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打工者爱情故事
每年的春节前后,都是东莞人口流动的高峰,有些人大包小包的走,有些人大包小包的来,正如“围城”一般,不变的是流水线上无数青春的梦想。
春节后,不少企业的招聘人员都摆出了工作台,图为当地的一家超市打出招募季节工的广告。
东莞一工厂招聘门口,大批求职者排队准备面试。 东莞一工厂新进员工带着行李,排着队伍准备入厂。
陈永庄是东莞一家服装厂的女工,“每天坐9个小时,一个人也不认识,特别想家,经常偷偷地哭。”孤独是她一年中最大的感受。她工作的这家厂有400多人,1至3楼是车间,食堂在4楼,再上一层就是员工宿舍,陈永庄和厂里男职工住在同一层,中间隔着一座平台。而类似这种格局和规模的毛织企业在大朗就有上百家。 85年出生,来自湖南永州的程彩虹,每天在流水线上站11个小时,最大的愿望是修房、开店、养孩子。 一家服饰厂里,烫衣部的工人在流水线上赶工。 这间电子产品工厂的上班时间要从早上7:30一直到晚上的8:30,工作时间超过11个小时。有的必须站着上班,非常辛苦,而其中的一部分工人,还是劳务派遣公司带来的“学生工”。 来东莞务工的青年工人们,他们的生活大多也和工作的流水线一样,按部就班,单调。图为晚上下班后,一位工人在挑选喜欢的电影。 几位年轻人在挑选夏装,和老板讨价还价后,选中了一件标价45元,售价40元的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