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klgx 发表于 2015-1-18 09:07:24

枣矿集团抓发展抓接续抓生产 搬迁14个村解放资源4000余万吨

枣矿集团抓发展抓接续抓生产

搬迁14个村解放资源4000余万吨



刘光贤 报道

  本报枣庄讯 “2014年,我们共搬迁完成小屯、小杨和孙寨3个村庄,另有4个村庄的搬迁工作正在进行。待全部搬迁完成后,将释放储量4000万吨。”日前,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矿长徐永和告诉记者。2014年,该矿在资源面临枯竭的危急时刻,依靠压煤村庄搬迁,打通了发展的新渠道。

    柴里煤矿是一座始建于1960年的万人大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采,煤矿资源逐渐枯竭。2013年最小采煤工作面储煤量仅2.7万吨,最大工作面不足50万吨,全年工作面安撤达14个面次,现有70%可采储量都是村庄覆压煤。如果压煤村庄不搬迁,柴里煤矿只能面临关井的局面。然而,在当下启动搬迁困难重重。柴里煤矿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实施过一个压煤村庄搬迁,历时8年才完成,消耗了企业大量的人财物力。如今情况更为复杂,由于煤炭市场形势持续下行,挤压了煤炭企业利润,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变得难上加难。

    “抓搬迁就是抓发展、抓接续、抓生产,搬迁的速度就是发展的速度。”对于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说。自2013年6月起,柴里煤矿陆续启动了欢城镇小屯村、西岗镇孙寨、小杨村的搬迁工作。为了加快搬迁进度,确保工作面按时投产,该矿采取了“先拆后建”及“边建边搬”相结合的模式。他们鼓励群众先行投亲靠友或自行租房,由煤矿给予一定的租房费用,对提前搬出并拆除旧房的群众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村民搬迁的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小屯村仅用4天半时间完成旧村拆迁,孙寨村老村址仅5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地面建筑物的拆除;小杨庄老村址地面附着物的拆除仅用2天时间完成。目前,柴里煤矿计划完成的6个压煤村庄搬迁进展顺利,孙寨、小杨新村建设已基本完成,可容纳近3000人居住;小屯新村主体工程完成,配套工程正在施工中,可容纳2000多人居住。像柴里煤矿一样,2014年,枣矿集团旗下多个煤矿实现了压煤村庄搬迁的新突破。付煤公司启动马集村、前付村、后付村、朱杭村等四村的搬迁工作,全部搬迁完成后预计解放可采煤炭资源1360万吨;高煤公司启动肖口村、前邵集、后邵集3个村搬迁工作。

    枣矿集团各矿区积极探索压煤村庄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借助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破解压煤村庄搬迁工作中遇到的土地、规划等难题。“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土地政策持续收紧,征用土地异常困难。”枣矿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但借助新农村建设38项减免优惠以及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压煤村庄搬迁工作中遇到的土地、规划、资金等难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化解。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统一规划、集约用地、规模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枣矿集团在实施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实行合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西岗镇的后寨、东河岔、西河岔、西曹庄4个村庄进行合村并点,节余旧村土地2000余亩,搬迁进度得到大大提高。

    据悉,自2013年以来,枣矿集团共完成了14个村庄和一个镇政府办公地点的搬迁工作,累计释放4000余万吨煤炭资源。2015年,枣矿集团计划再搬迁11个村庄,保障10年内本区煤炭产量维持在2000万吨/年的水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枣矿集团抓发展抓接续抓生产 搬迁14个村解放资源4000余万吨