”,让他很没“面子”,心中气愤,便口出恶言,说“有什么了不起!你不就这么一点芝麻大的权力吗?还多年的老伙计呢。”老吴不恼不燥,仍像多年前一样,和他推心置腹地交流,直到他认识错误。老吴说,编组场里到处是“小事”,可这些“小事”稍不注意都会演变成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调车的小伙计不屑地发牢骚:“多大点事?整天本着脸到处找茬。”听到别人这么说,老吴有时也感到心中委屈,可是一到岗位上,他就闲不住,嘴里老念叨着安全、安全,伙计们都听烦了,可他自己咋就不烦呢?难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缘分”?
   
      他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可他在意铁路的行车安全。干铁路的都知道,车站的调车工作安全来不得一丝马虎,有时一个疏忽都会酿成人命关天的大事故。他和职工代表交换意见时常说,我是来巡视的,就要找出不安全隐患。我宁可得罪人,也不能看着在自己眼皮底下出事故,如果只为走过场,还要我这个调车指导费劲巴力地磨那个鞋底干啥?
   
      今年以来,老吴和巡视小组已经深入现场巡视检查17次,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共性问题39件,影响职工人身安全的问题92个,向车站和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23条,其中11条被提交车站安委会研究解决,落实解决的31件,另有18条正在整改实施中。
   
      这就是吴瑞桐,一个痴迷于安全、被个别职工称为“翻脸无情”、拿着鸡毛当“令箭”、到处耍“威风”、把芝麻大点“权力”看的比金子还重,为了安全到处“得罪人”的老劳模。
                                                                     (滕福生)

147258 发表于 2009-6-10 14:49:01

Re:[944期跟帖]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老劳模

跟上一帖,请各位老师大块砖猛拍,谢谢。

rlcxiaoming 发表于 2009-6-10 16:33:52

Re:[944期跟帖]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老劳模

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944期跟帖]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老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