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琳 发表于 2009-6-16 16:53:23

(945期跟帖)安全总监下机组探究竟

      (通讯员朱玉琳)6月15日,西气东输二线东段26标段安全总监郭威正式入住CPP413半自动焊机组,与一线员工亲密接触,决心转变视角探究机组安全管理工作新思路。
自5月12日开工以来,CPP413机组全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雨季施工大考验,连日的暴雨给水稻田施工带来的不仅是工程进度的滞后,更是安全隐患的重重危机。过去项目部管理机组一味的用制度压,用规章卡,违规罚款,限期整改,使项目部与机组产生了很多隔阂,安全管理负作用十分突出。为此,郭威主动请缨下机组,决定通过换位思考突破安全管理的瓶颈。
    “最大的感触是,机组全员真的太辛苦,他们能做到的已经都做到了。朝五晚九,机组的安全管理已尽力而为。”在机组生活了两天,郭总监很心疼地说。CPP413机组全员为确证雨季施工进度,每天五点准时上工地,晚上九点才能回到驻地吃饭。白天他们在高温下焊接作业已十分疲惫,晚上还要开会讨论今天的安全问题,安全员将当天的问题人物进行曝光,要求其当场做出自我检讨,并写下保证书。“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十分可贵了!”
      其实,很多安全隐患不存在于施工现场环境中,而是存在于人的心理上。“对于413这支新组建的机组而言,人员磨合期还没过,施工任务的重压之下,人心浮躁极易造成安全疏忽。”郭总监经过反复分析认为,这就是管道建设前期安全管理问题严重的关键点。其实,不论是规章制度还是操作规范,机组工作人员心里比谁都清楚,但在工程难度与进度的双重压力下,机组人员普遍心浮气躁、“很不耐烦”,这就导致他们在工作中疏忽大意,“怎么舒服怎么来”。面对项目部领导的安全惩罚时就更加不理解——“我们在大太阳下风吹日晒,他们坐着空调车来了就是罚款”。久而久之,安全管理变的举步维艰且不深入人心。
      在了解到机组人员心理动态后,郭总监于16日要求项目部全体安全员下机组管安全,但这次大家的目标不是“找碴挑毛病”,而是以服务的态度去帮机组做好安全工作。全标段提出“送安全服务到机组”的口号,将安全管理长期以来的“黑脸”变成“笑脸”,面对机组人员不是一味的工作交底,而是交心。在机组高强度作业的情况下,项目安全员要主动承担起安全监护工作,不仅要做到确保机组人身设备安全、严格按规范制度办事,而且要做到关心机组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活动。其实一杯清水、一个问候、一声提醒、一句“兄弟,你辛苦了”,往往比几百元的罚款来的更加实际有效。项目部与机组合为一家亲,没有上下级之分,安全管理工作才会顺畅有力。
      目前,郭总监已号召全项目各部室工作人员深入施工机组,与一线员工同吃苦共劳动,相互感受彼此的心酸与不易,希望以安全管理为契机,深化项目各方面管理工作。

朱玉琳 发表于 2009-6-16 16:54:02

尝试趋势性写作,只能说这次是小趋了,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黄习寅 发表于 2009-6-16 17:03:36

不错!

朱玉琳 发表于 2009-6-16 17:11:37

请老师多提点意见,谢谢,越尖锐越好!

朱玉琳 发表于 2009-6-18 09:58:20

希望夏老师能对我这篇稿子进行点评,看是不是趋势性的写作呢?

牛八朱 发表于 2009-6-18 20:47:24

CPP413机组全员为确证雨季施工进度,每天五点准时上工地,晚上九点才能回到驻地吃饭。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超劳的,因为超劳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如何改变呢,应该是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可是现实又不是安全管理者能改变得了的,怎么办?朝这个方向挖下去,相信深度自会跃然纸上,力透纸背。

朱玉琳 发表于 2009-6-19 14:20:27

谢谢朱老师指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945期跟帖)安全总监下机组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