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说看】谁来关注“没脸回家的年轻人”?
临近春节,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将踏上归乡的旅程。对他们中的不少人而言,“回家”既让人感到温暖,同时也感到一种压力。相对于父老乡亲很高的期待,“没脸回家”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感受。(《人民日报》12月24日)“面子”何以成为与家人团聚的障碍?谁来关注“没脸回家”的年轻人?如何才能给这些“没脸回家”的年轻人一张有尊严的笑脸?请大家说说看! “没脸回家”源于底层个体命运“向上的痛”?
吕德文:农村大学毕业生渐成社会“夹心层”
通过现有报道和调查数据来看,农村大学毕业生群体有成为社会“夹心层”的趋势:在就业上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在生活中同时面临在城市立足难和家庭期望压力下难以返乡的两难;有强烈的摆脱社会下层的动力,但又难有向上流动的机会 “没脸回家”都是自己在吓唬自己?
冯文杰:“没脸回家”都是面子惹的祸
因常年在农村工作,让我了解到,大多的农村青年学生上大学,父母都为其倾其所有,甚至有很多家庭为此欠下债务,但毕业后,大多的毕业生都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现在的年青人大多都好面子,在他们眼里自己是大学生,和普通农民百姓是不一样的,觉得自己不能和普通的农民百姓从事一样的苦力工作,毕业后如果在自己的家乡不能找份体面的工作怕遭到自己身边人的耻笑,更不能接受别人的指指点点,内心深处极不坚强,怕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这致使太多的农村青年毕业生们宁愿在外地遭遇常人难以忍受的心理痛苦挣份低工资,也不愿有吃有住地生活在父母的身边 关注“没脸回家”的年轻人,我们能做些什么?
韩品丹:平衡城乡落差迫在眉睫
农村大学生的现状提示我们每一个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径,其次,便是在提示我们平衡城市与农村的落差的迫切性。如果所有人都涌向城市,那么就出现了北上广的高房价高物价以及众多社会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已经刻不容缓,减少城乡差别,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更多的农村大学生怀着满腔热血以自己的所学所想建设家乡才是根治“没脸回家”的良方。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年轻人不要太顾及面子,家里人不会嫌弃的
回 4楼(登高的温石) 的帖子
说得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