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27日“国民政府”“西南军政副长官”胡宗南辖下的6个兵团,在解放军第二野战 军主力和第一、四野战军各一部的军事围困和政治攻势之下,其中5个先后宣布起义,仅李文第五兵团仍负隅抵抗。同日,解放军向这个兵团盘踞的成都地区发动总攻,仅用1天,即将其歼灭,并俘虏了兵团司令李文。成都被克。国民党军队在大陆的最后一支主力就此覆亡。
11月底,国民党军宋希濂部在西南战役中被全歼。
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在昆明,“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彭县,分别宣布率所部起义,云南、西康宣布和平解放。至12月,国民党在大陆的军事行动已完全失败。
12月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在成都召开会议,决定将“政府机关”迁往台北。从此,国民党势力退出了中国大陆历史舞台。 1945年12月27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美等国为了稳定战后的国际货币金融,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常设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成立的。1947年11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在地是美国的华盛顿,现在该组织已有一百多个成员国。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便利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促进汇兑稳定,维持有程序的汇兑安排,并避免竞争性的外汇贬值;协助建立关于成员国之间货币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和消除阻碍世界贸易的外汇限制。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委派理事和副理事各一人组成。执行董事会负责日常工作,董事会之下按地区和职能设置许多业务部门。该组织的主要活动是组织成员国按议定的份额筹集资金,通过贷款调整其成员国国际收支的暂时失调。该组织在1969年创设了“特别提款权”,这是作为基金组织成员国原有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也是国际流通手段的一个补充。特别提款权根据成员国所缴的份额按比例分配,它可以同黄金和外汇一起用作成员国的货币储备,现被货币基金等组织作为其份额、贷款的计帐单位。该组织的资金主要来自会员国缴纳的基金份额和在国际资金市场上的借款。
国际货币的贷款仅限于向会员国政府发放,主要用于解决会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贷款额度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成正比;贷款采取由会员国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申请换购外汇的方式,亦称购买或提取;还款时,以黄金或外汇买回本国货币,称为购回。基金组织发放的贷款种类有:普通贷款、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缓冲存货贷款、石油贷款、中期贷款、信托基金和补充贷款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80年4月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席位。我国已在该组织设立了执行董事办公室,参与货币基金的管理,基金组织也向我国提供一定的技术援助,并帮助培训金融管理人员。 1930年12月27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开始
1930年上半年,中国工农红军利用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战争的有利时机发展到10万人,红色政权也更扩大。10月,军阀大战结束后,蒋介石集合7个师约10万人的兵力,以国民党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总指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主力近6个师于11月上旬由南昌西南的上高、高安、樟树(今清江)等地分路向吉安、吉水、永丰、宜黄等地进攻。红军第一方面军约4万人,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主力由新喻(今新余)、清江(今临江)一带东渡赣江,转到樟树、抚州以南地区,实行战略迟却,依靠根据地优越条件反攻歼敌,粉碎“围剿”。12月27日反“围剿”战争开始。红军以1个团箝制东面源头、洛口、头陂等地之敌,以小部兵力箝制西面进攻约溪之敌,主力于30日分路向龙冈之敌发起猛攻,昼夜激战,俘国民党总指挥张辉瓒以下9千人。后在东韶地区又将国民党第五十师歼灭一半。余敌纷纷溃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取得胜利。 1915年12月27日 著名记者黄远生被暗杀
http://www.people.com.cn/media/20001222/81146.jpg
黄远生 1915年12月27日,逃匿于美国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被革命党人以袁党人罪名枪杀于住宅内。
黄远生,名为基,字远庸,又字远生。江西九江人。1885年1月15日生。1904年考中进士。赴日留学,在中央大学专攻法律。回国后,历任邮传部员外郎、参议厅行走、编译局纂修、法政讲习所讲员等职。公余从事报业活动。辛亥革命后,辞去官职,专心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日报》、《少年中国》、《庸言》、《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和撰述。所写《官迷论》、《三日观天记》、《外交部之厨子》、《北京之新年》等通讯,对民国初年政局的黑暗和新官僚们的丑态,作了忠实的记录和辛辣的嘲讽。袁世凯筹备称帝期间,聘他担任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总撰述,坚辞不就,并在上海各报刊登《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以示决绝。1915年冬赴美访问。后被杀。
黄远生以“能想”、“能奔走”、“能听”、“能写”的“四能”记者自勉,文字流利、畅达、幽默,深受读者欢迎。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所写新闻作品辑为《远生遗著》4卷,以新闻通讯为主,兼收政论、译文等,于1919年出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
12月27日大事记1831年12月27日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开始环球航行。
1933年12月27日 曹禺创作话剧《雷雨》。
1933年12月27日 李德总揽红军指挥权。
1945年12月27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
1947年12月27日 希腊政府解散希腊共产党和希腊民族解放阵线
1948年12月27日 国民党政府盗运第一、二批文物离京。
1949年12月27日 荷兰殖民者将主权移交给印度尼西亚。
1956年12月27日联合国船队在苏伊士战争后开始清理苏伊士运河。
1960年12月27日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
11968年12月27日 首批绕月飞行的宇航员平安返回地球。
1970年12月27日 香港大屿山塘福监狱500名犯人集体骚动。
1972年12月27日 几千名抗议美军在日本设立空军基地的日本学生和警察发生冲突。
1974年12月27日 我国第一条“地下大动脉”——大庆至秦皇岛输油管道建成输油,管道全长1152公里。历时近3年建成。
1978年12月27日 我国首批赴美国进修学者抵达华盛顿。
1979年12月27日 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并使用暴力行动更换阿富汗的政权。阿富汗事件,是苏联第一次对一个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入侵。苏联的武装入侵遭到了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抵抗和国际社会的谴责。
1979年12月27日 我国人工合成了41个核苷酸组成的核糖核酸半分子,为天然核糖核酸人工合成打开了通路。
1981年12月27日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
1984年12月27日 科学家合作进行人造彗星科学实验。
1984年12月27日 中国首支极地探险队在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登陆,开始建设长城站。
1985年12月27日 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在罗马和维也纳制造惨案。
1986年12月27日 在死鲸体内首次发现流感病毒。
1991年12月27日 俄罗斯在联合国正式取代苏联。
2001年12月27日 美国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07年12月27日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抵达北京访问,希望改善中日关系,成为2007年最后一位访问中国的外国政要。
2007年12月27日 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于拉瓦尔品第的竞选集会上遇刺身亡。
2008年12月27日 以色列向加沙地区发动空袭。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