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68 发表于 2015-1-5 20:38:28

网友热议: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 党员干部法治化应破题

                     网友热议: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 党员干部法治化应破题
          2014年10月24日14: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网友热议: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 党员干部法治化应破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3日在京落下帷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友认为,决定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依法治国进入了“快车道”、按下了“快进键”。法治路线定得好,关键还得看干部,广大干部要树立“法治思维”,带头学法、知法、信法、用法、守法、护法,用法治为改革导向护航。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1024/42/10121680249647111434.jpg
  十八届四中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马建堂、王作安、毛万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法律必须和现实结合,在当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要议题,法治是保障改革的唯一途径。网友“牛沐钟声”认为,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改革偏离法治的轨道,容易让“少数人”得利,会加大失败的风险,最终把“好事办砸”。网友“倪洋军”说,依法治国强调法律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必然会触及一些利益群体的固有藩篱。一些过去惯于靠“权力”说话、依“权势”敛财的官员,会很不习惯。此外,权与法、礼与法、情与法,法治改革是要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改革“硬骨头”。网友“杨永春”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实现遵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法律集中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它表明中国只有一个执政党,而这个执政党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为改革发力。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网友“大别松涛”说,最好的信仰就是将法治精神付诸工作、付诸实践。从法律执行的角度来说,司法干部是主体。但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部分司法干部的能力、水平、作风不到位,司法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并没有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信访不信法、信条子不信条文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都是对法治环境的极大破坏。个别领导干部也插手具体案件,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影响法治的尊严。“法律不是权力的橡皮泥”,网友“汶水书生”在帖文中说,特权思想是建设法治中国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部分领导干部失去了对法律的敬畏,存在着“权大于法”的错误意识。法律面前没有例外。领导干部要消除特权思想,心中时刻留“红线”,耳边时常鸣警钟,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党治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例。网友“印台月色”说,依法治国是为了更好地约束公权,是为更好地人民服务。只有干部不越界、真心做公仆,尤其是党政一把手与执法、监督、监察部门无所畏惧,不因“人情、圈子”退缩,严格依法办事,不徇私枉法,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法治讲平等,在平等之上建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网友“郑端”认为,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带头知法、带头用法、带头守法、带头护法,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社会关系、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网友“茶疆”说,可以看到,把法治建设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无疑为全面“认识”干部写下了重要一笔,在“新常态”下,办事不离“法治思维”,施政依靠“法治”手段,既是党员干部今后立身行事之标准,更是党员干部队伍实现法治化的不二途径。


延伸阅读:
依法治国对民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依法治省干部该做些啥?
以“三角支架”托起依法治国新未来
【全面提高工会工作法治化水平】新疆工会普法宣讲提升职工法治意识
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敬畏宪法 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与法治中国”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敢于担当依法办事
高举依法治国的旗帜
分享到: 0 (责编:石佳(实习)、盛卉)

屈联西 发表于 2018-5-28 19:40:59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友热议: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 党员干部法治化应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